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5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8-05 01:57:47
贤首国师《还源观》上的四德,末后两句,“柔和质直”,这是教我们做人的态度。
质直是真心,里头要用真心,外面要用柔和,跟人家接触人家生欢喜心。老和尚一生,没
有人看到他发脾气过,不会发脾气,不会以傲慢的心态待人接物,谦虚、忍让,非常了不
起。你欺负他、得罪他,他原谅你,他没放在心上。活在这个世间,一生辛辛苦苦,“代
众生苦”,做出一个好样子来。做人应该像他这样,自己的业障消干净了,自己修行的功
德圆满成就了。处处学。一天看三遍,看上三百遍,你的欢喜心生出来了,为什么?愈看
愈有味道,把这个里头的奥祕看出来了。遍数少了看不出来,为什么?你有烦恼,你有业
障障碍了,老和尚表法的义趣你不能觉察。遍数看多了心定了,清净心现出来你就看出门
道了,看出门道,法喜充满,你就会跟他学习。像他这样子处事待人接物,在这种乱世不
造罪业,不跟人结怨,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是真正导引众生同归极乐。
我们看念老注解,“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
庄严妙土”。念老把这句经文的意思给我们说出来了,“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从哪来
?“皆真实慧之所流现”。真实慧在哪里?在自性里头,自性本具的真实智慧。《华严经
》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记住,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皆有,
大家统统有,跟如来、跟阿弥陀佛同样的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能、真实的相好,自性本具
。在没有障碍的时候,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
,执著是见思烦恼,这三大类的烦恼统统没有,没有障碍,自性真实智慧就流露出来。流
现,现就是现前,流现的是什么?像极乐世界那样的清净庄严,无论是依报、是正报,正
报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依报是极乐世界的环境,都是清净庄严,美好到极处。
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眼前,去处不远。为什么?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遍一切处
、遍一切时。一切时、一切处它无所不在,就是我们看不见,我们没想到。为什么?我们
根本就没有想阿弥陀佛,每天想的是拉拉杂杂的事情,错了。海贤法师常常见极乐世界,
常常见阿弥陀佛,为什么?他心里没杂念,他把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早就放下了。所以他
随缘里头得大自在,随缘里面流露出来是智慧,他没有烦恼。世出世间一切法他完全通达
明了,只是不说。别人问他,他的口头禅就是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妙,真
妙!事情过后仔细想想,他是露了一点,可惜我们看了、听了没有体会到。真正慈悲到极
处。那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界,皆是虚妄烦恼习气之所流现,我们就明白了。
下面,“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三种庄严,天亲菩萨往生到极乐
世界,给我们做的报告,提供给我们做参考,他所见到的、他所听到的,真的,不是假的
。第一种,极乐世界环境的美好,他说了十七种庄严,环境。三种,第一种环境。第二种
,老师,阿弥陀佛,说了八种庄严,这八种庄严我们这个世间一种都找不到,极乐世界阿
弥陀佛八种具足。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找一个好老师,到哪里去找?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
找阿弥陀佛,就没错。第三种,极乐世界的同伴、同学都是菩萨,都是法身菩萨,不是普
通菩萨,这同学太好了。
极乐世界的环境,是究竟圆满的六和僧团。为什么?人与人没有对立的,人与人没有
分别,当然更没有执著,这是究竟圆满的僧团。佛提出来,阿弥陀佛的理想、愿望,在极
乐世界完全实现了。那我们要知道,我心里还有个讨厌的人,我很不喜欢这个人,你念佛
能不能往生净土?不能。为什么?你这种心态,到极乐世界还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你把
六和僧团扰乱了。阿弥陀佛把关很详细,你还这个习气没有改掉、没有断掉,他不会接你
去。那要怎样?海贤给我们表法,老法师从早到晚,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一
个不欢喜。他怎么学的?没有一个是他讨厌的,他没有,对任何人事物一团和气,满面笑
容。外面同修居士多了,找老和尚照相,你看他说的,很主动的随喜,大家来。个人照,
好;两个人照,好;一家人照全家福,好,没有一样不好。从来没有拒绝人,所以大家喜
欢他,他有耐心,他不怕累,一百多岁的人。这是什么?表法给我们看,教我们学习的。
你看录影里头都录到了,从县城里面来了些信徒,到来佛寺去看他,他在送客的时候,送
到门口看到门口柿子树上柿子结了很多,他就搬了个梯子爬树,去摘柿子,摘了一篮子,
我们看到了这个镜头,摘了一篮子,摘下来之后分给大家。一百一十二岁,别人都担心,
都怕他跌下来怎么办,他告诉大家没事没事,我在念佛。大家看到老和尚长寿健康,这样
的慈悲,亲自上树摘柿子。年轻人都不敢爬上去,他爬得那么高,我们在镜头上看到,满
满摘了一篮子。所以极乐世界的同参道友好,极乐世界绝对找不到一个互相毁谤的,真正
是和合僧团,这是我们特别要向他学习的。
