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菩提道次第广论》布施波罗蜜 (14)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7-31 12:58:07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布施波罗蜜〉 pg267L7~pg267L10
寅一、学习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转趣发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别;四、此等略义。
科判:{卯三、布施差别─辰一、总一切依当如何行}
───────────────────────────────────────
【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
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
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具足六种,力最强大。此是《八千颂广释》所说。
───────────────────────────────────────
.行布施如何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而行持:例如以行法布施来说,法布施的自性是施舍正
法,称为“布施的布施”。布施时,防止心中产生声闻、独觉自利的作意,称为“布施的
持戒”。布施时,对佛的一切种智法深信忍可,心不动摇,这是法忍;能忍受、宽恕别人
的毁骂等,这是耐怨害忍。此二者称为“布施的忍辱”。为了令布施加倍增长而发起布施
的欲乐,称为“布施的精进”。布施时,专一趣入而不夹杂小乘心,唯一把善根回向大菩
提,称为“布施的静虑”。布施时,了知能施、所施、受者都如幻化一般,称为“布施的
般若”。具足这六种波罗蜜多,能使布施的力量最极强大,这是狮子贤论师在《般若八千
颂广释》中所说。
■ 解说──
我们已得到八闲暇﹑十圆满的人身了,得到八闲暇远离了“八无暇”修行的违缘,得
到“十圆满”即具足十种修行的顺缘。我们具足的八闲暇﹑十圆满的人身和怙主龙树﹑密
勒日巴尊者具足的一样,都是远离违缘﹑具足顺缘,只要不虚度,可和怙主龙树﹑密勒日
巴尊者一样获得成就。所以,每天都不应虚度过,要过得有意义,但最主要应集资净罪,
积聚的资粮有: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闻思修经论等,就是积聚智慧资粮,若积聚资粮的
同时,也思惟将所做之善业供养三宝,这也是积聚福德资粮,所以可同时二种积聚资粮,
请以此动机来听闻。
从头讲解《道次第广论》,现在已讲到后面部分,菩提心﹑六波罗蜜多的阶段。不只
生起菩提心,又以六度的修行为目标,一是意乐,一是加行,意乐和加行两者是相互摄持
﹑相辅相成的,就像菩提心和证空性慧两者是相辅相成,布施度的修行协助菩提心,菩提
心协助布施度的修行。
可以说布施度考验菩提心,布施度做得好,自己会有一点希望将来一定可以圆满布施
度,将来一定可像佛一样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我将来成佛是非常可行的,这样也会增长
菩提心。所以,布施度对于菩提心也有这种帮助。菩提心和布施度,一是意乐,一是加行
,所以,菩提心的意乐对于布施度上面一定有帮助,布施时,菩提心就会帮我们去除不敢
做或做不下去的懈怠。所以,菩提心对于布施度上面也是帮助非常大。
今天从第267 页的“具足六种波罗蜜多”开始讲起,前面已将“具足六殊胜”讲解完
毕。
请看本页第一段第四行下面,“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
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
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具足六种力最强大。”
行法施时怎么具足六波罗蜜多呢?“法施本身”即布施度;“防止声闻独觉作意”即
持戒度;“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即忍辱度;“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
