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
萨之法。非易可遇。能说法人。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
下面讲,“事事无碍的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
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又名无障碍法界。今此经所宣,正是如来事理无碍法界,与
事事无碍法界,甚深之法也”。这部经释迦牟尼佛介绍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
是什么境界?是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所以生在那个世界的人,人人都得大自在,他没有
拘束,他没有烦恼,日常生活当中他没有起心动念过。为什么没有起心动念?他对于能现
的自性、所现的法界融通自在,他真的了解。了解之后怎么样?一念不生。十法界依正庄
严尽情的享受,而不起心、不动念,佛陀;尽情的享受,不分别、不执著是菩萨。我们中
国人讲圣贤,大圣大贤他也有这个境界,大圣大贤就是大乘教里称的菩萨、罗汉。所以这
个是甚深之法。大乘经几乎都是讲甚深之法。
后面讲“无著”,“无执著之念”,这句话很重要。对我们念佛来说,我们念佛功夫
为什么不成就?执著没放下,执著要放下,念佛的功夫立刻就成就了,跟阿弥陀佛感应道
交。想早一点往生,可以,求阿弥陀佛,我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就带你走了
。这种人往生很多,《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所记载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想留就
留,想去就去。
我们也有一个例子,刘素云的姐姐刘素青往生的例子。她的往生是做表演。刘素云修
念佛法门很有心得,常常想着,如果有个人给我们做个榜样,做个示范,这多好,自在往
生的例子。她跟她姐姐谈,她姐姐很欢喜说,行,我来做榜样。她怎么做,没人说,也没
人能看得出来。刘素云告诉我,姐姐往生十一天前,十一天,她听到一个声音,很清楚听
到个声音,一组阿拉伯字,前面是二O一二,一一二一一二,这么一组阿拉伯字,也不知
道什么意思。二O一二是年,十一月是月,二十一,十一月二十一号,后头一二是十二点
钟。十一天以前听到这个,果然这一天她姐姐往生。没有生病,没有任何不一样的地方,
好好的一个人,跟大家聊天,有说有笑,时间一到,告诉大家我要往生了,她就走了。真
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什么时候发心往生的?二十几天以前,阿弥陀佛就让她,帮助她,
做出这个榜样来给大家看。说走就走,真放下了,得大自在。证明刘素云念佛求生净土不
是假的,是真的,她的缘还没成熟,姐姐的缘先成熟了,先走了。
我们看后面这一段,无著,无执著之念,无著。“如《金刚经》曰:无有定法名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是梵文的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阿耨多罗是无上,无上的意
思,三是正,三藐三菩提,菩提是觉悟,正觉,正等,三藐是正等,无上正等正觉,梵文
的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意思说得好。“何以故?如来所
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几句话初学佛的时候听不懂。如来说法四十
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怎么都不可取、不可说?我们天天在学、天天在说,我们在取、我
们在说,所以,如来所说法我们没有得到。什么原因?我们著了相,我们以为如来说的法
统统都是真的,有,牢牢的记住,放在心上,行不行?不行,错了,你把如来所说的搞错
了。如来所说的法是让你听了之后,明白了,不能想像,不能放在心上。为什么?哪有法
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法的这个相也是虚妄,所以不可取、不可说。如果你用不可
取、不可说这种清净心来听如来说法,一听就开悟了,你看到这一句的时候你就点头,没
错,是这样的,开悟了。
我们看《破空论》,《金刚经破空论》,蕅益大师的著作,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祖师
,我们看祖师怎么解释。“无上菩提,超情离见,即是究竟彼岸”,怎么能说得出?“不
但无非法相,亦无法相可得”,开悟了,这就对了。“故云无有定法名无上菩提。所证既
超情离见,所说亦超情离见”,所证的超情离见,情见放下了,所说的也是超情离见。超
情离见的人听起来懂得。我们还有情、还有见,还有妄想、还有执著,你念这两句,超情
离见,情也没超,见也没离,也很有可能陷得更深,更深的情,更严重的见。所以《金刚
经》上佛说真话,“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实相彼岸,虽复言语道断,心行
处灭,不可取说,而如来以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悉檀是印度话,就是布施,檀是
布施,悉是普遍,四种普遍的摄受众生的方法。不能说也要说,说了,如何诱导他体会到
一切法空,让他能够彻底放下,他就成就了。觉跟不觉就是著不着相,离一切相,觉了;
