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ripitaka.cbeta.org/N02n0001_005
律藏 经分别
波逸提 六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具寿优陀夷〔曾〕为弓士,不喜乌鸦。彼射
乌鸦而断其头,顺次穿置于串刺物上。诸比丘作如是言:“友!此等乌鸦为谁所杀耶?”
“友!是我。我不喜乌鸦。”诸比丘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具寿优陀夷故意夺生物之
命耶?”……乃至……“优陀夷!汝实故意夺……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
“愚人!汝何以故意夺……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
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故意夺生物之命者,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之意。
“故意”者,明知犯罪而存心〔进行〕也。
“夺〔……〕命”者,断、止其命根以破坏其生命之相续也。
“生物”者,指畜生而言。
生物有生物想而夺其命者,波逸提。于生物有疑想而夺其命者,突吉罗。于生物有非生物
想者,突吉罗。于非生物有生物想者,突吉罗。于非生物有疑想者,突吉罗。于非生物有
非生物想者,不犯也。
非故意者、无念者、无知者、无杀意者,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5_019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九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若比丘成就五法断畜生命,波夜提。何等五?畜生、畜生想、杀心、起身业、命根断,
是名五法。是故说。
上座部佛教律藏说法比较复杂不过不杀生戒的基本原则跟汉传佛教摩诃僧祇律差不多,
汉传佛教的摩诃僧祇律清楚说明必须五个要素都成立比丘才会违犯不杀畜生戒。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nanavara/uposatha.html
在这个网页可以看到泰国上座部长老(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
的著作(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英文版。
http://dhamma.sutta.org/index7.htm
在这个网页点《奉持八关斋戒》可以抓到泰国上座部长老
(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的著作
(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简体字版。
根据泰国上座部长老(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
的著作"斋日八戒"(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
1.违犯不杀生戒有五个要素:
(1)有情生物出现
(2)知道是有情生物
(3)杀意
(4)杀的行动
(5)该生物的死亡
假设一只鸡被杀死后轮回成一只狗,鸡的尸体被拿去做炸鸡排,
炸鸡排是无情的物质没有受、想、行、识。
当消费者想吃炸鸡排时鸡早就死了,就算消费者不吃炸鸡排死掉的鸡也不会复活。
对吃炸鸡排而言:
(1)炸鸡排不是有情生物,原本的鸡早就死了轮回成狗。
(2)吃炸鸡排的人知道炸鸡排不是有情生物。
(3)既然炸鸡排不是有情生物,吃炸鸡排的人当然没杀意。
(4)炸鸡排不是有情生物,原本的鸡早就死了轮回成狗,吃炸鸡排的人没有杀的行动。
(5)在吃炸鸡排前,原本的鸡早就死了轮回成狗,吃炸鸡排没有杀死早就死掉的鸡。
对吃炸鸡排来说违犯不杀生戒的五个要素全都不成立,
所以吃炸鸡排没有违犯不杀生戒,
吃炸鸡排不会造杀生的业。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2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弥沙塞)
佛渐游行到毘舍离,住猕猴江边重阁讲堂。有一将军名曰师子,是尼犍弟子,闻佛世尊来
游此城,有大名声,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叹言:“善哉!愿见如是请佛!”即严驾
出,遥见世尊容颜殊特,犹若金山,前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为说种种妙法,
乃至苦集尽道,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即从坐起,[跍*月]跪白佛:“愿佛及僧明日顾我薄
食!”佛默然受之。将军知佛受已,还归其家勅市买人:“此间所有死肉,莫计贵贱,尽
皆买之。”如教悉买,通夜办种种美食,晨朝敷座,自往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佛与比丘僧前后围遶往到其家,就座而坐。将军手自下食,欢喜不乱。时诸尼犍闻师子
将军请佛及僧,极设肴膳,生嫉妬心,即于街巷穷力唱言:“师子将军叛师无义,今乃反
事沙门瞿昙,手杀牛羊而以供养。”诸比丘闻不敢食,师子将军[跍*月]跪白佛:“此诸
尼犍长夜毁佛,我今乃至绝命终不故杀。愿勅比丘勿生嫌疑,自恣饱食!”佛即告诸比丘
:“随意饱食。”食毕行水,取小床于佛前坐。佛为如前说随喜偈,从坐起去。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告诸比丘:“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己杀;闻者
,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听随意食。若
为比丘杀,比丘及沙弥不应食,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食;若为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杀亦如之。”
根据汉传佛教的五分律,师子将军叫手下去市场买死肉供养佛和僧团,
由于市场买的死肉是三净肉,
佛不只不反对师子将军买肉吃肉还告诸比丘:“随意饱食。”
佛吃完肉后为师子将军说随喜偈随喜师子将军买肉供养佛和僧团的功德,
佛从来没有反对在家弟子买肉吃肉,只有不吃肉外道才会禁止在家弟子买肉吃肉。
由于不吃肉裸体苦行外道耆那教(尼犍)抹黑佛教吃肉是杀生,
所以佛特别说明菩萨和不吃肉裸体苦行外道耆那教尼干子(尼犍)本生
用来说明耆那教不吃肉邪说的错误。
http://tripitaka.cbeta.org/N33n0018_004
本生经第4卷
二四六 油教训本生谭
(菩萨=仙人)
此本生谭是佛在毘舍离附近重阁讲堂中时,对师子将军所作之谈话。彼于归依佛之次日,
于食物中添肉供佛,尼干子之徒闻之怒而不悦,思欲害如来之名而非难曰:“沙门瞿昙对
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于法堂开始议论:“诸位法友!尼干
子到处非难云:‘沙门瞿昙对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与弟子共同而食。’”
佛闻之云:“汝等比丘!尼干子非难我食决定供养所调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于前生即
有非难。”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某婆罗门之家,达成年后,出家入仙人之道。为
得盐与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来波罗奈,翌日入都中托钵。
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于家中设座使坐,献鱼肉之类,于食事终了,自
己亦坐于一面云:“此肉决定只为供养尊者而杀生调理者,恶业归于尊者,于我无关。”
于是唱第一之偈:
一
打害杀行施 人无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为罪所污
菩萨闻此唱第二之偈:
二
杀妻儿行事 人无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为罪污染
菩萨如此为彼说法,即起座而去。
结分
佛述此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家主是尼干子,而行者即是我。”
南传本生经记载佛在前世修菩萨行时一样有吃肉,
不吃肉则是裸体苦行外道尼干子(尼犍)喜欢的邪法邪律,
不吃肉不是菩萨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