三种庄严就是环境、老师、同学,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么?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
净句是什么?“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在极乐世界,显现在外面是真实智慧,每个人的自
身是无为法身。我们常说法身大士,法身的条件是见性,禅宗里面所谓“破一品无明,证
一分法身”,那叫法身菩萨。三贤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没见性,叫权教菩萨。权对
实说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些菩萨真实智慧没有现前,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
他们所住在的还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有烦恼可断,有菩提可证。如果是法身
菩萨,那是无为的,不生不灭,无烦恼可断,无菩提可证,不一样。“故知妙土庄严即是
清净法身,无二无别”。往生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跟环境融成一片,环境是自性变现的
,自己身体也是自性变现的,回归自性了。老师,阿弥陀佛也是自性变现的,同学,无量
无边的诸大菩萨,还是自性变现的。于是究竟圆满回归自性,一个性德,叫一法句,除自
性之外无二无别。这些句子我们要细心去玩味,其味无穷,这叫法味。入到这个境界,欢
喜心生起来了,叫法喜充满。你对于此界他方,一切理事、性相、因果完全通达明了,所
以在生活当中能得法喜,能度众生,能扶持别人,能帮助别人。现在这个社会需要菩萨。
下面引经中《寿乐无极品》里面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最重要的意思,要我们回归自然
,自然是最好的,不要有造作,不要有意思。“一旦”,一旦是豁然开悟了,通达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这宇宙现象是什么?“自然中自然相”,自自然然。佛眼、菩萨法眼看十
法界众生,他看的什么?自然中自然相。四圣法界是分别染净变现的,六道轮回是执著善
恶变现的,你看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
根本”,根本是法性,人皆有之,物皆有之,所以人跟物是一体。仁民爱物,对人要仁慈
,对一切万物跟对人一样。“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转变就是我们讲随缘;参回,
我们今天讲的包容、接纳,有这个意思在。心量要大,我们的本心,我们原本的心量,大
乘教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自然的。每个人的心量都是一样大,都是跟法
界虚空一样大,甚至于比法界虚空还要大。这《楞严经》上的比喻,把法界虚空比作一片
云彩,把自性比作太虚空,云彩在太虚空里面,不在外面,虚空法界在自性里面不在外头
,你看自性多大。本来的心量,为什么变得这么小,不能够接纳别人,不能够包容别人,
这什么原因?迷了。觉悟了他跟佛一样,迷了的时候就变成众生,愈迷得深愈可怜。所以
佛称众生为可怜悯者,他真可怜,从一真法界迷了到十法界,从十法界迷了到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迷了到三恶道,这不能不晓得。“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七宝、万物都是
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自性所变现的一切物,它没有离开自性,从体上讲
是七宝,从相上讲是万物,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了解事实真相,一切万物样样都可爱,
你不会在里面起分别。迷了就有分别、就有执著,悟了没有分别执著。
“经云一旦开明”,开是开悟,明是明白,一旦,不定什么时候,豁然开悟了、明白
了。“其所开明者,当人之自心也”,开明什么?自己的真心现前,不是别的。什么叫真
心?不附带烦恼的就是真心。我们现在用的心是真心,但是真心里头掺杂着烦恼,这烦恼
变成染污了。真心没有染污,真心没有动摇,就是没有分别,真心是不动的。所以人怎么
可能没有恒心?恒心是真心,一生不改变。常常变化的是妄心,妄心有生有灭,真心不生
不灭。我们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用习惯了,自自然然跟实报土的法身菩萨相应。
妄心是什么?分别、执著,执著里头坚固执著,绝不能随顺别人的。最坚固的执著就是地
狱,饿鬼的执著比地狱要稍微开放一些,畜生的执著比饿鬼又开放一些,愈往上面去慢慢
远离执著。贵在自己有自知之明,自己要认识,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一切法不离自性,
换句话说,一切法一定要自己负责任,千万不要怪别人,怪到别人都是罪过。自己要能给
自己做主宰,不被境界所转,这叫功夫,不被环境干扰叫功夫。社会为什么这么乱?灾难
为什么这么多?步调太快了,快到我们自己的性德追不上,跟它脱节了,那个麻烦就来了
。我们跟伦理道德因果、圣贤佛菩萨教诲脱节了,那前途是什么?三途有分,你决定到三
途去了,三途里面第一个选择的就是地狱。是你自投罗网,你自己要去的,没有人叫你。
所以下面说,“七宝与万物,佛之国土也。由自一心,而现妙土,由心回转,以成世
界,是故事事无碍,圆明具德”。这就说明了《华严经》上十玄门,最后讲到究竟是事事
无碍。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具足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是我们真心现的,我们自己本有
。佛有的我们全有,为什么不要成佛?“故经云”,佛在本经上面说的,“开化显示真实
之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都是劝导我们回归自性
