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类] 《心类学显要》(13) 意现前-4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1-31 09:18:56
: 摘自:《心类学显要》仓忠仁波切 教授
: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 * 略释:续流。
: 所以,处于母胎的意识,其前续流是中阴身的意识,其后续流是出生时的意识,直到
: 今世现在的意识。由此再说,如果入胎时的意识只是以父精、母血之物质而有的,若是如
: 此,为何有些女性无论如何都不会怀胎?如果人类只是以父精、母血之物质而产生的,那
: 么应该是非常容易就能怀孕,不可能仍然有不孕的情形,所以,并不是以物质为主。
: (注:《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三事合会入于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
: 堪耐、香阴(中阴身的意识)已至,此三事合会入于母胎,母胎或持九月十月便生。”
: 《增壹阿含经》:“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母有欲意,父母共集
: 一处,与共止宿,然复外识未应来趣,便不成胎。若复欲识来趣,父母不集,则非成胎。
: ....父母集在一处,父母无患,识神来趣,然复父母俱相有儿,此则成胎。”)
───────────────────────────────────────
■ 补充──补特伽罗的近取因与俱生缘
摘自:《摄类学》小理路—小因果单元 洛桑却配格西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这里虽将因分为近取和俱生助缘二种,但都包含在亲因和疏因里。近取因中有直接产
生结果和间接产生结果者,俱生助缘也有直接产生结果和间接产生结果者,能直接利于结
果的就称为直接因(亲因),间接利于结果的称为间接因(疏因),因此,近取因和俱生
助缘,也可摄于亲因和疏因。
譬如,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三者渐次增上,因此,资粮位是加行位的直接近取因,
加行位是见道位的直接近取因,资粮位是见道位的间接近取因。所以,近取因有直接近取
因和间接近取因。所有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都是佛的间接近取因。不论果报大或
小,一定要具足近取因和俱生助缘,才能产生果报。
要成办任何事,一定要因缘具合,若有因没有缘,或有缘没有因,都不能产生结果,
此时,所说的因是指近取因,所说的缘是指俱生缘。凡是因,都摄于直接因和间接因,而
直接因和间接因也包含在近取因和俱生缘;近取因和俱生缘,也包含在直接因和间接因。
没有近取因和俱生缘的直接因和间接因是没有的,同样的,没有直接因和间接因的近取因
和俱生缘是没有的。
一切实事,不论是色法、心法、不相应行,全部都有直接因、间接因、近取因和俱生
缘,因此,在此讲说这四种因缘。若不谈外在的因果,而以内在不共的因果来说,可分为
六因四缘,在后面的章节将会讲到。
生:业和烦恼都是投生轮回(异熟五蕴)的间接因,不是直接因。轮回(异熟五蕴)
的直接因(亲因)究竟是什么?是萨迦耶见吗?
师:萨迦耶见(烦恼、萨迦耶见是心所,不是心王,心识包含整个心王与心所,业与
烦恼不是心识,业与烦恼加上爱取之后,才会变为我们现在的因位识)也是轮回(异熟五
蕴)的间接因,所谓直接因,因与果中间必须没有其他法间隔。
以人(不相应行法)为例,投生入母胎时,其亲因(直接近取因)是之前的中阴身(
不相应行法/轮回中的有情,前世结束若投生人道会有中阴身,若投生无色界没有中阴身
),此世色蕴的亲因(直接近取因)是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其他受蕴等的亲因要推到中阴
