Re: [请益] 祭拜行礼行为会发生什么事情?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3-20 12:23:55
一般的祭祀、祭拜行为要注意避免迷信。
佛法说的礼拜,如《善生经》中佛陀教导礼拜的意义,何者是离恶行、应当远离的恶缘,
何者是行善行、应当亲近的善缘,又说了应行礼敬父母、师长、出家沙门等六方的理由。
又,《法华经》曾提到:
“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
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
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此中说到:佛陀过去生曾为一名比丘,他的名字叫作常不轻,为什么被叫作常不轻呢?当
他见到佛教的四众弟子: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一律礼
拜赞叹,说自己深敬于你,不敢轻慢于你,为什么呢?如果你等都能够行菩萨道的话,将
来会成办佛果。这位比丘经常这么说的缘故,因此这些增上慢的四众弟子称他作常不轻。
傲慢的原因,来自增益的我见,因为缺乏缘起的智慧,愚昧于相互依赖观待缘起的道理,
因此增益了我见(补特伽罗我执萨迦耶见),由增益执持的我见产生我慢。如果知道了缘
起无我的道理,因为有对方才有自方的观待施设,那么自然会恭敬爱护对方,不敢轻慢。
透过了知缘起的智慧,并且发起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由缘起空正见的智慧与
大悲菩提心的发心,结合这二者趣入菩萨道,行持菩萨道,将来能够成办佛果。又,此中
也含有劝小乘行者廻小向大的意涵,意即小乘行者终将行菩萨道,由行菩萨道而成佛。
又,《普贤行愿》提到: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虚空
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
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由了知缘起的智慧与发起菩提心的心力,于十方诸佛的佛果为所愿境,作广大修行。
《普贤行愿》: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
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
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
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
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又,一般我们会因为感恩,而对父母、师长、于社会有贡献的人等对境作礼敬,同样的,
佛教里对于三宝对境的礼敬,一则感恩教化,二则提醒自己见贤思齐去除放逸。又,佛教
提到四重恩:三宝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透过忆念这些内涵能够精进行道。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3-20 17:04:00
阿弥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19-03-20 21:0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