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我不说言。贪污心者。能成熟众生。
心里面有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啊!这一句话就是烦恼没断。自己烦恼没断,你怎么能
成熟别人,怎么能帮助别人。
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
‘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啊!
弥勒。我不说言。尊重供养。安乐其身。贪著摄受。不净物者。为利益事。
许许多多出家、在家的同修们,想修积功德,佛经上讲积功累德,大家看到很欢喜,我们
要认真去做了。怎么去做呢?如果有这一些事、这一些意念,那就错了。
你有没有贪图尊重、供养?
有没有贪图享受?
有没有贪图摄受不净之物?
什么叫‘不净之物’?
这个自己要晓得、要明了。这里面包括的范围也很广。我们举一个例子:譬如布施供养,
如果用一个手段,叫这一切大众不是甘心情愿的供养——逼迫他来供养的,这个供养就不
净。
怎么逼迫呢?
找一些比较近的人,先告诉他:你们要写供养多写一点。后面的人看到不好意思,到时不
能不供养,不供养面子下不来,其实内里头不甘心、不情愿,但是又不能不做,这叫‘不
净之物’。
我只举这一个例子啊!这一些事情多得很,所以学佛的人学得很辛苦,压力很重啊!佛菩
萨教我们学佛学的得大自在,天天学得欢欢喜喜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的人愁眉苦脸,这
里面的因素很复杂很复杂。下面佛说了,
何以故。为求自身。安隐丰乐。摄受众会。不能令其安住正信。
不能令一切众生安住在正信上,他那个信愿都不是真的。
下面这一段经文也是世尊所不说的,他的用意是防患末世末法时期有一些愚痴菩萨;而实
际上后面经文也说到,这是魔王的子孙在这个时代,他来出家也披上袈裟破坏佛法,假借
佛法之名,实际上是来破坏佛法的。这些人有的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
无意为什么也破坏佛法呢?
被魔控制了,他自己并不晓得这么做是破坏佛法,他还以为修积无量功德。这是我们应当
要省思、应当要觉悟的。
我们看这是第四段,
弥勒。我不说言。矫诈之人。住阿兰若。
这一句就是现在所谓闭关、住茅篷。
闭关、住茅篷的目的何在呢?用这种方式欺骗信徒。大家一看某个人曾经闭过关,这一定
很不错;所以其目的是要招徕名闻、利养,他自己不是真的修行,也不是为弘法利生。他
是矫诈之人!这些事确实是有。如果诸位细心去观察,你不难发觉。虽发觉了,也不必说
,自己不上当就是了,别人上当各有因缘。前面世尊教我们,在这个时代修行怎样才不生
烦恼,才能够安稳的解脱。
佛教我们四种方法,又说四种方法,这八种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要牢牢记住啊!如果没有
记住你就白听了,经也就白念了,这非常非常重要。佛在第一句就教给我们‘不求他过’
。但是他有没有过失,我们心里明了,我们并不找他麻烦,一接触就了解;‘不举人罪’
,他就是犯戒,造作罪业,也用不着我们去说。自有因果!自有报应啊!我们何必搅和在
里面呢?八桩事情,这两桩摆在第一,这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要晓得。
薄福德者。而为少欲。
他自己标榜少欲、标榜知足;为什么呢?
他没有福报啊!
没有福报怎么能够说少欲呢?
没有福报的时候,标榜他少欲。少欲是佛法里面很高超的行法,被他冒用啊!
贪胜味者。名易满足。
‘胜’是殊胜;‘味’就是五欲、六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美其名为‘易满足’。
易满足也就是知足的意思。
多求美膳。以为乞食。
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托钵。
有些比丘他乞食到那儿?
专门到富贵人家去乞食——贪图美味。贫穷人家不去乞食;为什么呢?那供养的不好!饭
菜不好吃嘛!这叫乞食。诸位从这个意思来引申,凡是贪图名闻、利养、五欲的享受,就
不能成为出家人。
弥勒。我不说言。乞求种种。上妙衣服。谓如是等持粪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