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13(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6-01 00:10:47
(续:【佛言弥勒。初业菩萨。戏论过失。无量无边。我今略说有二十种。】)
【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欢喜。】
魔在哪里?到处都是。魔就是折磨,我们心生烦恼,烦恼是魔。《八大人觉经》我想
大家都念过,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四种魔,魔无量无边,归纳为四种。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
搞清楚,你才认识魔,你认识魔,魔就不能害你。最怕的是你不认识魔,魔就来找麻烦,
你就要受魔之害,要认清楚。佛告诉我们,第一个五阴是魔,五阴是我们的身体,本身这
个东西就是个魔障。色受想行识,色是色身。我听说我们同学这两天又有人被蚊子咬,送
到医院去了,你们招到魔障,色身招魔了。受想行识是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魔,
不是好东西。所以佛教我们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要把它舍掉,为什么?魔!远离魔障
。你还要不要舍?这五阴是魔。
又说烦恼是魔。烦恼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皆是魔障,你要认识它。为
什么佛叫你断烦恼,你还特别喜欢烦恼?今天有信徒来,供养你一个大红包,十万块新币
,你欢喜得不得了,你着魔了!十万块拿到,贪心起来,魔障就现前,你要认识他,你要
把他看破。我能不能接受?会引起我贪瞋痴,会引起我妄想分别执著,我不受,你就聪明
了。什么时候可以受?受而无受,无受而受,行!你智慧开了。慧行菩萨可以受,为什么
?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也就是说真的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可以拿这个钱财做利益众
生的事业,他不会去享受,不会想买一点好吃的,不会想买一件好衣服穿,不可能。
在中国近代,你们大家都晓得,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这两位大德受国内、国外人
的尊敬供养,供养钱财太多了,也没有听说两位老法师吃个小伙,没有听说。也没有听说
两位老法师做一件新袍子来穿穿,没有听说过。你看看虚云老和尚的照片,我看了他三十
几张照片,每一张照片穿的衣服都是补好多补丁,这是我们的好榜样。钱财可以接受,自
己绝不用,对自己来讲,不增长贪瞋痴,自己心还是清净的,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印光大
师所有一切供养,他老人家印经布施,跟全世界的众生广结法缘,我们应当要学,我就是
学他老人家。他老人家是我们的祖师,我的佛法是得自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印祖
的学生,所以我是继承印祖这个道统。他老人家怎么做,我们学着做、跟着做,印经布施
。现代科技发达,除了印经之外,我们可以做录影带、可以做磁带、可以做光盘,现在更
进步的是国际网络,电脑。我们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送到每个人的家庭,这是诸佛、祖
师的愿望。我们何必去享受,何必去造业?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出家人这个衣服没有什么新款式,一件衣服爱惜一点可以穿个十年、二十年,我们就
远离魔障。生活愈简单愈健康,所以大家在饮食上不要挑剔,愈是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健
康的。你不信,不信我这个人就可以做证。我二十六岁学佛,学佛不到半年我就吃长素,
我的饮食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少,我吃得很少,吃得很简单,我不吃零食。我看你们都比
我吃得多,晚上还要吃消夜,还好多东西,我的生活简单。简单,分量很少,就是最健康
、最长寿。你们都生病,我不生病,我今年七十岁,没有生过病。你要问为什么?简单,
生活愈简单愈好,心要清净,我跟你们讲得很多,所有一切疾病根源都是妄想。经上讲的
,贪瞋痴叫三毒,你里头有三毒,你怎么会不生病?外面有五欲六尘,内外交感,哪有不
生病的道理?里头没有三毒,外头五欲六尘不沾染,你怎么会生病,没有理由生病。所以
,你要懂得怎样保护身体的健康,简单的饮食,少量的饮食,心里头不生烦恼,不起杂念
,念念弘扬佛法,念念利益众生。学菩萨要像菩萨,我们学了有用,不是没有用,学了真
快乐,真自在。所以魔要认识他,这四种魔,这两种最重要。
死魔,那是人不能避免的,后面天魔,天魔你要懂得,天魔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社
会,五花八门种种诱惑,那就是天魔。你们到市场去溜一圈,看这个也动心,那个也好看
,那就是天魔在招手。你心一动念,就落到魔掌上去,就被他掌握。你每天辛辛苦苦的去
赚钱,赚的钱全被他骗去了,你这个生活是为谁活的?都为那些魔活的。特别是女孩子,
喜欢漂亮,你看成衣匠天天设新款样。新的东西展现出来,去年那个落伍了,去年那个还
很好,落伍了,穿到外面不好意思,一定要去买新的样子,你赚的钱又被他骗去。有人说
,旧的穿出去不好看,笑死人了!我常常讲,笑死是他死,你不死,你怕他干什么!
