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iShenHsieh (难得糊涂)》之铭言:
: 各位大德
: 想请教初禅二禅的一些观念
: 因有疑惑,故来请益
谨就一己知识判断答复,不一定完全正确!
: 初禅鼻识,舌识不起作用
: 二禅前五识不起作用
前五识不起作用,不是在色界二禅,而是在无色界。
到无色界才会仅存意识。
初禅已无饮食,鼻识香觉与舌识味觉已无作用。
二禅身形只是一团光芒而无身躯,身识触觉已无作用。
色界诸禅都还在时空境界,所以三禅四禅都还有对于外在环境的眼识耳识。
无色界超脱时空境界,所以无前五识而唯有意识。
但这并非是无色界就没有眼耳鼻舌身的内在感觉,只是没有对于外在环境的五识。
无色界的意识可以显现五识感受,就像你在梦中并没五识,但也有相关五识的作用。
无色界天神可以显现时空世界在祂自己心中,对祂而言是没有外在五识与外在世界。
所以大乘佛教才会误解而说万法唯心所现,其实那就是无色界的生命境界。
大乘误解的成佛妄见,其实还在无色界识无边处的生命境界;
所以才会有《楞严经》错将诸根互用以为就是成佛境界。
: 这时是指有觉照而不起作用
: 还是对五尘已无觉照作用呢
大乘修行还不能觉察到上乘所见的心路过程,所以会将 一个心路过程 当作 一念。
所以大乘唯识学才会说,没有任何脱离意识的五识心念。
唯识学说实际的五识运作是 眼俱意识、耳俱意识、鼻俱意识、舌俱意识、身俱意识。
大乘唯识这五俱意识的心念,正对应于上乘阿毗达摩论的五门心路过承。
五门心路过程正是起于五识感觉而终于意识作用。
你要真正清楚整个作用过程,请阅上乘《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第四 摄路分别品〉
这书在网上应可找到PDF档。
: 五尘->五根->五识
: 描述的不起作用是指五根还是五识
根与尘的两分,就是欲界色界的“有对想”,区分根尘就有内外之分。
根内而尘外,所以就有外在世界的显现。
无此两分,就是无色界的“灭有对想”,一切境界皆在自心显现。
譬如无色界的看见,不是眼识作用的根尘两分,而是眼独头意识的作用。
何谓独头意识?请自行阅读唯识学的说明。
: 色->受->想
: 描述的不起作用是指受还是想
每一心念都具足其受想行识蕴,因而所谓不起作用,并非是在受或想。
所谓不起作用是在没有对应五识的色法。
譬如对于没有身根的众生,其心念就不会发生触尘。
但那只是代表他不能感受到外在环境的触,但他自己意识创造的内心妙触还是可能体验。
那种意识的触觉,并没色法发生,只存在于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譬如你现在内心回忆一首曾听过的音乐,那首音乐在你心中重现感受。
你可能感受音乐旋律历历分明,但那不是来自你的耳识,而是来自你的意识。
大乘将五识与意识的对象,并以尘相而论─
眼之色尘、耳之声尘、鼻之香尘、舌之味尘、身之触尘、意之法尘。
但就上乘而言,色声香味触之尘是属色法,然而法尘并非色法而直接对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