身,中阴身也有微细的色身(五色根/眼根、耳根、舌根、鼻身、身根),其亲因则可推
至前世。前世造业的补特伽罗与此世中间有中阴身间隔,因此,前世并不是此世的亲因。
(注:五蕴中色蕴的近取因,有粗细的不同,此世粗分色蕴(形状、颜色等)的近取因
是来自父精母血的受精卵,细分色蕴的近取因来自前一世、中阴身细分色蕴五根的续流。
细分五根不是此世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此世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是来自父精母血的受精卵,
而细分五根是能让此世粗分色蕴成长存在的俱生缘。)
若可以成为果的体性,这个因就称为近取因;不能成为果的体性,可是却有助于果的
形成者,称为俱生缘。比如长出苗芽的因,最主要是种子,但还要有土地、肥料、水、温
暖等,这四者是苗芽的俱生缘,种子是苗芽的近取因。
上述是以外在因果建立的例子,最主要我们要思惟内在因果的建立,比如火、烟、金
子、苗等外在因果的建立,这些都是现前(根现前识/根现前知)可以见到的,以这些作
为比喻,最重要的是应用到内在的因果。
比如投生为人,单靠这一位补特伽罗就可以成为人吗?不行的,补特伽罗是依于五蕴
而安立的,因此,当补特伽罗出生时,需要连带五蕴一起出生,才能生为人。依于五蕴而
安立的我出生时,五蕴和我是一起出生的。五蕴和我的近取因为何呢?五蕴(施设基)和
我(依施设基安立)的近取因各有不同,而五蕴和我的俱生缘大多数是相同的,但还是有
些不同。
比如一个人的出生,必须这人前世死了,这世才能出生。前世若没有死,此世不能出
生,因此,此世这位补特伽罗(不相应行法/无常法)的近取因,是前世的那位补特伽罗
(不相应行法/无常法);前世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心(意根/五蕴中的心识心王/无常
法),是今世这个人意识的近取因。前世心王的眷属受、想、行这三个心所(五蕴中相应
心王的受蕴、想蕴、行蕴等心所/无常法),这三个心所与前世的心王随时都在一起,前
世的受、想、行这三个心所,是这一世受蕴、想蕴、行蕴的近取因。
(注:五蕴中,色身(色蕴/色法/无常法)与心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心法
/心心所/无常法),有各自不同质流的近取因,但五蕴彼此(色蕴的身法与其余四蕴的心
法)互为俱有缘这部分,在五蕴和假名安立的我是共通的。)
所以,这世的识蕴(心法/心王/无常法)的近取因是前世的心;受蕴、想蕴、行蕴
(心法/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无常法)的近取因是前世心王的眷属受、想、行这三类心所
;补特伽罗(不相应行法)的近取因是前世的那位补特伽罗(不相应行法)。
五蕴中还有一个色蕴(色法/无常法),色蕴分为粗品和细品,粗品色蕴(色法/无
常法/非同一位补特伽罗的质流)是指肉、骨、血、脉等聚合的粗品色身(包含眼神经、
耳神经、脑神经等神经系统);持命气以及五根(色法/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
根、身根/无常法/同一位补特伽罗的质流)这二者是属于细分的色蕴。
前世的补特伽罗死亡后,细分的色蕴(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
法/无常法/同一质流)会去向后世,而粗品色蕴(色法/无常法/肉、骨、血、脉、眼
神经、脑神经等神经系统/非同一质流)无法带到来世的。
以人为例,这一世,人也有细品的持命气及五根,其近取因是从他前世细品的持命气
及五根等细分色蕴的续流而来。这世的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是不是来自于前世呢?不是!而
是来自于此世的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因此,色蕴的近取因有粗细的不同。