他死我不死!
魔要认识清楚,‘魔及魔民’太厉害了。魔不是青面獠牙,不是很吓唬人的,魔很好
看,看到叫你生贪瞋痴,那就是魔。如果你看到生清净心,那是佛菩萨,你所看到的、所
听到的,心很清净,那是佛菩萨。如果看到的起贪瞋痴,生妄想,那就是魔境界。你喜欢
诤论、喜欢戏论,魔很喜欢,为什么?你脱离不了魔掌,道理在此地,要搞清楚。
【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
这句话严重,你的善根断了。善根是什么?无贪、无瞋、无痴。我常常教真正发心修
行的同学,如果你的功夫定力不够,你要想成就,要想得清净心,你必须在生活里面,不
要看电视、不要听人唱歌、不要看报纸、不要看杂志,你的心就清净。心清净了,人家问
什么?没事,今天世界天下没事,天下太平。我天下太平,你的天下不太平,你多事,我
无事,就这么修的。你来问我,我都知道,你不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对了。学佛
要从这个地方学。家里电视机丢掉,不能要,那是什么东西?那就是魔,魔在你家里头。
他折磨你的身心,叫你一天到晚不得安身,佛号也念不好,怎么可以要!善根就是无贪、
无瞋、无痴,叫三善根,你未生的善根就生不起来。
【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
你已经有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很微薄,喜欢戏论,你这一点善根保不住,很容
易退掉;换句话说,善根没有了,你当然做善、行善就困难;换句话说,起心动念怎能不
作恶?
【七者增诸斗诤怨竞之心。】
增是增长。‘诸斗诤’是一切的斗争,这是泛指,没有指哪一桩。总而言之,这个过
失很多。‘怨竞’,竞是竞争,怨里面有怨仇、也有误会,误会也包括在“怨”这个字里
面。竞是竞争,现在这个社会非常麻烦,我们学佛的人清楚,明白,竞争不是好事情,人
人都在竞争,社会怎么能得到安宁?诸佛菩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导大众,都教给我们
无争,人家争,我们不争。诸位要晓得,你只要有竞争之心,你这一生永远生活在苦痛之
中,竞争没有止境的;换句话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永远不会断,你的生活多苦。你今天
竞争,你的地位得到了,你的财富得到了,得到怎么样?苦啊!那不是乐。所以现代人,
我们看到许多富贵人家,富而不乐,他过得很苦,为什么很苦?一天到晚那个心在竞争,
日子过得好可怜,我们在旁边看到,看得很清楚。我们为什么快乐?我不竞争,我不争,
知足常乐。社会上大家都知足,就天下太平,社会就安定,安定自然就繁荣。所以繁荣不
是靠竞争的,没有这个道理,竞争得到的繁荣,后遗症很多,弊病很多,会带来社会的动
乱。你仔细想想,还是古圣先贤、佛菩萨讲的有道理。很可惜,佛法缺少人宣传,我们今
天学了佛法,有责任、有使命把佛陀的教诲发扬光大。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做到不与
人争,我们不但不争,我们要让,人家要竞争,我们要退让。
唐朝庞居士表演那招,好啊!有味道。庞蕴居士他开悟了,他真正觉悟了。他家里面
很富有,悟了之后把他家里的金银财宝统统装在一条船上,船放到大江当中,砸一个洞,
沉到底下去,什么都不要。人家问他,看到这个事情就问他,你这么多钱财,怎么不要了
?他说我不要了。人家说,你不要,拿来做好事不好吗?他就是为了留一句话,“好事不
如无事”,人人都无事,天下就太平,社会就安定。好人太多麻烦大了,为什么?好人要
做好事,这个要做这个好事,那个要做那个好事,就冲突打架了,好事不如无事,都是这
个经上讲的道理。所以这个经上一再讲,好经营这些事务,过失无量无边。好事不如无事
,无事里面有真智慧,他心清净。所以说从我们本身做起,我们不与人争,学佛的人最起
码的要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才心安理得。
