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合《菩提道次第广论》略释《现观庄严论》 仓忠仁波切
: 转自: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 今天讲说小乘道以及其等依三十七道品获得解脱之法。当心相续中生起真实出离心—
: —不须造作、任运生起,即是进入声闻资粮道。追求缘觉菩提之心,任运产生的话,就是
: 进入缘觉资粮道。进入资粮道者,又分两种根器:利根、钝根。利根者,在进入资粮道之
: 前先观修空性,比量证空性后生起出离心而进入资粮道;钝根者,未能先比量证空性,是
: 生起出离心后再比量证空性而进入资粮道。进入资粮道之后,还有加行道、见道、修道、
: 无学道。共计五道。以地作区分,又可将声闻地小乘,分为声闻八地。
───────────────────────────────────────
■ 补充——三十七道品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班
http://chienching.blogspot.tw/
见悲青增格西
一切相智的智相,若予以区分,有一百一十种,因为随顺声闻之一切相智的智相有三
十七种、随顺菩萨之一切相智的智相有三十四种、不共之一切相智的智相有三十九种。
《现观庄严论》有云:“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道谛随顺中,由三智分别,弟子
及菩萨,诸佛如次第,许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遍智一百一十相中,随顺声闻的有三
十七个,随顺菩萨的有三十四个,佛陀不共于声闻、菩萨的有三十九个。
随顺声闻之一切相智的智相有三十七种,是因为有:于佛圣者心相续中周遍观察事物
之道的四念住、由精勤所生之道的四正断、圆满修习三昧之道的四神足、修行现观之道的
五根、与现观有关之道的五力、现观之道的七菩提分、决定出生之道的八圣道分。
佛内心中也有与声闻道共同的三十七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菩提分、八正道,有七类(注1)。
佛经在解释这些时,有时会说:何谓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何谓七觉支……,何谓八正道……。特别去看《阿含经》会讲很多,光是四念住中的身
念住就有好几页、让我们摸不著头绪。以小乘行者来讲,《阿含经》是在详细的解释四谛
,以大乘行者来讲,是在讲四谛、空正见。我们要把这七类完全与四谛十六行相配合起来
,用《广论》来说,是在说三主要道中的空正见、出离心。
“四念住”:念即念念不忘,念念不忘什么?念念不忘正知的内容,所以开始时先要
如法观察,观察到结果,如确定这是无常、这是苦,就念念不忘知道的内容,所以念是念
念不忘正知的内容。因为念念不忘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类,故称四念住,如身念住是对身体
的总相(共相)或别相一直作分析的修行。这就涉及总相(或共相)、别相,如无常是我与桌
椅的共相,我是无常的,桌子也是无常的,我自身有不共的相,如我自己的细胞等,只有
自己才有的称别相。
四念住就是分析总相(共相)或别相,如一直观察桌子共与不共就是四念住。分析总相
或别相不见得是修行,像现在科学家对剖析就很拿手,但那并不是修行。所以分析事物可
以与修行配合上,也可以与修行无关,可以配合修行的就是四念住,配合不上的就是物理
分析。
这边要说的是,如身念住,就是对身体作总相(共相)与别相的分析及串习。要分析什
么呢?就有地、水、火、风等,经典就讲了很多内容。一个不了解的人来看,就会觉得很
奇怪,讲那么多做什么?然而其内容与无常、苦、空等搭配起来,就是修行。
“受念住”:受有乐受、苦受、舍受。受也有很多总相(共相)及别相,如无常、苦、
空是它的总相(共相),乐、苦、舍就是它的别相。“心念住”:心的总相(共相)有无常、
苦、空等,别相有了解、想等。“法念住”:所有都会成为法的特质。总之,四念住就是
观察、串习总相(共相)或别相。
“四正断”:精进所知道、所念的内容,就会成为四正断。也就是第一步是了解,了
解之后才去行动,精勤修所知道的内容。四正断是:未生不善令不生、已生不善令断除、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这样讲的话,四正断的内容就与四念住完全不一样?事实上是讲法上不一样,但内容
不变。如对内身、外身等修无常、苦、空、无我,就是修四念住,透过修这些能让善生出
,让恶断除,所以也是修四正断。即依文字表面解释四念住时,佛典的资讯就是内身、外
身等,四正断就是精进等,二者看似没什么关联,这是没有了解它们的内容所致。
“四神足”:如法精进就会产生禅定。当道与禅定结合,就如同有了神仙的足。“神
