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网络上查到 《南传菩蕯道》
作者: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
The Ven. Mingun Sayadaw
我对这个中文称呼的解读是:
明昆是座山,三藏持者是说该作者能背诵理解所有三藏经典,能执持三藏。。
年纪大又尊贵,因此是大长老。
英文就不知道是本名还是这个译名的原文。
1911年11月11日出生于Thaibyuwa。
(google这个字都是导向这本书,不知实际上对应何地。)
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大长老在明昆山法流寺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缅甸的实皆省)
补充
1956年,佛教第六次集结。其中有两位阿罗汉,
其一是马哈希,另一位就是这位明昆长老。
来源:百度百科的明昆长老
以下是南传菩蕯道 上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1.htm
未来佛可分为三种,即慧者菩萨(pabbadhika),信者菩萨(saddhadhika)
和精进者菩萨(viriyadhika)。
“慧者菩萨”的慧根最利,在每一分努力里都以智慧为主导,在勤修波罗蜜
(parami)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之后即当成佛。
有些菩萨深信自己能够通过修习波罗蜜而成佛。他们的心最显著的是信。
以信为主导来修习诸波罗蜜,因此不能在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之后成佛,
而必须在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成佛。
还有另一类菩萨纯粹依靠自己的精进力,智慧并不是他们的重要因素,也不太
注重修习波罗蜜能够达到成佛这一信念。他们坚持精进就能成佛。因此,在修
习波罗蜜时,他们把精进放在首要与优先的地位,而只能在十六阿僧祗与十万
大劫之后才成佛。因此,他们被称为“精进者菩萨”。
(以"精进"为名,结果反倒是最慢成就菩蕯 = =a)
在菩萨被授记时已可分为三类
一、 敏知者菩萨(略开智者菩萨,ugghatitabbu bodhisatta);
二、 广演知者菩萨(vipabcitabbu bodhisatta);
三、 所引导者菩萨(neyya bodhisatta)。
(一)如果“敏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
savaka-bodhi),即成为阿罗汉,他有能力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
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16]与四无碍解智[17](
patisambhidabana)。这是被授记的八条件之一。
(二)如果“广演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能
力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
无碍解智。
(三)如果“所引导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能
力在佛陀刚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
碍解智。
敏知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波罗蜜的成熟程度”已经强到他只须在被授记之后
,再修习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即可成佛。广演知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波罗蜜
的成熟程度”只是中等而已,因此在被授记之后,还须再修习八阿僧祗与十万
大劫方能成佛。所引导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波罗蜜的成熟程度”很弱,因此
他在被授记之后,还须再修习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方能成佛。
于此,敏知者菩萨即是慧者菩萨;广演知者菩萨即是信者菩萨;所引导者菩萨
即是精进者菩萨。
(那为什么要分这两组名词?)
(这里是说“"有能力"证得阿罗汉,再经过若干劫可以成佛。”
综合下面提到的说法是:菩蕯有能力做,但不会这样做。)
南传菩蕯道 下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2.htm
作为菩萨所修习的第四个波罗蜜的智慧,应该只是包括了道果智与一切知智之
前的智慧。在此并没有关系到菩萨在最后一世所证悟的智慧。在直到最后一世
之前,菩萨所修的智慧波罗蜜只是到达观智的行舍智的第一部份。后面部份的
行舍智将会直接导向道智。所以在最后一世之前菩萨并不会尝试去跨越第一部
份,因为若他如此做,他就会证悟道果而成为圣者,以及证入涅槃。这样他就
不能成佛。因此我们应注意到菩萨所修的智慧波罗蜜只到行舍智的第一部份而
已。
刚又发现一篇文章,就是在探讨阿罗汉能否成佛这个问题
http://yinshun-edu.org.tw/en/node/17429
简单讲,在大乘佛教里,能与不能这两种说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