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系念法事”,前面持诵《佛说阿弥陀经》,经题六种成就略
略的介绍过了。现在我们要看的是“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一直到“及释提桓
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这一段经文。
这一段经文在蕅益大师科分里面是“大众同闻”。这是为后学做示范,目的是希望我
们懂得取法于哪一类的示范。这些人给我们做模范,想想自己的根性,从这些大德确实可
以能够勉励我们自己,认真努力向佛陀学习。
大众里面分三类,第一类是声闻出家众,“声闻居首,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
僧传故”。蕅益大师的《要解》(我们这一次的介绍是节录《要解》),文字不多,含义
很深。现在问题,大家都知道佛法在这个时代,衰退到底谷,不能再衰了,再衰下去佛法
就灭了。为什么佛法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声闻居首”出了问题。蕅益大师讲这三句,我
们仔细反省一下,这个三句做到了没有?
第一个是“出世相故”。真正出世相,释迦牟尼佛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对这个世间法
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的染著。我们念念染著世间,贪爱世间,这一条没有做到!怎么能居
首?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认真反省的。就大乘教义来讲重实质不重形象,但是有实质必有
形象。中国古圣先贤常讲“诚于中,必定形之于外”。你的思想观念超越世间,你的行为
必然是出世的。
出世间法从什么地方显示?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没有丝毫贪恋之心,念念像佛
菩萨一样,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对自己来说是修行,修行是历事炼心。我到这个世间来
,来锻炼锻炼,或者是来考验一下,看看我对这个世间还会不会起心动念,还有没有妄想
执著;来考验,这是对自己。对大众,我们要代替佛菩萨接引众生,把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善巧方便,从我们的身上落实,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
帮助的目的有三,帮助上根人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不退成佛,这帮
助上根人。帮助中根人,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提升境界。帮助下根人种菩提善根
。换句话说,不论上、中、下根,我们要如诸佛菩萨一样,平等利益。在自己来说,理事
都平等;在众生来说,理是平等的,事不平等。事为什么不平等?各人善根福德因缘不同
,道理在此地。出世相!出世相真的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常随从故”,佛陀在世是不离开佛陀,佛到哪里这些学生们跟到哪里,常随众,不
离开的!今天佛不在世了,我们这个常随怎么学?常随经教,常随佛菩萨圣像。圣像使我
们真诚恭敬有所归向,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恭敬心从什么地方生起来?从佛菩萨的形像
。我们见到佛像、见到菩萨像,肃然起敬,恭敬礼拜,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做得到。可是怎
样把这一分真诚恭敬的心情,遍及现前一切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对一切众生的真诚恭敬
,如同对佛菩萨无二无别,这是我们供养佛像、菩萨像真正的义趣。
这一条里面,就是常随最重要的,是“随顺经论的教诲”,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如
果我们不能够随从经论教诲,我们就离开佛菩萨了。当年佛的这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
五人,这里面包括什么?三迦叶他们师徒总共一千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目犍连师徒也
是一百人,这一千二百。耶舍长者子他们有个小的团体五十个人,所以总共是一千二百五
十人。这些人“常随佛学”,不是跟着佛好玩的。
他示现什么?示现放下自己的一切,随从佛陀教诲,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个意思!用
我们现在的话,放下我们自己的成见,自己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一切随顺佛陀教
诲;佛教我们怎么想,教我们怎么看,教我们怎么说,教我们怎么做,这叫做学佛!声闻
众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
第三句“佛法赖僧传故”。佛法确确实实是因为这些出家人,现出世相,现常随佛学
,佛法才能够久住世间。我们常常听说正法久住,要这样正法才能久住。如果出家人(这
里讲的声闻),他的心、他的念头、他的行为都是贪瞋痴慢,好名好利,贪图五欲六尘的
享受,出世相没有了,让社会大众看起来,这个出家人比在家还不如。这是什么?这是灭
佛法,这不是兴佛法,这是灭佛法。你再仔细观察他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随顺自己