足”是譬喻,指很快到达目的,虽然是用神足做比喻,但事实上与具备禅定(三摩地)的道
是同一个意思,如菩提心也是四神足,因为它也是禅心。
“五根、五力”:对无常等的信、精进、念、定、慧等之根与力,四念住是从观察的
角度,此是由五根的角度说。一直精进禅修就会接近现观,也就是说,开始时是用分别识
修道,一直禅修,到见道时就现证无常、苦、空等,转成了离分别识。
五根、五力有何差别?“根”有自在之意。我们现在善心与烦恼相较,烦恼较重,善
心会被烦恼打败;到(加行道)煖位时,烦恼会平息,就无法对善心起影响,善心没有烦恼
的干扰就会自在、自由。佛典中会翻译成“根”,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在”,五根
就是五个自由,什么自由呢?以前为烦恼所控制,现在得自由。“力”就是力道、力气,
有力就可以击败他方,此阶段表示道力较烦恼胜出。
也就是,在四神足之前的道虽然也很不错,但仍会被烦恼所制;五根是从烦恼得到自
由,但也管不了烦恼;五力时就可以制伏烦恼,就比烦恼强了。
“七菩提分”:见道才现证无常、苦、空、无我等。“菩提分”:此时很接近菩提之
意。小乘阿罗汉称小菩提,大乘菩提是佛。菩提分指接近或带有菩提成分。此时真正得到
现前观见之现观,得七菩提分跟得现观同时,有七心所,故说七菩提分。
“八正道”:从修道开始,有正见、正思惟、正语……等八个。修无常、苦、空等,
八正道都会达到,且达到心要;如果不这样去修,去找内身、外身,若能掌握主体,也兼
修支分,会是修行,若只顾修支分,而完全不了解主要,就谈不上什么修行了。
“于佛圣者心相续中周遍观察事物之道的四念住……”:四念住是观察、思考、拣择
事物的道;四正断是经由精进所产生的道;四神足是指学或实践禅定的道;五根是学现观
的道;五力是跟现观有关的道;七菩提分是现观道;八正道是决定出离之道。这里讲的是
道之次第。
开始学法是要观察法、研究佛法,透过此而产生希求心,四念住是在资粮道阶段,以
闻、思为主,所以称观察事物之道。有了希求心之后便会精进于修行,四正断是根据研究
成果精进行道,观察事物是闻思,此时强调精进修行。如此努力精修便能有所成果,而产
生禅定便是四神足,此时要把闻思的内容结合禅定。虽有禅定但离现观还很远,所以五根
时努力学现观,但还没得现观,此时虽不受烦恼所控制,但其修行力道有强弱之别,不能
胜烦恼。五力更接近现观,但也未得现观,此时即能胜烦恼。七菩提分时就成就了现观(
能断烦恼,见道位断遍计我执烦恼)。八正道则到达高级现观(修道位断俱生我执烦恼)。
四念住的界限从资粮道下品至佛地,佛也有四念住。因为修要有闻思为前行,所以资
粮道下品就要有闻思。资粮道分下品、中品、上品,资粮道下品就要有四念住,四正断配
合资粮道中品,四神足配合资粮道上品。五根是加行道煖位、顶位,五力是加行道忍位、
世第一法,见道是七菩提分,修道是八正道。
在经典上说资粮道下品是四念住,资粮道中品是四正断,是说资粮道下品就有了四念
住,但无四正断,到中品四念住已成四正断,所以既叫四念住又叫四正断,二者皆有。到
资粮道上品时,行者既在修四念住、也在修四正断、四神足,但还没有五根、五力等。加
行道煖、顶位有五根,到忍位、世第一法有五力,到了见道有五根、五力、七觉知(七菩
提分),成佛时三十七道品全部圆满,佛与十地菩萨都具有三十七道品。
总之,可以说四念住修的内容跟四正断的内容一样,四正断修的内容跟五根、五力的
内容一样,跟七菩提分、八正道的内容都一样。佛典中说到身念住,内容就有内身、外身
,内身又有……,光一个身念住就有很多内容,我们看下来不知道在说什么。所以要抓重
点,重点都是在谈四谛,只是功力强弱,名称不一样,而且所说的内容与《广论》内容并
不冲突,是相辅相成的。
有四念住,是因为有: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有四正断,是因为有:未
生不善令不生的正断、已生(不善令)断除的正断、未生善令生的正断、已生(善令)增长的
正断。有四神足,是因为有: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有五根,是因为有:信
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有五力,是因为有: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有
七菩提分,是因为有: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
支。有八圣道分,是因为有: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诸
圣道分。
以上是概念性的说明,接下来配合《龙王游戏海》第四品的总义解释作说明:
一、四念住:谈四念住分几点,四念住的所缘、如何修四念住、修四念住的目的、四
念住的性质、四念住的分类、四念住的界限、四念住名义上的解释,大乘四念住较小乘四
念住殊胜在哪里。