(注:粗分的色蕴依赖细分的色蕴,细分的色蕴依赖心识,故粗分的色蕴也必定依赖
于心识。粗分色蕴的四大分解时,就是一般定义的死亡。临终时有八个收摄阶段,其中前
面四个阶段地水火风,当最后的风收摄完断气没有呼吸为医学上定义的死亡,此时亡者进
入“死有”阶段,继续后面四个阶段收摄,经过“死有”阶段之后进入“中有”(中阴))
如上所说,五蕴的近取因各有不同。而五蕴的俱生缘一般说都是业和烦恼,由烦恼发
起而造作业,造业后将会感果而投生善趣或恶趣,若投生恶趣,比如畜生道,也会感得畜
生道的五蕴及依于畜生五蕴而安立的我,投生地狱道一样也会感得地狱道的五蕴及依于地
狱五蕴而安立的我,因此,不管趣向善趣或恶趣,其俱生缘都是业和烦恼。
依于近取因所感的果是好或坏,必须要观待俱生缘,比如种子(近取因)要长出苗芽
(果),如果没有适当的浇水、施肥的话,苗芽也不会长得好。以金造佛像也是如此,即
使金子本身是好的,但是工匠及工具不好,造出来的金佛像也会不好。
我们现在得到五取蕴,也有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但是,以此世五取蕴与依于五蕴而
安立的我作为近取因,来世是否能获得人身,也要观待于俱生缘,此世获得这个暇满人身
是非常好,但是以此为近取因是否能成办下世为人呢?这一点还须观待于俱生缘。
刚才讲的是五蕴(五蕴包括有漏五蕴与无漏五蕴,此是有漏五蕴)的共同俱生缘—业
和烦恼,但五蕴的俱生缘也有些差别,以色蕴与识蕴为例(其他可以类推):
色蕴的近取因会作为识蕴的俱生缘,识蕴的近取因也会作为色蕴的俱生缘,这世的五
根与持命气会成为下一世识蕴的俱生缘,这一世的心会成为来世色蕴的俱生缘。这一世的
五根与持命气是下一世色蕴的近取因(近取因有直接因与间接因,此为间接因),但也会
作为下一世识蕴的俱生缘;这世的心是来世心的近取因(近取因中之直接因),但这一世
的心会成为来世五根等色蕴的俱生缘。
以糖来说,它的味道和形状是同时形成的,形状的近取因是味的俱生缘,味的近取因
是形状的俱生缘,因此称糖是同一聚合;人的心和色也是同一个聚合,色蕴的近取因是心
的俱生缘,心的近取因是色蕴的俱生缘,色蕴与识蕴互相作为对方的俱生缘,同理类推五
蕴彼此互为对方的俱生缘,这就是些许的不同,共同的俱生缘则是业和烦恼。
所谓近取因,因和果必须是同一个相续(实事/色法、心法、不相应行/同一质流)
,而俱生缘则因和果不是同一相续(实事/色法、心法、不相应行/非同一质流),可是
这个因却有助于果,此种因称为俱生缘。
【复次,物之因分为二种,谓物之近取及物之俱生助缘,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为
物近取之性相。】
实事(无常法)的因分为实事的近取因和实事的俱生缘,这里是以实事来作解说,可
以类推到其它一切。
近取因与实事必须是同质流,而且是主要的能生者,以瓶子为例,主要能生瓶子自身
之质流者,为瓶子近取因的定义,近取的意思是说前面的续流和后面的续流,二者是一直
相续,这就称为近取。
【而成为物因之所作,为其相依(事例),】
成为物因之所作(所作性),是物之近取因的事例,以瓶来说比较好懂,主要能生瓶
子自身之质流,就是瓶子近取因的定义,事例如:成为金瓶的金子,就是金瓶近取因的事
例。
【非是物自身之流而主要能生质者为俱生助缘之性相,】
这里是指非实事本身质流,而能产生实事的能生者,即实事俱生缘的定义。
以金瓶为例,金与金瓶同一质流,金子是金瓶本身质流的主要能生,所以金是金瓶的
近取因。制作金瓶的工匠及工具,是不能成为金瓶的质流,因此是金瓶的俱生缘。
比如苗芽是如何长出的呢?一个是由同质流而长出的,一个是由非质流而协助长出,
种子的质流长出苗芽,至于水、土、肥、温暖等是非同质流而助于长出苗芽。
应用到内在因果来说,今世的我是由前世质流而来(近取因),而前世所造的业和烦
恼并不会成为今世我的质流,而是成为非同一质流(俱有缘)。
凡是实事不一定就是近取因,先谈是实事也是近取因者,如瓶子,瓶子的近取因是它
的前一刹那,第一刹那是第二刹那的近取因,第二刹那是第三刹那的近取因,也就是前刹
那是后刹那的近取因;种子长出苗芽,苗芽将来又结种子,所以种子是苗芽的近取因,苗