心安,理,就是佛所证的理,你也得到了。为什么今天我们读佛经,看不到佛经里的
意思?佛所说的道理,我们怎么想也想不通,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出来,有障碍。什么障碍
?业障,业障就是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安。心怎样才能安?平就安。你看我们中国的
字,平安,怎么样到平?公平。你的心大公无私,你才能得平,平了之后才安,安了以后
你才能得,得就是你悟出佛经所讲的道理,你就明白了。这是真实的受用,这是真正的乐
趣,世间人没有法子想像这里头的乐。古人讲读书乐,读佛书是更乐,没有比这个快乐的
,就是因为它里头能达到心安理得。理得,智慧就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你就彻底
明了,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得到了。所以,竞争的念头要不得,世间人不
管怎么样提倡,我们要晓得它不是真的。再看底下:
【八者造作地狱恶趣之业。】
‘地狱恶趣之业’是什么?瞋恚、嫉妒,这是地狱第一个因素,瞋恚,里面当然含着
有悭贪跟愚痴;换句话说,贪瞋痴是地狱恶业的种子、业因。你造作这个业因,哪有不受
果报的道理?这是来生得的不如意,造作这个恶业。
【九者当得丑陋不善之果。】
这是讲现前的果报。
【十者舌不柔软言词謇涩。】
‘謇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口吃,口吃有没有人懂得?我们大陆从前人讲口吃,就
是言语困难,说话结结巴巴,讲不清楚。这个果报从哪里来的?戏论是因,得这样的果报

【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忆持。】
‘不能忆持’叫健忘,你所学的这些经教,常常忘失,记不起来。
【十二者与未闻经闻之不悟。】
你初学一部经,你不容易了解经的意思。不像根利的人,根利的人从来没有听过这个
经,一听意思就明了,一听就觉悟。
【十三者诸善知识皆悉舍离。】
‘善知识’是如教修行之人,是真正肯修行的人。看到你不肯修行、懈怠、懒散、成
天的戏论过失,人家对你当然是敬而远之,不敢跟你接近,这一定道理的。所以善知识对
你都是敬而远之。
【十四者诸恶知识速当值遇。】
物以类聚,喜欢戏论的,喜欢搞贪瞋痴的,喜欢造罪业的,这些朋友很快就来了,跟
你一块造业。恶知识你很快就遇到。
【十五者修行于道难得出离。】
‘道’是统指大小乘一切佛法,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不能成就,成就的标准是了生
死出三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要想出三界不容易;换句话说,修得再好,还是搞六道
轮回,你才晓得戏论过失的严重。
【十六者不悦意语数数常闻。】
你不喜欢听到的话,听到就生烦恼的话,这些话常常听到,也常在你的耳边,这是现
前的果报。因为你喜欢讲这些戏论,戏论也不是真正修行人喜欢听的,你说的话人家不喜
欢听,所以你也常常听到你自己不喜欢的这些言论。这果报太快了,现前的果报。
【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诸疑惑。】
常生疑惑,常生忧虑,你的心神不安。
【十八者常生难处不闻正法。】
‘难’是遭难,佛经上所讲的三途八难,此地这个“难”就是讲的三途八难,果报常
常在三途八难当中。这个“难”特别是指没有机会闻到佛法,这里头也有一条说的世智辩
聪,世智辩聪,纵然接触佛法他很难接受,都是属于此地所说的。
【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碍。】
‘白法’是善法,古印度将善恶常常讲做黑白,我们中国人习惯称善恶,印度人称为
黑白。白就是善,你修学一切善法常有障碍。
【二十者于所受用多诸怨嫉。】
这就是你平常生活的享受,你的受用,纵然是你自己修福感得好的果报,可是别人还