(1) 所缘:身、受、心、法。身有外身、内身,内外身三种。外身是色、声、香、味
、触五外境。内身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内外身是观待外是内,观待内
是外,如瞳孔相对于眼根是外,相对于桌子等是内。受就有乐受、苦受、舍受。心即心识
,也有很多分类。此处法指非以上三种之法。为什么分四类?凡夫会把心当成我而执著,
把身体内外当成我的所依,把受执著为我的受用,法就是让我产生贪瞋痴的基础。总之,
修行是修无常、苦、空、无我的内容,与之相反的这些内容则会让我们产生很多执著。
(2) 如何修:有共与不共二种修法。共的修法:即对自己的身受心法观察自相与共相
,一直观察这些来修,就是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如修诸行无常、一切有漏都是苦。共是菩
萨与声闻、独觉共同。不共的修法有,1.声闻独觉修四念住是缘自身身体修;菩萨缘自己
与他人一切身体,所以所缘上有差别。2.声闻独觉修无常、苦、空;菩萨不仅会修这些,
还会修一切法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3.声闻就是为了脱离有漏身体;菩萨既不是为了
脱离有漏身体,也不是为了不脱离有漏身体,是为了成佛而修,所以目的不同。
(3) 目的:四念住的目的是为了对四圣谛作取舍。为什么这么说?如观身念住会知有
漏之身是苦,对苦谛产生感觉。观受念住会知乐受、苦受是轮回因素,从而对集谛产生想
断的想法。观心念住会知胜义上无我,心也不是我,但并不会没有我,我仍存在,对此不
惊惧。观法念住会对顺品与逆品有更多取舍。
(4) 性质:缘身受心法其中之一,而观察自相或别相所产生之正知、正念。四念住的
本质就是正知、正念,念念不忘正知的内容。
(5) 分类:身、受、心、法。
(6) 界限:从资粮道至佛地。
(注:佛地(佛果)成就十八不共法,佛地十八不共法的功德中,有一项“念无失”,
《大智度论》:“十八不共法者,……‘念无失’者,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
(7) 名义:念念不忘安住于正知所缘的境,故名念住。因有四个,所以称四念住。
(8) 大乘四念住较小乘殊胜处:有十四个殊胜处:1.缘大乘、2.依赖于智慧、3.是十
六个颠倒邪执(于无常执为常等)的对治、4.完整趋入四谛修行、5.缘自己与他人身体等、
6.会观身等的空性、7.远离有漏之身,达无漏之身、8.与实践六度契合、9.可以摄受声闻
、独觉、10.把身观为幻化、把受观为梦、把心观为虚空、把法观为云彩、11.如愿化身到
世间、12.本质上是利根、13.故无小乘作意混杂(有自利的想法)、14.能达无住处涅槃。
二、四正断:在观察事物之道后,为何要讲努力精进而产生的道?对身受心法观察自
相、共相,从而产生如何取舍之法。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努力这些内容。所以第二就讲是
由精进产生对善与不善的增长与断除。
(1) 所缘:善与不善、烦恼与非烦恼。
(2) 如何修:让未生不善令不生、已生不善令断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3) 目的:要让不顺缘衰退,让顺品(道)发扬。
(4) 性质:本质为精进之道,即缘不好(不善)的与好的(善)作精进取舍之道。
(5) 分类:未生不善令不生、已生不善令断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6) 界限:从资粮道至佛地。
(7) 名义:智慧方面会努力精进增长,过失则会正确无误的断。四正断是从断过方面
来取名,四种正确无误断过之道,故称四正断。
三、四神足:为什么四正断之后说四神足?因精进于善与不善的取舍,会修出正确无
误、堪用的禅定。这种禅定会成为一切殊胜功德之所依。
(1) 所缘:把一个身体变成为多个身体,把多个身体变成为一个身体。这是指变化神
通,是从局部来说;整体上,不是四神足都是这样。
(2) 如何修:此处要说九住心的内容(或断五过、行八行的内容)。
(3) 目的:1.可以产生很多神变。2.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圆满功德都可以透过它达成。
总之,有了禅定之后,五神通皆可达成(漏尽通较不易达成)。又,有禅定后,声闻、菩萨
皆有道之料可堪用。
(4) 性质:禅定的道心(禅心),是修九住心而产生的(或断五过、行八行而产生的)。
四神足等于入道的禅定,内容上很多,不一定由一变多、由多变一。名义会有很多,如四
神通、四神变。
(5) 分类:欲、精进、思(寻)、察(伺)。(四神足的四种分类:欲、勤、心、观)
(6) 界限:从资粮道至佛地。
(7) 名义:可以用神变到无量的佛国净土去听法,故称四神足。
四、五根:五根也就是五自在。四神足之后,接着就说修习现观之道(五根),是为什
