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楞严经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7-10-07 00:43:34
阅读书籍 - 楞严经讲座 南怀瑾先生讲述
楞严经讲座 南怀瑾先生讲述
第一集
[日期:2016-05-28] 来源: 作者:南怀瑾先生讲述 如佛友觉得此书不错,请按
今天,我们《楞严经》的研究第一天开始,《楞严经》在佛经里头以及整个的中国文化里
头,是最有名的一部经典,但是,它的争论也很多。
在 好的方面,从唐代以后,《楞严经》与中国的佛教、佛法尤其禅宗,是不可分开的一
部经典。所谓中国的丛林下,就是禅宗的影响之下,有一个流行的名言,《法 华》、《
楞严》,《法华经》同《楞严经》这两部经,抱本参禅,要想明心见性、学佛而悟道,必
须以《法华经》、《楞严经》为标准,印证自己修行的必行之路。
同 时,到明代的时候,中国的理学,就是儒家受禅宗的影响所产生的宋明理学家,曾经
也有一句名言:“自从一读楞严后”,所谓读过《楞严经》以后,“不看人间糟 粕书。
”对于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不喜欢看了,都认为是渣子。那么推崇《楞严》到了极点。“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那么,这些推崇《楞严经》是 至高无上的一部经
典。这是从好的方面。
所以我们这个佛法里头《楞严经》与《金刚经》,几乎从唐宋以来,变成中国人研究心性
之学,所谓学佛、修道、参禅,人手一册,几乎每个地方都看得到这一部经典。这是推崇
它的价值有如此之广、之大。
同 时,佛教也有个说是释迦牟尼佛当时自己的预言:《楞严经》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出世
,尤其在中国,《楞严经》最后传到中国;将来末法的时候,整个世界没有佛法 那个时
候,世界上所谓佛教佛法只流行两宗:一个是净土、一个是密宗,其它正法没有了。并不
是说这两宗不是正法,我讲错了啊!其它的佛法差不多就没落了,到 末法时只有这两宗
特别流行。那么《楞严经》是最后到中国;到了末法的时候,《楞严经》最先离开了中国
,没有了。那么将来的佛经丧失在人类那个末劫的时候, 这些东西都看不见了。相传如
此,等到几千万年以后,慢慢求证吧。
《楞严经》是给人家的重视,有如此的价值,也有如此的威力,但是,这一本经 典它来
的确实果然很迟。出来以后,宋代、宋元之间,已经有人起怀疑了,认为这一本佛经是翻
译得太好了,太好太好!不是印度来的,不是佛说的。因为所有的佛 经啊,翻译的文学
、佛经文学没有那么高明,这一本经是太高明!在中国的佛教文学、在文学的价值里头是
第一等。假定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学到《楞严经》的文章的 写法笔法,不但是古文写得好
,可以说现代的白话文字也会写成第一等。文字实在太美了!太好了!为什么呢?
因为佛的说法,多半偏重在论辩,论 辩必须要用到逻辑;一个逻辑哲学的东西、很深的
思考,用言语文字把它讲出来、变成很美的一种文字,非常困难!等于我们现在研究科学
的书,化学啊、物理啊, 没有办法作小说看,没有办法当文学看。假设一个科学的书变
成文学化、变成艺术化或者是小说化,那我想每一个人,十分之八九都会变成科学家了。
因为看科学的 书啊,太枯燥了,而且光记那些公式很麻烦。
佛法几乎有同样的一个情形。但是,佛法变成像《楞严经》、《金刚经》一样的文学呢?