即精进度;“心专住于一境,不杂小乘的作意”即静虑度;“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
”即般若度。具足六度之力量最大。
其中,静虑度是心专住一境,不杂小乘作意。一般的静虑不需提到杂不杂小乘作意静
虑度,但在此是讨论菩萨修行的静虑,一旦菩萨心中生起声闻﹑独觉的小乘作意就入涣散
的行列了。声闻﹑独觉虽有追求独自解脱的心,却不入涣散的行列,不是涣散;但是修菩
萨行时,这样就是涣散了,故说“不杂小乘作意”。《入行论》第八品的〈禅定品〉讲到
修持自他相换,主要是要断除小乘作意,这点相同。同样,持戒度要防止声闻﹑独觉的作
意,需要持戒是因为要断除我爱执,声闻﹑独觉需要我爱执﹑不需断除,故应知道这之间
的差别。
如此修持,法施的力量会非常强大。前面讲过,修持六度可带来短暂及究竟果报,例
如修持布施﹑持戒﹑忍辱可带来眼前增上生的人身果报;修持精进﹑静虑﹑般若会带来究
竟决定胜果报。前面讲到六度数量决定时,谈到许多六度带来的利益,因此,若以六度摄
持而作布施等事,所做之事将具足成办短暂﹑究竟一切所欲利益的能力,故力量极为强大

以前提到的“六度数量决定”,主要是讲到六度的益处,不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六
度都能达到。数量决定有六:“1 观待增上生数量决定﹑2 观待引发二利数量决定﹑3 观
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量决定﹑4 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量决定﹑5 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量
决定﹑6 观待三学数量决定。”故六度对我们有非常大益处。修持任何善行,例如法施,
若具足六度,善行的力量会变得非常强大。
例如我讲解《道次第论》,此即法施,讲解时的意乐,若是:“我要造善业,我要净
化恶业。”生起这样的动机,就不对了,就落入声闻﹑独觉作意了;更糟糕的是,我心里
想着:“我要出名,我要有很多弟子。”这样根本不是善业,只有恶业而已。
前面“我要减少烦恼,我要造善业,我要净化恶业。”的动机,就是声闻﹑独觉作意
。应该防止这种动机,若不遏止,将违犯菩萨戒;若予遏止,将不犯菩萨戒。
所以,讲解《道次第论》时,目的应该是“为饶益无边母有情,故求证佛果。”须要
如是意乐。可是,要达到目标非常困难,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久的时间,心中
很难忍受,例如帮助别人,刚开始去帮助,过了几天,就觉得累了﹑觉得麻烦,之后就不
想做了。所以,“乃至虚空在,我愿永利生”的追求圆满菩提之心,很难持续忍受,必须
勇气十足。因此为了目标,虽然很难达到,但也必须忍耐下去。此即忍辱度。我在讲经说
法时一定要坚持目标,不可想“目标太遥远了,我做不到,先完成其余目标再说吧。”如
此已无忍辱,已无“于种智法信行”之堪忍了。
不仅如此,修行时,也应“忍恕他骂”。若有人批评说:“自己一人的目标都无法达
成了,要达到圆满菩提,简直是说大话。”别人批评时,应该忍下来。“为令法施倍复增
长,发起欲乐”反而需要对法施﹑这件善行倍增毅力,生起精进。
六度摄持任一善根时,它有什么作用呢?有什么功能呢?有发起能量的作用。例如一
颗稻子或青稞的种子,它本身有能量可生起苗芽,可长出米或青稞。又例如一颗菩提树的
种子,种子本身有能力可长成非常大的一颗树,要让它的能力发挥出来,必须有肥料﹑阳
光及水分等等,这些旁边的助缘若圆满具足,它本身的能力不管是暂时或究竟的都可圆满
达到,故要靠旁边的助缘。
同样,对于任何善根来说,六度就像它旁边的肥料﹑阳光或水分等等会帮助它,这样
,它本身原来具足的能力就可发挥出来。在六度数量决定时讲到六种功德,这六种功德已
具足一切了,所以,六度帮助到善根时,就可成办所有前面所说的功德,善根本身具足的
能力也会非常圆满。
大家要了解前面说的数量决定是六度的功德,现在要了解六度对于六度决定﹑善根都
有帮助,善根都可成办的。
第267 页的科判“一﹑总一切依当如何行”意即不论在家或出家的身依(身份),都
应“具足六殊胜﹑具足六种波罗蜜多”。到此,此科判已讲解完毕。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讲授 法炬法师翻译
此文稿为自他学习而做,仅供参考,容有疏失,恳请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7-31 13:07: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