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死时身体被碰触引起痛楚及嗔心堕三恶道?

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7-09-22 15:52:21
※ 引述《gigajan ()》之铭言:
: 今天与同事聊到器官捐赠的问题,同事说死时身体被碰触,
: 会引起痛楚及嗔心,以致堕于三恶道,我对这个论点持怀疑的态度
: 上网搜寻了相关法师说法,有同意也有不同意,如下连结:
: https://tinyurl.com/yaf6xrg5
: 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不管生前做了多少善(五戒十善)
: 只要生前被恶人杀害,或命终后器捐或被人不小心踢到遗体,引起痛楚
根据佛教教义,
要活着的时候被踢到才有可能有身体苦受,
人死后就会立刻轮回到其他地方尸体是无情的物质没有受、想、行、识,
死后遗体器官捐赠或被踢到不会有身体苦受。
: 不小心起了嗔心,这样都要下三恶道,实在是无法说服我。
: 想请问各位师兄姐,是否有更好的说法或是相关经论之中有提到?
: 感谢~
可以参考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节十九
http://www.mahabodhi.org/zh-TW/classes/abdm/Abhidhamma(2010Revised).pdf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业有四种,即:
一、重业;
二、临死业;
三、惯行业;
四、已作业。
节十九之助读说明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这一节是关于各种不同的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的次序。
重业(garukakamma):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
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
面,属于重业的是禅那。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
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五无间业
(ānantariya-kamma 亦称五逆罪)是:弑父、弑母、杀阿罗
汉、出佛身血及分裂僧团。若人培育了禅那,但在过后造
了任何一种逆罪,其善业即会被该恶业阻止,且后者必定
会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到恶趣里。例如:佛陀的表弟提
婆达多深具野心,(想要代替佛陀领导僧团,而在该念头一
生起,他即)因此失去了神通。过后他再伤了佛陀与导致
僧团分裂,而因后者之业在死后堕入阿鼻地狱。85但若人是
先造了任何一种五逆罪,他过后即不可能证得禅那或出世
间法,因为该恶罪形成了一种无可抗敌的障碍。这是为何
当阿阇世王在听佛陀开示《沙门果经》时,虽然拥有一切
证悟须陀洹道的因缘,但却不能证得须陀洹道果,因为他
之前已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频毗沙罗王。
临死业(āsannakamma):这是在临死之前所忆起或
所造之业,也就是在临死速行心路过程即将生起之前所忆
起或所造之业。若性格恶劣者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善
业,或在当时造了一件善业,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之,
若有个善人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恶业,或在当时造了
一件恶业,他即可能投生至恶趣。这是为何在佛教国家里,
提醒临终者以前所造的善业,或劝他激起善念已成为一种
传统。86
在没有重业之下,一般上所造的临死业即会决定下一
世的投生至那里。这并不意谓该人能够免除以往所造的善
业或恶业。在诸缘具足时,这些业也能够产生它们的果报。
惯行业(āciakamma):这是习惯性上时常造的善或
恶业。在没有重业与临死业之下,一般上这种业即会决定
下一世投生到那里。
已作业(attākamma):这是所有不包括在上述三
种的业。在没有上述三种业之下,这种业即会决定下一世
投生到那里。87
86 《阿毗达摩要义》举出了锡兰苏纳尊者的父亲作为例子来说明临
死业:
“苏纳尊者的父亲以打猎为生。当老得不能再打猎时,他即
去他儿子的寺院里出家为比丘。不久之后他即患了重病,而看到地
狱的狗上山来咬他的影像。他感到很害怕,所以要他的儿子赶走牠
们。
他的儿子苏纳尊者是一位阿罗汉,他知道其父亲是见到了趣
相,即将投生到地狱里去。因此他即赶快叫其弟子们拿了一些鲜
花,把它们散置于寺院里的佛塔四周。之后他们再连床把他的父亲
抬到该佛塔前。其时,苏纳尊者即提醒他父亲顶礼佛塔及对以他名
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
该老比丘的心即时获得平静,他顶礼佛塔,且对以他名誉供
花给佛塔感到欢喜。其时他的趣相即时改变。他告诉儿子道:‘你
那美丽的后母从天界下来迎接我上去。’他儿子也就对自己的努力
感到满意。
这是子女们报答双亲的一个好办法。”
87 《阿毗达摩要义》举出一个牛栏的例子以形容上述四种业:
“譬如有许多牛在晚上时被关在一个大牛栏里。在早上时才
打开栏栅以让牠们出去吃草。如是那一只牛会先出去?
全部的牛都想要尽早出去。其时,若有一只是特别的强壮,
这只牛即能够很轻松地先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没得竞争的重业,
肯定会先成熟以产生下一世。
若没有特别强壮的牛,最接近栏栅的牛即有可能会先出去;
这就有如产生下一世的临死业。
有时,时常保持清醒、注意栏栅几时打开的牛会在即将打开
栏栅之前走近该处,而在栏栅一打开即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产生
下一世的惯行业。
有时某只弱小的牛在强壮的牛推挤之下,而意外地先走了出
去。这就有如某个意外的已作业获得机会产生下一世。”
******************************************************************************
南传法句经有两个故事说明了临死不善业让人轮回到三恶道: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151.php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240.php
另外一个南传法句经的故事说明了临死善业让人轮回到天界: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002.php
想要避免临死前的不善业让自己轮回到三恶道,
最好的方式是跟随善知识修四念处,
如果修到证第二观智下辈子不会堕入三恶道(只有下辈子下辈子后未定)
如果修到证初果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最多七次轮回内会成为阿罗汉结束轮回。
就算修四念处没修到第二观智,
临死前如果身体苦受很严重就修四念处,
想办法觉知苦受的生灭及无常、苦、无我,
这样比较不会有瞋心生起(就是身苦心不苦)。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WZK/books
https://www.udaya.dhamma.org/zh-tw/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dex.php
上述网页说明台湾修四念处相关资讯
如果没办法在临死前修四念处,
比较好的方式是回忆这辈子造的善业,
别人也可以提醒快死的人回忆这辈子造的善业。
临死前最糟糕的是回忆这辈子造的恶业,
有些人自以为自己在忏悔过去恶业所以心里很痛苦可以赎罪,
但这种心态说穿了只是在追悔造更多恶业。
真正佛教的忏悔不会产生烦恼不会散乱不安也不会产生心理的苦受,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忏悔时内心散乱不安很痛苦应该要了解自己已经修错了。
因为一般人修忏悔很容易出错变成追悔反而增长烦恼,
因此临死前不应该冒险修忏悔,
临死前最好的处理方式第一是修四念处,第二是回忆自己这辈子造的善业。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7-09-22 17:19:00
器捐是脑死状态喔!心脏还在跳动...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7-09-22 18:22:00
阿资达摩用放牛的譬喻真是贴切,我用准备考试譬喻还是怪怪的。回忆所造善业很棒,想到因为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世间众生离苦得乐会让人心情平静安稳。真的比掉悔过去的错误好太多了。过去心已不可得,追悔亦是白费力气。
作者: gigajan   2017-09-22 19:25:00
谢谢h大详细解说,随喜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09-22 20:08:00
请问一下临死和死后是一样的吗? 经典有这样描述吗?谢谢
作者: LithiumLotus   2017-09-22 20:33:00
感谢解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