、回归极乐。回归极乐有什么好处?回归极乐之后,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弥陀佛完
全一样,你有能力教化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你有能力帮助他们回头,个个都圆成佛道
。不往生净土我们做不到,没有这个能力。而且净宗之取得,智慧德能,非常容易、非常
快速、非常稳当,真有把握。遇到了,疏忽了,这一生没有能往生,就太可惜了!贤公老
和尚常常教人,教了九十二年,就是劝人老实念佛,一直念下去,其他的都是假的。假的
要放下,不要认真、不要执著。
下面说“故知所显现者,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我们今天相处,人事环境,不如意
事常八九,这是世间人所感叹的。学佛的人不如是,为什么?一切事相,尤其是人事,磨
炼我们的功夫,你不经过这个磨炼,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功夫?骂你不生气;打你,没有放
在心上,这心多坦然。光盘上为我们显示的老和尚,收电费的大概作弊了,收得太过分,
太多了,老和尚说,这个月的电费跟上个月比较,怎么会差这么多?要得太多了。收电费
的小伙子打他两耳光,老和尚一句话不说,乖乖的把钱拿给他,他走了。旁边的人看到都
看不惯,年轻人,老和尚一百多岁了。要把他抓回来找他评理,老和尚说算了,忍一忍。
忍辱波罗蜜,你能不能忍?辛辛苦苦种的玉米,村子里有人来偷玉米,被老和尚看到了。
这个偷的人看到老和尚呆了,不知道怎么办,老和尚劝他:不要慌,慢慢的,拣大的摘。
偷玉米的这个人,以后每见到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修行,就在这些地方修行
,离开生活到哪里去修!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修行就在生活上,什么都能忍,什么都能
耐,修忍耐。要把佛经上所说的统统落在生活当中,叫真修行。落在工作上,老和尚的工
作是农耕,你看他农耕多认真、多负责任。他的收成好,养活多少人?报告里头说成千上
万,得他老人家自己耕种这些粮食、蔬菜、水果,周济贫穷。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
、无畏布施统统做到。
所以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在事相里头修真心、修真如。顺境、逆境都是成就道业的
环境,善缘、恶缘也是帮助你成就道业的,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用的是妄想分别执著,
这就是造六道轮回业;离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常常要记住,“不放在心
上”,就这么一句话。一切善恶境缘都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选
择,这就叫自然,愈是自然愈好。不要自己有意思在里头,自己有意思就造业了,自己没
有意思那就是智慧。
“一一无非真如、实相”,这个一一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离开
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就看到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是故超情离见,圆具十
玄”,圆满具足十玄门。十玄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修十玄就是修《
华严》,修十玄就是修净土。“《华严》之独胜”,超胜,其他经里头佛没有说的,就在
十玄。“今本经亦具,足证本经不异《华严》”,所以古人称《无量寿经》叫中本《华严
》,有道理。“《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净宗,导引凡圣,同归极
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真正有根据,这部经跟《华严》是一不是二。“
又据《要解》判小本曰:华严奥藏,法华祕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
出于此矣”。这几句话说得好,蕅益大师说的,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讲华严奥
藏,法华祕髓。藏是讲的五脏六腑,髓是讲的骨髓,人身体里头最重要的部分。这是比喻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里头最重要的、最精华的部分,皆不出于此,《无量寿经
》全具足了。不但《无量寿经》上具足了,小本《阿弥陀经》也具足了。“且极乐不离华
藏世界,弥陀即是毘卢遮那,故判本经为圆教,谁曰不宜”。《华严》是圆教,这个经跟
《华严》完全是一致的,所以《弥陀经》、《无量寿经》跟《华严》、《法华》同一个级
别,在大乘里头至高无上。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若是圆人”,圆顿根性的人,“则法法俱圆,是
法平等,无有高下。则是差别中之平等相”。这是真的,这是要我们自己去证得。入这个
境界,恭喜你,你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就是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你
就是净土宗所说的理一心不乱。我们在这上用心,对了;把这个疏忽了,别的地方去用心
,错了。该用心的地方要用心,该放下的要彻底放下,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斤斤计较。今
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8-05 07:58:00
阿弥陀佛!
作者: cutekid (可爱小孩子)   2014-08-05 13:25:00
读经报到(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