还执著有一切相,迷了。换句话说,佛不迷,菩萨不迷,所以佛跟菩萨说法容易,跟凡夫
难,凡夫迷,执著,把佛所说的法也执著,也认为佛执著。所以凡夫毕竟是凡夫,菩萨毕
竟是菩萨,不一样。
我们学佛怎么个学法?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眼见色,色中,耳在音声当中,鼻
在香中,舌在味中,六根对着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
有起心动念,这是佛知佛见;如果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做不到,依然有起心动念,但
是可以做到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菩萨,比佛低一等;再次一等,阿罗汉,阿罗汉没有执
著,有分别,这是第三等。阿罗汉少分的觉悟,菩萨是觉悟了,佛是圆满了。如果见色闻
声,六根在六尘境界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有,那就叫凡夫。所以修行功夫是要磨练,
在境界上磨练。《金刚经》为什么在中国流通这么广?大家用《金刚经》的人多,《金刚
经》教你看出事实真相,教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教你这个。你真干,功夫就
能够提升,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就契入境界了,好!所以一切法门里头,简单明了介绍我们
,无过于《金刚般若》。
但是这个路要走不通,那换一条路,就是净土。净土真有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都不假
,我们要肯定,没有丝毫怀疑。学这个法门第二个条件,愿生,什么时候愿生?现在就愿
生,就想到极乐世界去,想念极乐世界的这个心非常恳切。佛号不间断,不管功夫浅深,
没有关系,只要佛号不间断,最后一声是阿弥陀佛走的,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个法门叫易
行难信的法门,很容易修,很难相信。一般人认为这个太容易了,怕它不可靠,不敢相信
它,这就没有办法。昨天我们学习提到夏莲居老居士第一次看到《无量寿经》,生大欢喜
心,手舞足蹈,那欢喜无法形容,三、四天。为什么?他自己知道,生生世世没有遇到这
个法门,自己还在六道里头搞轮回,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可了不得!我这一生得救了,
决定成佛了,所以发大欢喜心,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亦可得说。但所说法,由其随顺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
罔不超情离见,离过绝非”,这一句很不容易做到,它完全跟《金刚经》的教义相应,“
而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也”。今天在此地讲无著,“即无所著取,符合《金刚
经》义。正如莲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这是古人的两句话。即无所取著,我们刚才给
诸位做的报告,你可以欣赏,不能放在心上,著是心上有,你把它放在心上,这个心是妄
心不是真心,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落谢种子,就好像存盘了,在档案里面,这个时间
长久,永远不会消失,麻烦!真正有道行的人,真正契入佛法的人,他比我们强的地方,
比我们高明的地方,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如果能
够做到不执著,就是阿罗汉;能够做到不分别,就是菩萨;能够做到不起心动念,就是成
佛,大乘佛法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几句就说完了。古人用的,莲花从水里长出来,它不著
水;太阳月亮在天上,它不住空中。
“无著始开万德圆具之妙莲”。无著这两个字好,不执著。为什么?假的。执著就是
造业,善、恶都是假的,真、妄也是假的,不要以为真的有个真。佛菩萨也是假名。有没
有佛菩萨?不能说有,不能说没有,你说没有,他真有;你说他真有,当体即空,了不可
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深,做到了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比喻是莲花,妙莲。“不住于空
,日月方能运行不息,光明遍照”。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
我们天天在学、天天在说,我们在取、我们在说,所以,如来所说法我们没有得到。
什么原因?我们著了相,
我们以为如来说的法统统都是真的,有,牢牢的记住,放在心上,
行不行?不行,错了,你把如来所说的搞错了。
如来所说的法是让你听了之后,明白了,不能想像,不能放在心上。
为什么?哪有法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法的这个相也是虚妄,所以不可取、不可说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有味道,有点相似的话,他说: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