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ras (想不出来)》之铭言:
: 有人说什么依文解义,不懂佛法
: 抱歉并没有
: 我并不是阐明
: 往生兜率净土的条件是什么
: 也没有在比较两个净土及法门之间的优劣
: 我完全没有解释任何法义
: 而是希望你们能说明支持净空法师那种说法的
: 经文依据是到底什么
: 究竟是在何处经典看到
: “往生兜率净土必须修成五重唯识观
: 否则不能往生”
: 我就问这一点
: B & s 你们俩支持净空法师观点的就只能
: 仗着隔壁版主的势,耍嘴皮子,酸个两句
: 但却拿不出任何哪怕是一行经文佐证吗?
B、S、C拿的应该就是这一句
行众三昧
加上法相宗
所以推论有五重唯识观
但依照佛光大辞典解释
五重唯识观,与行众三昧是不同观点的事情
如果没有仔细辨别
大概又开始搓汤圆法师不是那个意思是这个意思
https://reurl.cc/9XYDMV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五重唯识
又作五重唯识观。法相宗以诸法均由观识转变而来,持此观法,将唯识体之浅深粗细次第
分为五重,此即五重唯识观。又见道以前之相似观有五重层次,但在见道真观,达到第一
重之唯识观时,即可立证真如。
五重唯识观为窥基所创,即:(一)遣虚存实识,遣,即遮遣,意为否定。在三性中,遍计
所执为虚妄,体用皆无,故舍遣之;以依他、圆成为诸法之体相与实性,以其为真实,故
存留之,并观此二性乃唯识之所现,此为第一重唯识观。(二)舍滥留纯识,在第一重观之
时,依他之事与圆成之理虽不离识,但内识中仍有客观之境界(相分)与主观之心(见分
、自证分),心唯内有,境亦通外,为恐相分之内境与心外之境混淆,无法得到正观,故
须舍境留心,此为第二重唯识观。(三)摄末归本识,在第二重观之时,虽已舍离心境相对
之滥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自证分)之本与作用之末(见相二分)的分别,因末
离本则不存在,故摄末归于本,此为第三重唯识观。(四)隐劣显胜识,心王和心所之自体
,虽同样变现见相二分为能缘、所缘,然心所仅为心王之伴属,作用较劣,故须隐蔽较劣
之心所而彰显较胜之心王。此为第四重唯识观。(五)遣相证性识,第四重时,虽已显存心
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别(事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为性体之圆成实性),故须遣依他之
相用,证圆成之实性。此为第五重唯识观。
以上乃对心王而说,若从一般观点视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真如等五法
之事理上,亦应遣前四重,而证第五重。复次,以上五重乃在说明悟入三性之层次,故离
三性观则不存在。
又五重中之第一重为总观,后之四重为别观。又前四重乃观现象识之相唯识,为见道以前
之修法;第五重为观真如唯识之性唯识,乃见道以后之修法。〔般若心经幽赞卷上、大乘
法苑义林章卷一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本、唯识义章卷一末、卷二本、大乘法相宗名目
卷五下〕 p1123
三昧
https://reurl.cc/EzMVq1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三昧
(一)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
、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
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
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ā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
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
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
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
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
常将三摩地(梵 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āpatti,等至、正受、正
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
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
,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
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
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
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
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
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
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
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
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
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
、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
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
等。
据十住毘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
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
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
阿毘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
摩[足*伐](梵 samā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matha,巴 samatha
,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
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
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
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
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
。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
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
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
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
)、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
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
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
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
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
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
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
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
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 p580
: 我的论点很清楚:
: 没有经文依据的往生门槛条件就是错的
: 拿出经文来,就这么简单
: 另外,什么样的开示叫做鼓励往更高的层次修行
: 这个也有最近现成的例子
: 但被人高推圣境,完全被解释成了一个笑话
: 有时间再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