那大家就愿意 接受了。尤其是我们的老辈子,一千年左右,这些知识分子,所谓学者、
文人,文学的境界都很高,要求也很高,普通的经典文字的境界不高啊,别人就不肯接受
的。而《楞严经》的文字境界非常高。我也常常给外教的这些朋友,天主教啊、基督教
啊这些朋友们讲笑话,我说你们真要为你们的教要发个心(发心是佛教的 话),要想个
办法。你怎么样把那个《圣经》文字写好一点、漂亮一点。那一个白话文,我都看不上的
,看到就讨厌!说“生来就有罪”,我说我妈妈爸爸生我我绝 没有罪!不要乱讲!第一
句话我就不相信。哎,那佛说呢?并没有说人生来有罪,——有“业”,哎,这个我相信
啊!因为“业”不一定是“罪”啊!我说你硬说我 有罪,我不相信!但是啊,中文里头
,你说生来就有“业”,这个好啊!可是佛用过了,你《圣经》不能用啊!你只好讲有罪
啊!有罪我不承认,我没有犯过罪啊! 还有,很多的文字方面都不通,不懂白话文。看
起来很美,有问题。
要想一个宗教、哲学、好的东西弘扬开,首先注重文学,文学是很重要。所以 《楞严经
》在中国的这个文学的境界陪衬了高深的佛法,所以各界都愿意接受它。尤其它包括了显
教所谓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没有哪一宗对佛法不向这 个地方归纳的。同时
,最重要,它修证的秘法、秘密的法门有很多,中间讲到修行的方法,尤其二十五位大菩
萨起来提出自己的修行的经验、心得的报告,这非常震 撼人,因此,《楞严经》的好处
又太多了。
可是因为太好了,世界上的人,太好了就有人想办法总要挖它一点角啊!“哎?这个普通
人没有这样好的 境界!”到了民国以来,尤其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学佛的呦!他是一个
居士、杨仁山居士的徒孙,也就是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他也跟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学的。
不过 老实讲,梁先生其它的学问当然很好,影响了一个时代,不但影响了我们八十年代
,恐怕还要影响一百多年以后。所谓康梁的(康有为、梁启超)这个师生学术思想 影响
中国的文化、现在的文化非常非常的大。但是,梁启超的佛学在我个人乃至一般学佛的人
看来,不敢领教!那很粗浅。可是呢,他走了清末一般学者的路线,也 就是受到西方文
化的影响;因为我们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一直到现在,走的自己学术文化的路线,都是走疑
古的、怀疑古人。表面好听,说注重考证、考据;一注重考 据、一考证,自然对任何一
点都怀疑。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外国的学者、日本的学者有意地污蔑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认
为许多都是假的。那 么尤其日本人很厉害,譬如说,认为我们的老祖宗尧、舜、禹,这
些历史上的圣帝,说圣人的皇帝、明王他根本没有这个人。尧是个什么?尧是个香炉,你
看拿土做 的那个香炉,那个香炉两个脚翘起来,把这个字、中国字。舜是个什么?舜是
个蜡烛台、插蜡烛的,庙子上不是有些蜡烛支著、立起来的吗?禹,大禹王治水,说那
不是个人,那是个大爬虫,在地上爬啊爬,所以把黄河啊、长江爬出来的。
人家有意污蔑我们的文化,好想侵略。然后讲孔子呢?孔子——日本人! 苏格拉底——
日本人!好的都是日本人。这些都是。可是我们八十年代以前,很可怜的,中国一般学者
包括梁启超先生在内,都受了这个传染病,都走疑古的路线; 凡是我们祖宗都不对,最
后我们祖宗不是人,然后呢跟着达尔文的思想,人类是猴子变的。我常说,达尔文的祖宗
是猴子变的,我的祖宗是人变的!这个(是)莫名 其妙的思想!哈!
可是这样一来呀,产生一个问题了,所以梁启超提出《楞严经》(是)伪经、假的、后人
造的,谁造的呢?梁启超也讲不出来,他 说大概是中国人造的,学问很深的造的。因为
中间也讲到神仙,《楞严经》也讲到神仙。梁启超当时认为这个神仙他是印度没有的,神
仙之道、这种长生不老之道印 度没有的,《楞严经》释迦牟尼佛怎么样会提到神仙呢?