芽也是未来种子的近取因。
补特伽罗也是,前世的补特伽罗是这一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这一世的补特伽罗是后
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乃至未成佛以前,每一世的补特伽罗都是后一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
有什么是实事而非近取因?比如以无间道为正对治,断除贪、瞋、执实等习气之后,
它就不再有续流了,因此:
  1)最后刹那的贪、瞋、执实等习气,因为以无间道断除贪、瞋、执实等习气获得解
脱,不再有自己本身的质流,因此,不是近取因。
(注:完全断除贪瞋等俱生我执烦恼,以大乘道来说,断除烦恼障是在大乘修道位第
八地,在第八地根本定智无间道正对治断除贪瞋等俱生我执烦恼种子,透过根本定智无间
道的对治得到根本定智解脱道,贪瞋等俱生我执烦恼在第八地根本定智无间道是最后一刹
那,下一刹那根本定智解脱道已经完全断除不会再生起,已经灭了不会产生后面的果,因
此不是任何法的近取因)。
另外,2)……
  3)……
2. 果
【所生,是果之性相,】
能生是因,因此,所生是果的性相。以金瓶来说,它是能生也是所生,就金子而言,
金瓶是(前一刹那)金的所生(同一质流),就第二刹那金瓶(不相应行法的质流)而言
,第一刹那金瓶是第二刹那金瓶的能生(同一质流的近取因)。
到此为止,要记住的重点是,因可以分为亲因(直接因)和疏因(间接因),因也可
以分为近取因和俱生缘,其中特别是俱生缘有很大利益的,如果要形成某个事物,只要一
个近取因即可,但是却要有许多俱生缘才能成办,一个俱生缘是无法成办的。
另外,因、果、实事同义,但是,凡是实事未必是近取因,因为没有续流的实事有很
多,因此,凡是实事未必是近取因。
要形成某个事物,除了近取因以外,需要有许多俱生缘才能成办,谈到缘是有点特殊
的,例如,敌人也能成为修善法的缘,当我们缘著敌人修忍辱,敌人是忍辱的缘,因为修
忍辱是自己的心在修持,所以忍辱(有境)的近取因是自己的心,忍辱的俱生缘则是敌人
(对境),依著敌人这样的俱生缘,自己可以造作很大的善业。但是有时候,依于父母亲
友也会造作极大的恶业。
任何人都希望离苦得乐,甚至畜生道也是,想要获得究竟、坚固的安乐,没有人只想
获得短暂的乐,而明天、以后不需要安乐。可是要成办究竟、坚固之乐除了要有因以外,
也须要很多缘,但是,缘有时候是很奇怪的,比如说有时候,父母会成为成办究竟坚固快
乐的障碍,而敌人却成为成办究竟安乐的缘。
仅仅做为忍辱(有境)的缘是否一定会造善?不一定会造善!而仅仅做为瞋恚(有境
)的缘是否一定会造恶?不一定会造恶!这是什么意思呢?
例如,修忍辱的缘是敌人(对境),可是敌人本身不会造善,造善的人是修忍辱的人
(有境/补特伽罗),所以说仅仅作为忍辱的缘不一定会造善。
又如,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对境)发起瞋恚,他本身是我们起瞋恚(有境)的缘,
造恶的人是起瞋的人(有境)并不是对方,比如对着佛起瞋恚者是有的,佛是起瞋恚的缘
,可是,佛会不会造恶?不会!造恶的人是起瞋恚者。所以,仅仅做为忍辱的缘不一定会
造善,仅仅做为瞋恚的缘也不一定会造恶,造善是修忍辱的人,造恶是起瞋恚的人。
【物之所生,是物果之性相,而物之后刹那生者,为其相依(事例)。物之果分为二
种,谓物之亲果及物之疏果。】
实事之所生是实事之果的定义(性相),实事的后刹那生者是事例,前面讲因的时候
是前刹那生,果则是后刹那生。实事的因可以分为亲因和疏因,果也分为亲果和疏果。
以凡夫而言,未入道的凡夫所造的善、恶业,都是由烦恼发起而造作的,能不依烦恼
发起而造业,只有圣位菩萨和阿罗汉,凡夫所造的善业、恶业、无记业,都是属于有漏业
(漏就是指烦恼),是轮回因,不是解脱因,造善业可使我们往上投生人、天道。如果所
造的是恶业,大者投生地狱,中者饿鬼,轻者则投生畜生。
造了善、恶业之后一定会感果,果可分为亲果(直接果)和疏果(间接果),所受的