是会嫉妒你,还是会埋怨你,遭这些无妄之灾。你要问他的原因,原因都在戏论的过失。
当然这个里头的业因非常复杂,但是戏论是缘,你纵然有因,要没有缘,不会有这些果报
现前。经上所讲的这些过失,这个里头有因有缘,我们必须把因缘看得清楚、明白,要知
道避免。后面这句是总结,
【弥勒。是为菩萨耽著戏论二十种过。】
这是佛略说二十种,这个二十种是‘菩萨耽著’,耽著是贪染,喜欢戏论一定有二十
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偈颂便于记忆,用诗歌的体裁写出来。因为这些开示非常重要,重复前面所说的,希
望大家能把它记住。偈颂第二个意思,是为后到的同修,因为佛讲经不是像学校上课,有
先来后到的。后来的人,前面所讲的没有听到,佛很慈悲,也不能让他们失望,把前面的
重新再说一遍,简单提一提,以弥补他没有听到的部分,所以用偈颂再说一遍。下面这是
五言颂,就是五个字一句,四句是一首,一共二十一首,我们来念一念。
【现生常苦恼。离忍多瞋恚。怨仇生害心。是名戏论过。】
这第一首。‘现生’是现在,你会生起苦恼,常常会生起苦恼。你忍耐的功夫会失掉
,会离去,多有瞋恚的念头。而且有些冤家对头常常有伤害你的意念。这是戏论做因缘,
招惹这些麻烦。第二首:
【魔及魔眷属。常生欢喜心。丧失诸善法。是名戏论过。】
这个好懂,前面也说得很详细。‘魔及魔眷属’,你喜欢开玩笑,他们很欢喜,他们
得其便,使你丧失修学善法。
【未生善不生。常住于斗诤。造于恶趣业。是名戏论过。】
没有生的善不容易生起来,已经有的小善也很容易退失。在戏论里面很容易引起误会
,而误会又很容易引起斗诤,这就造作恶业了。
【身形多丑陋。生于下劣家。发言常謇涩。是名戏论过。】
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修行功夫得不得力,有没有受用,看自己身体就知道。世
间法里头常讲,看相、算命的都会说“相随心转”,相貌会改变,相会随心转,我们身体
体质也随心转。所以你的心清净,你的心慈悲,你的相貌就很好。如果你的心里面都是贪
瞋痴,欲望很重,相貌就丑陋,体质也就不好。你学佛,要表演给人家看,丑陋的相貌,
多病的身体,人家一看,不要学佛了,学佛这个样子,谁还敢学佛?你学佛,身体健康,
容光焕发,长生不老,人家一看,学佛好!不能不学佛。这是招牌。我学佛,弘法靠这个
招牌。我今年七十一岁了,这个招牌还不错,可以增长大家的信心,很重要。我的几个老
师,当年我年轻的时候跟他学,实在讲也是看他的招牌好。我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
岁在讲台上讲经说法,不要用扩音器,音声洪亮,动作跟年轻人一样,九十五岁不要侍者
,不要人照顾。我跟他的时候他大概七十一、二岁,跟我这个年龄差不多,我看他像三、
四十岁的人一样,真是叫人羡慕。早年两位老师,方东美先生跟章嘉大师,法相庄严,你
看到就生仰慕之心。所以弘法利生,招牌很要紧。
你们这些都学讲经的,三年你们的相貌不改变,体质不改变,你们讲经的前途就有限
。会不会改变?真的会改变。我原来相貌不是这样的,你们要看到我出家的相片你会吓一
跳,又干又瘦,很不好看,会转变的。我的音声不亮,年轻的时候声音不好。我上课的时
候,初出家教佛学院,上课在教室里面,教室比这个小太多了,第四排以后就听不到我的
声音。后面同学常写字条给我,要我把声音放大一点。音声是得佛加持的,我的音声变了
,我自己都不晓得。讲《地藏经》的时候,同修告诉我,他说法师,你音声变了。我说怎
么变了?他们带着有录音机,放来给我听,我听了,果然不一样。音声要求三宝加持,不
是靠自己,自己没有福,要托佛菩萨的福报,托大众的福报。大众有福,我音声就洪亮,
与自己不相干。我们把身体要捐献给大众,《楞严经》上讲的“将此身心奉尘刹”,那个
福报就不是自己的,是三宝加持的,一切众生之福。所以,我们一定要“上报四重恩,下
济三途苦”,这个恩德太大。所以容貌跟体质会变的。这首就不再多说了,再看第五首:
【闻法不能持。或闻不入耳。常离诸善友。是名戏论过。】
你闻法常常忘记,不能依持;或者是听不进去,听了不生欢喜心,善知识远离,戏论
之过。