可见是中国人伪造的。他举出了三点证据,都是不准确的。
那过去有位罗香林先生(这位先 生现在过世了,也是过去“中大”的校长)写了一篇文
章(《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 首楞严经> 翻译问题》。文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三十五册三二一—— 三四二页),批驳梁启超先生这个观念。他反证《楞严经》是真的
,而且是唐代这位宰相(所谓讲宰相是好听一点、等于一个部长)房融先生亲自执笔的。
翻译不是 他翻译。古代的译经、翻译东西不是现在呦,我们现在一个人大学毕业,努力
一点,学了几年英文,就会翻译经了。其实英文也没有通,中文也没有通,两头不通,
中间落空。所以翻译的东西莫名其“土地堂”!不是莫名其妙,“妙(庙)”还大一点—
—“土地堂”太小了!就是说是没有通的东西。
要想真正一 个翻译,两种文字必须要“通”,通很难哦!会写文章不叫做通噢!我们以
前小的时候中国人读书,问:“哎,你这个孩子读书读通了没有?”通,不是呆呆板板的
呦!戴了一千度的眼镜,只看前面一点路,其它都看不见;讲一个问题、问答题、考试
第一等,做人做事草纸(还)是公文、公文(还)是草纸都搞不清楚的,那就 是读书不
通。读书要通达。等于古人说,当然这两句原文是《红楼梦》小说上的话,可(它)是真
正的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世界上一切事情、古今中外知识 都要俱备;“人情练
达即文章”,做人做事都很高明,就是学问、就是文学。这样呢,就是读书读通了,不是
变成书呆子了。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像我们小的时候读 书碰到老辈子就问:你这个孩子
读通了没有?“不敢!”当然自己不敢承认通啊!所以,“通人”是很难的!
翻译的东西,是两方面的学问到了顶尖 了、通了,下笔翻译才差不多;还只能差不多,
不是百分百呦!譬如我们翻译的佛经,最高明的是鸠摩罗什法师,不是中国人哦,他是印
度人,那个时候北印度人, 住于天山以南的。他到中国来,他当然本身不但是印度文、
梵文好,中文没有几年也是绝顶的好!所以他的门下有四大弟子(中国的和尚),这四大
弟子中国文学都 是最高的,尤其有一部著作流传、影响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最大的,是
僧肇,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是中国和尚,年轻、青年才俊,和尚里头青年才俊,叫僧肇
。那 么他著的一部书、一篇文章叫《肇论》,非常有名的,影响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
最大的。他的学问融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深通般若,所以著作文字又好,思想又 高。
那么这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
所以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当然很通,而且通的很高明。譬如我们平常念的《金刚经》
,大家最流行的《金刚 经》有七种翻译,我们平常流行的所念的是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
的。那么还有几种翻译就不会流通。因为还有些人觉得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还不太满意,
怕翻译不准 确,重新又加翻译、又加翻译。到了宋代,义净法师,跟鸠摩罗什法师俩距
离了七、八百年,八、九百年,他又翻译一道,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觉得更准
确,但是还是不流行。为什么呢?因为佛经翻译的文学没有鸠摩罗什法师那么有才气、
文字的流畅、简要、明白,在过去是很高明。
譬如第二个翻译好的呢?唐代玄奘法师的翻译经典很老实,非常非常的老实。六百卷《大
般若经》给鸠摩罗什法师来翻,大概算不定八十卷就完了。玄奘法师六百卷。这个六百卷
