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杂集
(身为一名菩萨)的悲心必须强大至足以使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来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此的悲心即是形成所有波罗蜜之根基的大悲心。
当(释迦牟尼的往前数不尽的某一前生)须弥陀隐士在遇到燃灯佛时,
须弥陀的修为已圆满至足以使他自己脱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
但是他是一个具有大悲心的伟人,为了圆满所有的波罗蜜
(以获得一般阿罗汉无法获得的十力与一切知智)以便得以解救众生脱离苦海
(指证得阿罗汉果,不是鸡婆要众生皆成佛),
他愿意(不走解脱道,走菩萨道)在生死轮回中多受苦长达四阿僧祇
与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
...........以上摘录(与补充)自“南传菩萨道”一书..................
上方的引用内容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所述的菩萨道法理,北传例如禅宗等等的僧人
想必也认同。所以我们才听到圣严法师及许多法师圆寂前说要“乘愿再来”。
借由这个菩萨道内容的蛛丝马迹,开始严肃思考坊间一些法门到底有无可能是相似之佛法
而已。固然佛法终会消亡,可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尽量尽尽言责来力挽狂澜,
减缓菩萨道正法内涵受到或许来自色界天神提倡的相似佛法影响而消亡的速度罢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安乐窝、安乐土可以逃避无尽轮回历练的此一必要条件、
必经之路的菩萨道修行处所。
为了圆满布施波罗蜜,身为发愿修菩萨的菩萨,在某一生轮回里,
布施自己全部的金银财宝;更在某一生的轮回里,毅然决然布施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