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23(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2-05 23:56:12
  请看一百七十二面,最后一行,“七观观正报”,这是“华座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
。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这段经文里面,‘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闻、思、修三
慧。经上明白的给我们说出来,‘除苦恼法’,我们大家都感觉到很苦恼,“苦恼法”怎
么样把它除掉?佛在这一章里面就教给我们除苦恼法。如果我们学会了,我们的苦恼也能
够像韦提希一样的可以能够除掉。看经文: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
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世尊在《无量寿经》教阿难及大众,要想见阿弥陀佛,应当一心顶礼、称赞,阿弥陀
佛就现前。在这个地方,前面是佛以神力将诸佛刹土示现给韦提希夫人看。经讲到这个地
方,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西方三圣在此地现身,这都是给我们证明这个法门的真实性。
当时见到的,在《无量寿经》上,菩萨众不算,单单算与会的大众,天众都不算,只算人
间众的时候,二万人参与这个法会。出家的比丘是一万二千人,包括居士、国王、大臣,
二万多人。这个地方是在皇宫,是韦提希夫人被幽禁的时候,宫中只有五百宫女侍候侯皇
后的,这个地方见到西方三圣,是阿难、目连、韦提希夫人及五百宫女。所以都不是一个
人见的,大众见的,我们应当要相信。不要认为,经上这样写的,我没有看见,我们自己
没看见的太多了。这么多人看见的,我们应当深信不疑,西方世界弥陀三圣决定不是假的
。我们看经文: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
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韦提希夫人见到西方三圣,立刻就顶礼,‘接足作礼’是最恭敬的顶礼。注解上跟我
们讲得很清楚,这不是礼拜西方三圣,是礼拜释迦牟尼佛,下面的话是对释迦牟尼佛讲的
。她见到西方三圣了,未来众生怎样才能够像我一样有这个机缘得佛力加持,见到西方三
圣?可见得夫人心量是不一样,自己才得利益,马上就想到一切众生。不但想到当时,还
想到以后未来世的众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我们效法的。这叫做大乘心,这叫做
菩提心。我们看经文: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这是教给我们观想佛菩萨的方法。看经文: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
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
  前面说的是观佛,现在是先从莲花想起,先观佛座下的宝莲,从这边观起。再看经文
,一百七十六面。
  【一一叶间。】
  这是莲花叶与叶之间。
  【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
上。】
  这是花体的庄严。花与叶两间交处,还有许多珍宝装饰,而且样样都放光。‘一一摩
尼珠’都放光,实在讲花也放光,是叶也放光。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
  这个前面我们看过,就是如意宝。
  【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珍珠网。以为校饰。】
  ‘校饰’就是莲台上的装饰,‘甄叔迦’,后面有个注解,是赤色的宝。再看经文。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
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
异种金色。】
  从经文段落上来看,先给我们说明莲花的颜色、数量,然后再讲花间的宝珠光明,再
观花台宝网,再看到台上面的装饰。莲台上面的装饰,有宝幢、有宝珠,都放光明。底下
一段是讲它的作用,在一百七十八面。
  【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珍珠网。或作杂华
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个地方有一句要特别注意。我前面讲的种种庄严,这还没有讲到佛像,只是看佛的
莲花、莲座、莲台而已。‘施作佛事’这一句很重要,佛事是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
悟、离苦得乐,这叫做佛事。这是佛的莲座,这样的庄严,莲座也能够叫众生见色闻声、
睹其光明都能够灭罪增福,都能够破迷开悟,这才显示西方世界依正庄严不可思议。下面
经文,告诉我们这种种庄严的来由,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本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所以结归到最后,还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的。在《无量寿经》里面我们看到佛发
愿,五劫修行,成就庄严的世界。在这部经上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四十八愿的
成就。看一百七十九面。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这个‘念’就是观想念佛,在没有观佛像之前,先观华座。
  【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
。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
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一段注解里面有几句话,我们读了之后就明了,而且晓得修学专一的重要。“首句
念,作观看”,就是观想念佛,“观想须专,一不可夹杂,少一不慎,观即不成”。经中
所讲的境界实在太微细,想想古人讲的话,我们阎浮提众生心太粗,境界太细,观想很难
成就。观想愈往后是愈精细,花台我们已经无法观想了,底下再讲到圣像,那就更不容易
,就更难了!在这个地方我们知道一个原则,就是要专,决定不能夹杂。说实在话,我们
今天修学犯了最大的过失就是夹杂,所以修学经历长时而不能成就。读经、读古大德的开
示,虽然时时这样提示我们,我们都是很含糊笼统就看过,不晓得这句话的重要性关系我
们一生修学的成败。
  念佛是十六观之一,此地讲不可夹杂,念佛一样的也不可以夹杂。所以我教给同修们
的方法,你要真正肯做,说老实话功夫成就也不过是三年、五年就可以办到,办不到那是
你自己错了。那就是这一句佛号决定不能够间断,不能夹杂,三、五年是决定会成就。不
夹杂这是真正功夫,起一个念头就是夹杂,夹杂必然中断,中断就夹杂,不是夹杂妄想,
就是夹杂无明。这是心不能专一,就是此地所讲,‘少一不慎,观即不成’,稍稍不谨慎
,功夫就失掉。所以先劝诸位念经,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背诵得很熟,然后再开始修
行。修行,那就是这部经从头念到尾,不能有一个妄想。这个经不长,我们选的是《无量
寿经》,不长!念到能够背诵的时候,这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也不过是半个小时。半小时
里面不起一个妄念,这功夫就算不错了。起一个妄念就不算,这个经就不算,从头再念起
,看看一天能念几部。
  如果一天能念个五部、十部都不起妄念,在五忍菩萨里面,你第一个伏忍就得到了,
我们净土宗讲功夫成片。然后你不念经,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行,那是一念相应一
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功夫才得力!我们念佛号功夫不得力,就是一面念佛是一面打妄
想,夹杂了,所以“观即不成”,念佛也是观,也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如果念成功,
就灭罪了,诸位晓得罪是什么?罪就是妄想,妄想没有了,罪当然就灭了。罪灭了心就清
净,清净心是福,清净心起作用是慧,福慧都现前,哪有不生西方的道理?我们再看下面
一段,底下一段重要,这是第八观“圣像观”。
==
自己才得利益,马上就想到一切众生。不但想到当时,还想到以后未来世的众生,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我们效法的。这叫做大乘心,这叫做菩提心。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02-06 02:51:00
华座观,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2-06 21:56: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02-07 15:0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9-02-07 20:43: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