果报不一定都会在这一世成熟,也未必会在来世成熟,是否会在后世、顺后世成熟(顺生
受)?也未必,有可能五百世以后才会成熟(顺后受),比如我们现在得到的人身也未必
是前世造业所成熟的果,有可能是五百世以前造业的果报,有时候一个特殊的善业可以引
生五百世得生人身的果报。
这一世的好坏或成功与否,是缘自于前世(此世之前)所造的业,有些人在这一世对
三宝非常虔诚,可是却病痛缠身、不如意、不顺遂,这都是他前世造恶业的缘故;有些人
这一世杀生,造了极大的恶业,可是他却身体健康,各方面也非常成功,有人因此认为因
果是不合理的,造了大善业却障碍重重,造了大恶业却是多方顺遂,可是,这正是表示此
世感受的果报,并非此世造业马上受报而是依赖于前世所造的业而定。若能深入了解业果
道理,就会对业果更加相信、更有信心。
果可分为现世受的果(现法受)、来世受的果(顺生受)、顺后世受的果(顺后受)
。此世造业此世感受果报是有的,可是这种果报比较少。来世受是指此世造业,来世感受
果报。顺后世受,是指此世造业,来世没有感受果报,而是于来世之后才会受报。
果又可分为直接果(亲果)和间接果(疏果)。直接果(亲果)是指因和果之间是非
常接近的,造了因之后即刻感受果报,间接果(疏果)是指因和果之间距离远,中间有其
他法间隔着。
若以我们亲眼看得到的外在因果来说,比较容易了解,种子是(后一刹那)苗芽的直
接因,苗芽是(前一刹那)种子的直接果;火是烟的直接因,烟是火的直接果;金瓶是(
前一刹那)金的直接果,金是(后一刹那)金瓶的直接因。以内在因果而言,此世是前世
善业的直接果还是间接果呢(顺生受或顺后受)?这是隐蔽法,我们无法了知的。
业力的大小,观待于造业者的意乐和对境而决定,以布施来说,布施力量的大小并不
观待于布施物,而是观待布施者的意乐和对境,比如二地菩萨已经圆满布施度。
菩萨少欲知足,却可以圆满资粮,转轮圣王的财富比起菩萨的财富有极大的差别,菩
萨的财富只有法衣、戒衣及吃用的资具,但却可以圆满布施度,而转轮圣王虽然拥有广大
的财富,却无法圆满布施度,这就是菩萨依于内在思惟和所依的对境,而有此差别。
内在的意乐,如果有很强烈的布施的心、虔信心和归依,再加上造业的对境是殊胜的
对境,会令所造的业变得强而有力。所以造善恶业的区别,在于内在的意乐和对境。
依于特殊对境而造业的话,会感受现世报的果报,根据《俱舍论》的说法,若依于佛
、说法的师长、病人、父母、或菩萨等对境造作善恶业,会感受现世的果报,意乐的善恶
是观待于自己,而对境则是依于上述五种特殊对境。
佛具足一切功德、远离一切过失,是很殊胜的对境;说法师必须依据古来具量论著所
诠说的意义来做宣说,或是随顺佛的密意而做宣说,这种无颠倒的说法师,才是此处所说
的对境,如果说法师所说的法是颠倒的,即使我们不对他产生信心,也不会造作恶业,但
是如果对他起瞋恚,就会造作恶业。对于病人,佛有做特别的开许,例如,比丘有253 条
戒律,如果是病人,佛特别开许比丘可以食肉,可以过午食,因此病人也是特殊对境;此
世的父母非常重要,虽然说所有一切有情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但是,此世的父母特别重
要,若杀了此世的父母会造作五无间罪,又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是此世父母所给的,所以说
此世的父母非常重要。如果对于以上这些对境造作利益的事,会积聚很大的善业。若造作
伤害的事,则会积聚很大的恶业。
对人造作利益的善业比对畜生造作利益的善业功德来得大,反之亦然,比如杀害人的
恶业其罪过大于杀害畜生的恶业,这也是依著对境来做区分。因为人的生命是由大善因的
力量所成办的,因此对人造作伤害,其恶业也会很大,虽然畜生也会有疼痛的感觉,可是
畜生是由恶因而感得的果报,因此伤害畜生恶业比起对人造作伤害的恶业较小。以外在的
物质来说,如果它的价格昂贵,当它稍稍受损时,损失会很大,如果此物没有什么价值,
虽然伤害它还是有损失,但比较不那么大。因可分为六种,果分为五种,缘分为四种,这
些待往后讲大因果时会讲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