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佛诞节-《释迦佛赞偈》、《浴佛功德经》47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0-28 21:38:05
(....接续前文 #1Rno_cEA 佛诞节-46)
摘自:《入中论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二、明彼亦是菩萨余二因之根本
(自释)
由大悲心又是菩提心与无二慧之根本,为显大悲为主因故。
(颂)
颂曰:“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自释)
如外谷丰收,初中后三,以种子水润成熟为要。如是广大佛果初中后三,唯大悲心为
最要。
(疏)
三因中以大悲为主,由大悲心亦是菩提心与无二智之根本。为显此故,说“悲性”等
一颂。
大悲心于丰盛广大之佛果,为初生要因,如种子。中间令增长,如水润。后为众生常
时受用之处,如果成熟。故我月称,于声闻、独觉、诸佛、菩萨及余二因之先,或造论之
首,先赞大悲心。
此非入后文方赞,即此所说于生佛果初中后等即是赞叹也。“性者”,显佛果三位中
之心要“唯”一大悲,不如外谷初中后三位之要因别有三事。
(记)
菩萨的三因中,接下来说大悲心与空正见(指的是应成派所说懂自性空的空正见)。
何谓悲心?悲心与此处所说的悲心有无差别?这边说的大悲心与大悲心没有差别,但
是与我们一般的悲悯心有差别。
悲心很多人都有,声闻、独觉也有悲心,可是都没有大悲心,大悲心是由修知母、念
恩、报恩、悦意慈后,才会生起的。
修悲有二个条件,一个是悦意,一个是讨厌轮回,此二者双管齐下就能生出悲心。
厌离轮回的部分,以《广论》来说,就是修把下士道、中士道的法类,下、中士道法
类讲的就是三恶趣的恐怖、轮回的可恶等,要训练见到轮回全视为过患、一无是处。
悦意的部分,就是经由修知母、念恩、报恩产生悦意,即看到什么都喜欢,没有讨厌
的众生。
《广论》的编排是在下、中士道说出出离的部分,在上士道才说知母、念恩、报恩等
,虽然看不出来,但是修悦忆感与厌离感是可以同时并进的。
通常别人受伤我们会觉得他们好可怜,但是这种悲悯是和佛法无关的疼惜,一定要知
道轮回、三恶趣的过失,产生悲悯,才会成为成佛解脱的因素,由厌离与悦忆感产生的悲
心才成为大悲心,所以大悲心是有悦意慈之后才会有的。
大乘是一定要修平等舍的。
大慈、大悲的所缘都相同,是一切众生,二者的差别点是,大悲心是希求让有情离苦
,大慈心希望有情得乐。而慈与悲则没有顺序,因为希望众生离苦的同时,自然会希望他
们得乐,希望他们得乐的同时,自然会希望他们离苦,所以希望离苦与希望得乐是同时的

我们在修大悲心之前一定要修平等舍,之后,再修知母、念恩等,一直修上去而成就
大悲心。若所缘的对象不是一切有情,就会变成无量悲,或其他的悲悯心。
一般我们对父母、妻儿会有悦忆感,他们受到伤害,我们便会受不了,这种是有过失
的贪爱。自己讨厌的人受到伤害,我们可能还会感到高兴,这是颠倒的高兴。
在历史上也可以看到,某些人对某个部落、某个民族而言,是民族英雄,因为对于那
个民族,他可能做了开疆拓土的事,可是在佛法来说,那是一种贪。
所以缘一切有情修悲时会成就大悲心,但是缩小范围,如缘一个部落、缘一个家庭等
而有的希求心,或许会有功德,但也有可能变成贪。为了避免有这些过失,要先修平等舍
,即对自己而言,大家都是平等的。修出平等舍之后,再修悦忆感。
声闻、独觉有四无量中的悲无量这类的悲心,其悲心远远胜过我们的悲悯心,但是他
们的悲心仍不是大悲心,与大悲心相较,差别不可以千里计。
宗喀巴大师会说,声闻、独觉的悲心是如母式的悲心,大乘的悲心是如父式的悲心。
意思是,如果独生子掉到深坑中,母亲只在旁呼救,父亲则会直接跳下去救助,所以说声
闻、独觉有如母式的悲心,没有如父式的悲心。
也就是说,大悲心的程度要强烈到,当看到他人的痛苦会不计自身地想帮助他者,这
种程度才称为大悲心。以寂天菩萨所传自他换的修法来说,就是会完全舍弃自己,拼了命
地为他人。
大悲心后会带动引起增上意乐,增上意乐是有“我自己一个人来承担”的想法,类似
地藏王菩萨为了众生,百劫待在地狱都愿意。大悲心就是要能引出这样强大的心。
增上意乐后有蔗皮式的菩提心,接下来是真正的菩提心,具有真正的菩提心才算是大
乘行者。
大悲心可以说是大乘的种子,将大悲心这个种子种下,好好滋润,它可以生出大乘。
但是它仍是种子阶段,不是大乘。因此,说大悲心是佛子因就很肯定。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大悲心
对于佛果而言,初时如种子、长时如水,成熟时如果实可受用,所以我先赞美大悲心。这
句话的重点是“故我先赞大悲心”。
菩萨的因有三种,应该三种都礼赞才对,为何月称菩萨只赞美大悲心?因为大悲心初
、中、后都重要,而菩提心并不具备“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这三个条件,
空正见也不具备,所以月称菩萨先赞大悲心。
问:此中的大悲心是不是大悲心?答:是。问:月称菩萨礼赞的对象是不是大悲心?
答:是。有没有初如种子、中如水、最后如果的礼赞?答:有。问:中如水的悲心是菩萨
的悲心吗?答:是。问:最后成熟的大悲心是佛的悲心吗?答:是。问:大悲心中,佛的
大悲心是最好的大悲心,它是这边直接礼敬的对象吗?答:不是,因为这边礼敬的对象是
要具备三个条件的。佛的悲心是最后如果实的大悲心,但不是初如种子、中如水的大悲心

这边颂文“悲性于佛广大果”可以改成“唯悲于佛广大果”,原因是“声闻中佛能王
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既然大悲心、无二慧、菩提
心都是佛子因,为何只赞美大悲心?就是因为唯悲是具备“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
成熟”这三个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唯”字不太容易感觉出文意。
月称菩萨为何只赞美大悲心,因为大悲心具有三个条件,但是资粮道、加行道等菩萨
的大悲心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如此一来,就不是这边所赞美的悲心?《善显密意疏》说到
,其他的大悲心也是被赞美的对象。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