么?理由是欲、精进等修行能产生有能力接近现观的煖、顶法。
(1) 所缘:四谛。因为圣者证的就是四谛,五根是出凡入圣的前行,故缘四谛。
(2) 如何修:因为四神足已修出禅定,所以用禅定对四谛作取舍,如此对所取舍的内
容有强烈的信心,有这样的大信心就可以持续修行。
(3) 目的:为了让加行道煖、顶位尽快证到忍与世第一法。五根的目的是生起五力。
(4) 性质:因为可以很自在的产生见道,所以称自在之道,或五根、五自在。
(5) 分类: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智慧根。信是相信、坚信四谛的取舍,精进
是对四谛的喜爱,念是念念不忘四谛的内容,定是对四谛的内容心一境性的不动摇,智慧
是会分析别别。
(6) 界限:加行道煖位至佛地。
(7) 名义:能自在产生圣者证悟之果,所以称为根。
五、五力:为什么在五根之后说五力呢?在达到煖、顶位的五根基础后,才能达到忍
位与世第一法的五力。
(1) 所缘:与五根同。
(2) 如何修:与五根同。
(3) 目的:为了证得圣果。
(4) 性质:不会被不顺品打败的道。
(5) 分类:信、精进、念、定、慧。
(6) 界限:忍位至佛地。
(7) 名义:为何称力?力即不会被自己的反面打败。
(8) 五根与五力的差别:对四谛的信、不信都交杂存在,无法很明显的区分就称五根
;可以完全对治、区分就称五力。
六、七菩提分:为什么在五力之后说七菩提分?五力的智慧在串习的努力下,可以达
成现证空性的道。
(1) 所缘:四谛。声闻、独觉只缘四谛,大乘会将其视为所缘,再于其上修空性。
(2) 如何修:正念菩提分会缘苦谛,会去找无苦谛的情况(离苦谛);会缘集谛,而去
找无贪行(断集谛);会缘灭谛,而去找如何现证(证灭谛);会缘道谛,并去寻找它来修(
修道谛)。
(3) 目的:为了断除见所断的烦恼。
(4) 性质:自果菩提因素的圣者智。
(5) 分类:有七个,即正念、正慧、正精进、正喜、轻安、正定、正舍。也可以分成
五支:念是所依的支分;慧是本质的支分;精进是出离的支分;喜是功德的支分;安乐、
定、舍是无烦恼的支分。
(6) 界限:见道至佛地。
(7) 名义:因为是菩提的因素,所以称七菩提分。
(8) 七菩提分依次似转轮圣王七宝:正念:可以从不可胜利的境界中取胜,如转轮圣
王的法轮可以战胜他人。正慧:可以消灭一切分别执著,如转轮圣王的兵器可以消灭一切
敌人。正精进:可成就神通等种种功德,如转轮圣王得胜成王。喜:因为修出佛法,所以
对所见的佛法产生喜心,如转轮圣王登王位会很高兴。轻安:远离粗重的一切烦恼,从中
解脱,故有轻安。正定:可以靠定成办一切希求。舍:在禅定时可以断除所应断的,在后
得时取得所应得的功德。总之,与转轮圣王的七宝有相似之处。
七、八正道:为什么在七觉支之后说八正道?仅仅现证苦集灭道还不够,要继续串习
才能出离。为了出离要修八正道。
(1) 所缘:四谛。
(2) 如何修:同七觉支。
(3) 目的:为了断除修道所断之内容、在出定时观察定中所见、尽量让自己懂佛法内
容及让别人相信、为了断除根本烦恼及对功德自在的障碍。
(4) 性质:因为是圣道的因素(以自身之果而论),所以称八正道。
(5) 分类: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可归类为四:1.
观察之支分:正见。2.让别人了解的支分:正思。3.让别人生起信心之支分:正语、正业
、正命。4.断之支分:正精进、正念、正定三者。
(6) 界限:由修道开始。
(7) 名义:自果圣道的因素,故称圣道智。
(8) 八正道似转轮圣王的法轮:1.令从一个所化有情的心相续到另一个所化有情的心
相续,如某人传法给某人,相似转轮王的轮从一个地方征服至另一地方。2.正知、正见、
正念、正精进属慧学,它们会斩除自己的不顺品;正语、正业、正命属戒学,它们会成一
切功德所依;正定属定学,它能让心定在所缘上。正精进:自己个体上未分类,要看精进
的内容来作区分
(以图说明法轮):轴心、辐、剑:
轴心—戒—正语、正业、正命
辐 —定—正定、正念
剑 —慧—正见、正思
以上是以经典的说法。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也有相同的说法。此外,也有谈到如八
支水(如:清凉、甘甜…等),因器皿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同理,上士道者修它会成上士
道,中士道者修它会成中士道,下士道者修它会成下士道。
上述的分类及界限,即菩提分是从见道、八正道是修道开始等,是大概的分类。三十
七个道也可将其拆成十个心所-正信、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舍、喜、正思、戒、
轻安。就如同《广论》是以三士道排列,虽然内容上不太会变,但运用上会有很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