的烦恼习气,完全没有遵守佛菩萨的教诲,佛法怎么能够靠他来承传?佛法就没有了。
前天我下山,晚上住在布里斯本净宗学会。悉尼(雪梨)葛来姆居士带着澳洲(澳洲
有六个州)佛教的代表在净宗学会开了两天会。这是各州的佛教代表,在讨论成立澳洲佛
教会。全澳洲(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佛教组织还没有,他们在发起,讨论章程,在里面
做起草章程的工作。我下山,跟一共九位代表,跟他们大家见见面。其中有一位出家人,
我看他穿的是南传的服装,提了个问题,他说我们佛教本身不同的宗派,甚至于同一个宗
派不同寺院,大家彼此都不相往来,各人搞各人的。他心里很难过,提出这个问题。
我告诉他去年我访问日本,跟日本净土宗许多道场的方丈住持、重要的领导,我们在
一起聚会。第一次聚会是他们欢迎我到日本访问,第二次聚会是我答谢。我在致词的时候
说过,佛教,大家知道有大乘、有小乘,有显教、有密教,在中国又有宗门,又有教下。
中国大小乘十个宗派,宗下面又分派,派里头还分系,这种情形,有!不同派系,甚至于
同一个派系不是一个道场,确实有这个事情,不相往来。而且犯了很大的毛病,自赞毁他
;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这是佛门衰落的原因。
尽管宗派不相同,但是都是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论,作为我们修学的依据。经论
都是佛说的,所以确确实实是一家人,亲兄弟!我们想一想,这一个父母生了许多儿女,
这些儿女彼此不能够友爱,彼此对立,彼此不往来,我们想一想父母的心多难过!这个家
搞成这个样子,父母寒心,这是大不孝!佛门这么多宗派彼此互相不往来,互相都是自赞
毁他,我们想一想释迦牟尼佛的心多难过!怎么对得起佛陀?这是大不敬、大不孝。
说得不好听,这不是弘扬佛教,这是在反佛教,反对佛陀在经论上的教诲。佛教给我
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教导我们“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教导我们“仁慈博
爱,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想的、说的、做的与这个完全相违背,这是学佛吗?这
不是学佛,这是反佛。佛弟子反对佛陀教诲,这不是打着佛的招牌反对佛!他相信什么?
他相信他自己的烦恼习气,相信他自己的名闻利养,他相信这个,不相信佛陀教诲。
这个事情怎么办?我跟大家讲,从我们本身做起。现在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这个
时代提倡人权,人权比什么都高!我们不能够干涉别人,我们也不能够批评别人,我们只
有检点自己、改过自新,这些弊病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一点重要。从本身做起!别人自赞
毁他,我们要反过来,我们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别人有九十九桩不善,他还有一桩是善
的,我们赞叹他这个一善,九十九桩不善不要去提他,也不要放在心上,修自己的纯净、
纯善,我们佛法前途才有一线光明。
我勉励与会的这些各地来的佛教代表们,我们自己要觉悟,自己要团结。我们要主动
去访问不同的宗派,人与人之间要常常往来,要互相勉励。他能接受,我们联手做弘法利
生的工作,他不能接受就不要勉强。不但对于佛门不同宗派我们要做,对于世间一切不同
的宗教我们也要主动去访问。
这个三句“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我们要把这个理念,真诚恭敬供
养世间所有的宗教。希望每个宗教都能够认真学习它的经典,落实它的经典,把经典的教
训从宗教徒、从神职人员本身发扬光大。这个世界永久的幸福、和平、美满才真正能落实
。
佛法的教学,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教我们什么?我在讲经的时候常常讲,教我们明
了三个事实真相。第一个明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教我们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
三个教我们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三个明了!明了之后你就觉悟,不明了是迷惑,明
了就觉悟了。
觉悟之后,我们这一生就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一个正确的目标,过佛菩萨的生活。
那就是以善心善意、善行善言,以净心净意、净行净语对待一切众生,对待一切万物。佛
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真正能够学习,像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一样,净心遍
法界,善意满娑婆。落实在生活里面,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
念佛,求生净土”。一定是这个方向,一定是这个目标。
声闻成就自他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所以这个三句里面的核心,最重要的是“常随佛
学”。他这个地方“常随从故”,好!这句话说得好。今天我们一定要随从佛陀教诲,佛
陀的教诲就在经论当中。经论很多,“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你选修哪一部经论都
可以,都是一样的。要紧的是要把经论里面所说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这个重要,