【值遇恶知识。与道难出离。常闻不顺语。是名戏论过。】
你常常遭遇到恶知识,恶友常遇,修学任何法门,不能出离三界,常听到不喜欢听的
这些言论。翻过来看第七首:
【随彼所生处。常怀疑惑心。于法不能了。是名戏论过。】
无论你生在哪一道,无论你生在哪个处所,多疑,这个很痛苦,多疑、迷惑,惑是迷
惑,于事理不能够明了。底下讲得好,‘于法不能了’,这个法是世出世间法,不能通达
明了。第八首:
【常生八难中。远离无难处。具足无利益。是名戏论过。】
前面讲了,这里指出来了,这是三途八难。‘常生八难中,远离无难处’,无难之处
你遇不到,你所遇到的都在八难之中。‘具足无利益’,得不到真实的利益,这也是戏论
过。
【于善多障碍。退失正思惟。所受多怨嫉。是名戏论过。】
做作一切善法常常有障碍,做不圆满。‘退失正思惟’,退失正念。所享受的多遭怨
嫉,遭人嫉妒,这个的确是有,我都曾经见过。我们同修当中有,人非常好,无论做什么
事情常常遭人嫉妒,他大概这个因不是这一生,总是前生的,这麻烦很大。以后遇到要多
多劝他,不要开玩笑,避免戏论,也许能够改过自新。第十首:
【如是诸过失。皆因戏论生。】
这个两句总结以前,前面所讲的,大概都把前面这二十种都包括进去。这二十种类这
么多的过失,都因戏论生,戏论虽不是因,决定是增上缘。
【是故有智者。速疾当远离。如是戏论者。难证大菩提。是故有智人。亦应不亲近。
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亦不近于彼。造立诸舍宅。】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前面大概都是每一首是一个段落,讲一桩事情,这个是三首,总
共三首是一个段落。佛在此地不但总结过失,而且劝勉我们,如果你真的有智慧,真有智
慧你一定赶快远离,远离什么?远离戏论,你从今而后,再不要去造作这些事情。换句话
说,不是讲你完全不能开玩笑,你要知道在什么场合当中可以开玩笑。玩笑也叫人开悟,
你才是菩萨;玩笑要叫人生烦恼,你就多了业障,你就造业。所以,菩萨自始至终生活在
高度智慧之中,这个要懂得,绝不轻易开玩笑。遇到喜欢开玩笑的人,我们要远离他,这
是佛在此地对我们的教诲。为什么?因为戏论接近争论,往往戏论就连着有争论,你就起
烦恼,起贪瞋痴慢。
‘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这个“百由旬”也不要把它死在那里。一由旬四十里
,一百由旬要跑那么远,没有那个必要,就是远离他的意思。不要死在经文里面,一定要
如佛规定躲到百由旬之外,佛不是这个意思。佛是叫你远离,赶快远离,意思在此地。‘
亦不近于彼,造立诸舍宅’,这就是你住家,那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不要跟他做邻居,你
要住的跟他有个距离,意思就是这样。所以住家也要选择邻居,这很重要。下面说:
【是故出家人。不应住诤论。汝等无田宅。妻子及僮仆。乃至荣位等。何缘兴诤论。

这个一首半六句是说一桩事情,这是佛特地对我们出家人讲的。因为上面讲的那么多
过失的缘故,你们这些出家人,决定心里头不要有诤论。你们既然出了家,你也没有田宅
,也没有财产,你也没有妻子,也没有僮仆,甚至于你在社会上也没有这些荣位、这些地
位,你凭什么去诤论?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才对。再看底下这
一首:
【出家住寂静。身被于法服。诸仙咸敬事。当修忍辱心。如是戏论者。增长毒害心。
当堕于恶趣。是故应修忍。】
这两首说一桩事情。这是教给我们出家人,出家人心要时常保持着清净,‘住’是安
住,哪有出家人心不清净的道理?你们也常听到,出家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里头就
有意根;一尘不染,尘是指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心里
怎么能牵挂这个?怎么能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那你就不是出家人,佛说得太多了。‘身
