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
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
在一起用,称为“誓愿”,像是在中国隋朝时,天台宗的慧思禅师曾写过一篇《发誓愿文
》,也有人称《立誓愿文》,内容就是在说明他要如何修行,如何使自己的身心清净,并
且发愿尽形寿推广佛法。
发愿都是发好愿,但“发誓”不一定都是发好的誓言,譬如有的人发誓说,某某人那么坏,这一生如果不把他杀了,我誓不为人;或是,如果这一生杀不了他,那我下一生即使做鬼,也不放过他。还有人发誓要自杀,抱着必死的决心,即使被救起来,还是会再自杀。这些发的都是毒誓、恶誓。另外,有的人为了要完成理想,也不管这个目标多么困难,或根本没有达成的希望,就发誓说,我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做不到,那我也不用活了。虽然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发誓的内容却过于偏激,这也是一种恶誓。
因此,恶誓、毒誓就和发愿不同了,不论是发愿还是许愿,所想的一定都是好愿,所以,誓和愿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许愿对一般人来说,不外是希望发财、升官、考试及格,或者是希望完成某一个私
人的心愿。这些虽然也是愿,但都是小愿,是自私自利的愿。
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像地藏菩萨
的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还有药师佛的十二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这些都是为众生、为他人、为无尽期的未来,所许下的一个大愿。
凡是大乘的佛教徒,因为希望能学习佛菩萨精神,所以都会发“四弘誓愿”,即“众生无
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学佛基本
的愿,是以度众生为目的,因为要度众生就要先断自己的烦恼,所以想要度众生、断烦恼
,就要修学佛法;度众生是慈悲,断烦恼是智慧,慈悲和智慧究竟完成的时候,就是成佛
。成佛的愿是广大的,与个人为了成就自己而许下的愿,完全不同。
誓与愿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发誓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发愿一定是好的
。我们一般人发的誓多是毒誓、恶誓,发的愿则多是自私的小愿。如果仅仅是发小愿、自
私自利的愿,你得到的利益不仅是暂时的,而且是非常微小的。我希望诸位能够发菩萨的
愿、发成佛的愿、发度众生的誓、发利益他人的誓,为了成就他人,一定要先成长自己,
最后获得最多利益的一定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