这我们真的学会了,真的把自己的成见放弃,随从佛陀教诲。经论里面佛教我们怎么生活
,怎么工作,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也完全学习;过佛菩萨的生活,过觉悟的生活,
不再迷惑了。
第二“菩萨居中,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故”。这个四句要解释,不能误会。
“相不定”,菩萨现在家相,你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都是菩萨。在《华严经
》,就是从外表上来看,他们是法身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
业。相不定!不是现的出家相,相不定。
“不常随故”,不常随是从形象上讲的,他们不像那些声闻天天跟在释迦牟尼佛的身
边。他们常常独自一个去教化一方,而且非常重视机会教育,那是菩萨!可是诸位要记住
,菩萨学习佛菩萨的经论是一分一秒都不放松,比起声闻有过之而无不及。菩萨完全融化
,完全落实了。所以菩萨在排班的时候,菩萨居中,“表中道故”。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声闻好比是小学生,跟着老师,自己没有成熟,老师制订很多规矩,一定要遵守。菩
萨是大学生、是研究生,规矩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他有能力自制。小学生没有能力自制
,老师要订很多规矩来规范他。菩萨这是大学生、研究生,老师不要管他这些细节,他有
能力照顾自己。菩萨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利害,菩萨有这个能力
,他自己晓得趋吉避凶。不像小学生他不知道,老师时时刻刻要照顾他们。菩萨表中道。
“天人列后”,“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他们排在后面。“世间相故”
,世俗之人。“凡圣品杂故”,这里面虽然是世间人,世间人里面有佛、有菩萨应化在其
中。虽然应化在其中,他表演的角色是世间凡众,所以他还是列在最后。“外护职故”,
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做外护,护持佛法,来协助推动佛陀的教育。所以示现的有国王大臣、
长者居士,非常热心来帮助声闻、帮助菩萨教化大众。特别是声闻,因为声闻是出家相,
教化众生要许许多多的增上缘,这些工作都是外护他们在做。
现在我们一般的术语讲办活动,办一个活动,尤其是大型的活动,我们知道需要相当
的人力、物力、财力。一个大型佛法弘法的活动,如果是在一万人以上的,两三万人这样
的场面,我们要想一想要多大的场所。人必定从四面八方而来,交通工具、住宿、饮食,
这么多人不是容易事情!所以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才能把这个活动办好。这个活动里
面有哪些人来讲演、讲经;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大家在一起念佛,什么人来领众念佛;肯
定也有些人趁这个机会求传授三皈五戒。
这些筹备工作,召集义工来担任接待,各个部门工作的义工,人数不在少数,办这样
一个大的活动,义工可能就要一两千人。还要筹募财源,财力物力统统具足,这活动才能
办得成功,办得圆满。这些事情是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这些护法他们做的,他们在这个社
会上推动佛法的教学,推动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佛门叫法会,现在人讲办活动。释迦牟
尼佛当年在世这种活动大大小小,时间长短不定,他一生办了三百多次;讲经说法四十九
年,四十九年他办三百多次活动。小的活动三、五天,大的活动有两、三年。古今中外都
不例外,所以外护非常重要。
有这么多热心的外护,外护是内行人,不是外行人,诸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这就是佛
门里面常说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那个千佛里面可能有一大半以世间相、在家身分
来护持佛法,不是凡人。大家在一起把这一台戏唱好,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化众生,教
导社会。不仅佛教如是,诸位细细去观察,所有一切宗教都是神圣的教学。
我跟这边一些大学校长们也常常谈起这个问题,现在学校教育只讲科学技术、工商业
,教人怎么样赚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互相尊重,这个不讲
了。所以今天学校教育虽然是很发达,社会问题愈来愈严重,原因到底是什么?有没有认
真去想想?教育里头没有圣贤的教育,那就是没有幸福的教育。真正幸福、安定、和平,
那是圣贤教育才能做得到。
==
从本身做起!别人自赞毁他,我们要反过来,我们自己谦虚、赞叹别人。
别人有九十九桩不善,他还有一桩是善的,我们赞叹他这个一善,
九十九桩不善不要去提他,也不要放在心上,
修自己的纯净、纯善,我们佛法前途才有一线光明。
这就是《十善业道经》所说: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
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所以印光大师用很善巧的方式告诉我们:
见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菩萨没有不善的,不善都是有深意的,来考试的。
用这种心的话,就没有任何不善(妄想分别执著)夹杂了。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