被于法服’,这不念“被”,跟挑手边的“披”同音同义,古时候这个字通用,这里念破
音字。你的身上披的是法服,法服是袈裟,是染衣,你要懂得这个意思。真正出家人,天
人、仙人看到你都尊敬你;换句话说,你搭上、穿上袈裟,你心地污染,不清净,不要说
天人不尊敬你,鬼神都瞧不起你,鬼神都开你玩笑。应当要‘修忍辱心’,忍辱就是要忍
耐,世间荣华富贵我们要舍弃,不要去羡慕,不要去攀缘。‘如是戏论者’,喜欢戏论的
人‘增长毒害心’,这个毒是三毒贪瞋痴;害是烦恼,常常叫你生起三毒烦恼,三毒烦恼
是三恶道的业因,果报在恶趣。‘是故应修忍’,你要能忍得过,不要去沾惹五欲六尘。
你既然发心出家,你是真正觉悟了,怎么样觉悟?从五欲六尘跳出来,觉悟了。再看底下
第十七首:
【囚禁及系缚。刑害而捶楚。如是等诸苦。皆由诤论生。】
现前来讲,就是你犯法,你受刑;‘囚禁’、‘系缚’、‘刑害’、‘捶楚’都是古
时候的刑法。像新加坡,你犯了罪,鞭刑,要坐牢。囚禁就是坐牢,系缚是坐牢,鞭刑是
刑害,你犯法你就要受法律的制裁。犯法常常也有从戏论到争论发生的,所以要晓得这个
害处。
【如是戏论者。常遇恶知识。名称不增长。曾无欢喜心。】
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常常遇到。‘名称’就是今天讲的名誉、名声,你的名声不好,
人家常讲某人常常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你的名声就不好;换句话说,社会大众对
你也就敬而远之,不会亲近你,都是说的戏论为缘而招惹的祸害。再看底下这一段,这一
段有两首偈,佛劝教我们。
【若舍于诤论。无能伺其便。眷属不乖离。常遇于善友。于乘得清净。业障尽无余。
摧伏于魔军。勤修忍辱行。】
这个两首是一段。佛在此地劝导我们,教我们要舍诤论,正是所谓“于人无争,于世
无求”。身心清净,纵然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他对你也无可奈何。为什么?虽然过去生
中有这些业因,这一生当中没有缘,他也不会报复。过去的冤家债主结的有因,这一生遇
到缘,才遇到报复,遇到果报;若没有恶缘,虽有恶因也不受恶报,这个道理要懂得。所
以没有‘能伺其便’,“便”就是我们俗话讲把柄,人家抓不到你的毛病,你没有恶缘给
人,冤家债主对你也没有办法报复。‘眷属不乖离’,就是说你一家过得和顺,你的家庭
幸福美满,没有人能破坏你的家庭。为什么?戏论当中常常产生诤论,诤论里面就有挑拨
离间,特别是挑拨你家庭,让你一家不和,父子不亲,这个很痛苦,十之八九与戏论都有
关系。佛讲得是真好,弥勒菩萨赞叹佛善说,这个赞叹是真实不虚。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
点滴滴,佛都把它说出来,实在是难得。我们要想到自己这一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
利成功,一定要远离戏论。远离戏论的人常遇善友,善与善相感,善人跟善人是一聚、是
一类,善人决定不会跟恶人聚集在一会,不可能的,这正是孔夫子所说的“物以类聚,人
以群分”。他总是一类一类的,一群一群的,志同道合;善跟恶,志不同,道不合,他不
会在一起的。
‘于乘得清净’,“乘”应当念破音字,念胜,这是讲修行。无论是大乘法,无论是
小乘法,你修学一定功夫得力,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功夫得力,你心清净,这一点诸位
必须要明了通达。所有一切佛法,佛法里面的宗派行门,在功夫上说,虽然名词术语不相
同,其实一桩事情。宗门里面讲得定、开悟,或者是讲观照、照住、照见,我们净土宗里
面讲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教下里面常讲止观,名相不同,都是一桩事情,总不离觉正净
。觉正净三个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此地用清净。所以,无论修学什么功夫,功夫得