就长得长文了,那真是长文!为什么呢?他翻译得很忠实。
因为翻译文章、翻译文字,三个要点,所谓:“信”,就是真诚的、一点都没有假、不能
加以自己的思想;“达”,文字写出来很明畅;“雅”,文学境界很高。所谓古人讲翻译
经典是“信、达、雅”。
但 是鸠摩罗什法师讲过一句话,无论如何,要做到翻译佛经百分百的准确他说做不到。
说这个事情上像什么样子呢?像我们妈妈喂孩子吃饭一样。诸位年轻同学大概没 有吃过
,像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喂我就是这样喂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牛奶呀、炼乳啊,这
是外国货、洋货,很难看到;什么现代的奶粉啊,奶块都看不见,什 么奶粉啊!而且牛
奶可以人吃的?很稀奇呀!人怎么拿牛来喂自己呀?很反对。那么我们那个时候小的时候
、婴儿的时候,米浆啊、把这个营养的东西呀,都弄碎, 母亲啊拿来嘴里咬咬咬,都变
成浆了,然后抱着孩子,嘴对嘴吐进来的。同鸟喂孩子一样。真的!像我小时候这种就吃
过好多,也吃过奶妈的,也吃过妈妈的。那 么,古人都是如此哟!所以鸠摩罗什法师讲
,翻译的东西呀,等于母亲喂孩子,把最好的东西在嘴里嚼碎、嚼碎、嚼烂了,喂给孩子
吃;他说自己拚命想尽量所有的 营养、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实际上做不到,一边咬的时
候那个真正好的营养啊,他说十分之四已经流到自己肚子去了,所以吐给孩子的那个营养
只有十分之六。他说 做到绝顶的翻译不过到这个样子。所以鸠摩罗什法师之高明,他说
不过是尽心做就是了。所以翻译的东西你说百分百的好,做不到的啊!所以现在人想把中
国的诗翻 成英文,我说怎么“撕”嘛!你把它撕烂了,都没有那个味道!把外国的诗翻
成中文也不是那个味道啊!莎士比亚的诗在英文有他的味道,也有音韵、也可以唱念、
也很美,一变成中文了,有时候就不美啦!这个没得办法的。
所以玄奘法师翻译经典呢,他本来回来以后,所谓“唐僧取经”,回来以后,也想照鸠
摩罗什法师的那么翻译,可是他不敢:“这样一来啊,恐怕违背了佛的意思。”关于翻译
的三个重点:“信”,他自信不够。因此啊,他试试看。第一天试了,照鸠 摩罗什法师
那个翻译,就是妈妈喂给孩子吃一样,把东西拿到嘴里先嚼烂,自己到了那个境界了,再
写出来。他试了一下,夜里就做恶梦,啊!梦得不得了啊!这些 鬼神啊都来找他。他第
二天起来:阿弥陀佛!不敢!我还是照老实翻译。所以一老实翻译啊,《般若经》六百卷

譬如我们念的《心经》也有五种翻 译,我们念的这个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有些人考
证是玄奘法师——不是的。我们念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是鸠摩
罗什法师翻译的。那 么,譬如念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字念完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同这个一样,就过了。照老实翻译怎么翻啊?
我们《心 经》就不止两百六十个字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
想。……”哎呀我的妈!那个十八空念下来,你念《般若经》啊,只听到木鱼“空空空,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自己也不晓得念空了。但是他翻的十八空就是 这样,大空
小空、内空外空,空空,空空也空,最后我们也变成“嗡(ong )嗡”了!呵,台语讲起
来空空变“嗡嗡”了!(众笑)
所以他翻译 的经典“信”是真信啊!确实。大概少吃一点营养的啊,自己少吃一点进去
了,多吐一点出来,消化就很难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吃的这个佛的这个奶啊,消化就难
了!所以玄奘法师这位妈妈,老实是老实啊,老实妈妈有时候带孩子也不大高明!所以唯
识学他翻译得很老实,可是啊,用那么陈旧的笔调一翻哪,我们研究唯识就 更难懂了。
那么,我们讲翻译的困难。那么古人的翻译困难怎么翻译呢?所以译经,我们中国的讲翻
译文化的翻译,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高明,那外 国过去没有。现在,在文化政治组织上
有这么一回事,但是没有做到。譬如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是皇帝主持的,古代君王(当然
不是全国的皇帝,这个历史我们不讲 了),那么他组织了一个译场(古代叫“译场”,
现在等于翻译院)。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旁边的副教授数数一千多人,和尚、在家人都有
,一千多人。一个人在旁 边等于两个台子摆起来,梵文原经,他照原音怎么念,那么翻
译的(当然鸠摩罗什法师自己正在那里当主席了,坐着)翻译中文,说这一句话中文是什
么意思?大家 对不对?千把人同意了,说:对了!再把它变成中国文字。中国文字这样
对不对?有时候为了一个字、一句经典、一句话,好几天都通不过。所以译场的翻译是如
此 庄严、慎重。
就是到了唐代,玄奘法师留学回来,唐太宗还是给他开一个翻译院,这院长谁兼呢?唐太
宗的宰相房玄龄兼。实际上这个宰相、这位副 皇帝(古代宰相其实就是副皇帝)兼这个
翻译院的院长啊,是办总务的、外办杂务的。自己然后把翻译好的书看一道,写个报告给
皇帝送上。等于说通过了、传过 了。所以玄奘法师的译场的翻译当时还有外教徒,譬如
景教,这个景教唐代就来了,就是天主教的前身。唐代、唐朝很多宗教啊!还有个祅教—
—这个“祅”读 “显”,祅教,不是妖教哦!不是妖怪的妖,这个字念“显”,不要念
错。祅教等于说也还不是老的犹太教,这个是波斯一带的宗教。还有些法术,这些宗教都
来 了。景教就是天主教、老基督教,唐太宗也给他在广州:好,你们来传教,可以啊!
所以我们从古以来中国文化对宗教都是大度包容的,反正你劝人为善,总管好 的。哪一
个教理高深、哪一个好坏,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唐太宗给景教在广州也修了一个庙子
,但是景教这些法师是传教士,在唐代吃不开,唐代那个佛教上 下,等于现在科学时代
一样,全国上下通通在佛学里头,其它的宗教想生根发展很困难。那么景教这些传教士也
是外国来的,怎么办呢?那么玄奘法师一概请,你来 吧!…但是玄奘法师真伟大,你们
出家同学们看看,景教的经典要翻我也帮忙你,所以玄奘法师也帮忙过,这就是大法师胸
襟器度之大,同时玄奘法师把中国文化 《老子》、《庄子》、他翻译成梵文送到印度去
,可惜印度人不珍惜,掉了,找不到影子了,多可惜啊,玄奘法师把佛经翻过来,把中国
的名经《老子》、《庄 子》、《大学》、《中庸》翻成梵文送到印度,印度当时流行,
后来没有了。
所以讲到这个翻译有如此之难!但是那么难的工作,所有佛经翻译的高 明,除了鸠摩罗
什法师以外很少,很少有高明的。两本经文学很高的,一个是《圆觉经》,一个是《楞严
经》,文学境界都很高。可是梁启超他们因为文学境界太高 了,都怀疑是伪书。那么,
我们如果站在一个宗教徒的立场,只能说:“阿弥陀佛!罪过啊!罪过啊!”哈,只能如
此了!有什么办法呢!
那么,这 是介绍这一本经典被人推崇、被人怀疑的一面。那么,这本经典不管它被人推
崇或被人怀疑,我们要想真正求证佛法的修行的法门,要想真达到净土念佛而如何证得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何证到花开见佛境界,也非研究《楞严经》不可!要想参禅明心见
性,非研究《楞严经》不可!要想成就密宗的什么各种成就法门,也非研究 它不可!这
一部经典所包含之伟大,实在是无比!
作者: yaqqq (^^)   2017-10-08 00:24:00
“阿弥陀佛!罪过啊!罪过啊!”哈,只能如此了!有什么办法呢!不管吃素or吃肉,都无法掩盖此经文内容对于无数人的影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7-10-08 19:3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goldak (金牌卧底阿干)   2017-10-09 23:04:00
随喜赞叹
作者: gigajan   2017-10-13 18:58: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