力都得清净心,清净心现前,业障就消除。大家要消业障,怎样业障才能消除?心清净业
障就消除。业障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是业障,这个要懂。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打
掉,清净心现前。
‘摧伏于魔军’,所有什么外面诱惑的,你都不会动心了。五欲六尘的诱惑,花花世
界的诱惑,你完全不动心,这就是降伏魔军。‘勤修忍辱行’,不动心是忍辱的功夫,你
能够忍受,忍后你就得定。你看六波罗蜜,忍辱、精进、禅定,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你
不能忍,你决定不能精进。精,大家都知道,精是纯、精纯,纯而不杂,这样的进步才叫
精进。我们一般学佛,犯的毛病犯在哪里?你们不是不用功,不是不努力,非常可惜的是
杂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懂得,样样都想通达,所以是杂进、乱进,你不能成就。别
说是佛法,以世法而论,譬如世间念书,你们念大学,大学里面有很多科系。如果你考进
大学,每一个科系的课程你都去听、你都去学,如果这个大学有一百个科系,一个科系学
四年,你四百年都毕不了业。你很用功,但是你是杂进,你不是精进。如果有个人懂得精
进,我在里头选一个科目、一个科系,其他的科系我都不学,我专学这个科系,四年毕业
了。
你们要懂这个道理,佛所说的一切经,不是叫你一个人学的。佛所说的一切经,就跟
学校里开的无量无边的课程,不是都教你的,你在里面选择一门你喜欢的,选择好之后一
门深入。所以我奉劝诸位同修,你们如果说以《无量寿经》,选择这部经,这部经你天天
读它,常常讲它,十年之后,你是全世界《无量寿》专家,你就是阿弥陀佛。全世界想听
《无量寿经》,一定要请你这位阿弥陀佛,活阿弥陀佛,你真的是活佛。你要用十年功夫
学一部《普门品》,你是活观音菩萨。精进,忍辱才能精进,你要能忍得过,其他的我都
不要,我就学一样,头一个你要能忍,然后才能达到精进,精进才能成就定慧;慧一开,
那是无所不通达,这是佛祖教给我的祕诀。你要不相信,样样都好,样样都学,样样通样
样松,到最后是一无所成,你说多可惜。今天这个科技时代都讲求专精,社会上尊重的是
专家,而不是尊重通家,尊重专家。我们学佛也一样,专家!专一部经,专家,专一个行
门,这个要紧。末后这一首:
【诤论多诸过。】
佛真是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诤论的过失太多了。
【无诤具功德。】
无诤就成就功德,成就戒定慧,成就闻思修,成就无量功德。所以这个社会,在海外
无论哪个国家,你耳朵所听的,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竞争,商场上也竞争,哪个场合都
在竞争,我们不争。我们要把不争的道理说出来,要把不争的功德、利益说出来。你争,
我不争,我过得比你快乐,我过得比你幸福,这是事实。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快乐?无
诤。
【若有修行者。当住于忍辱。】
要是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忍辱上,什么都能忍,决定不与人争,命里有的
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争不来。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6-01 07:23:00
应无所著而生其心。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6-01 16:52: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6-02 14:33: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