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naqua: 关于您文后,其实我们依照佛经原文来看,佛陀说这些退席 07/11 15:40
→ Bonaqua: 的研究生有什么特征 ? 1.未证言证。还没拿到学位自称已是 07/11 15:41
→ Bonaqua: 2.增上慢。这些人心中傲慢尚未调伏,自以为是,其实从第 07/11 15:42
→ Bonaqua: 二点也不难看出这些退席者,从理上应该是没有拿到学位。 07/11 15:43
→ Bonaqua: 但纵使如此,佛经上又说,他们并非很不爽的离开,也并非 07/11 15:44
→ Bonaqua: 很潇洒的离开,而是 "礼佛而退",还是非常有礼貌的辞退。 07/11 15:44
→ Bonaqua: 根据<阿含经>,佛陀教化的弟子,光证阿罗汉者,几十万人 07/11 15:46
→ Bonaqua: 不止,其余未证的佛弟子数量更是无量无边,从此而看, 07/11 15:47
→ Bonaqua: 五千人实在不算多,又在场者还有一万两千多名大比丘众, 07/11 15:48
→ Bonaqua: 如: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 07/11 15:49
→ Bonaqua: 须菩提、罗侯罗..等等。这些人并没有退席,最后还被授记 07/11 15:49
→ Bonaqua: 所以这些也算是常见的误会之处。 07/11 15:50
你说的是一种解释角度。
不过我论证一下这种多数通行的解释角度有瑕疵。我用逻辑条列一下:
一、比较“固执”坚持解脱道、不相信菩萨道、不相信回小向大的
某部份修行“还有点漏洞”的声闻比丘礼佛而退了。
逻辑上:还有另一部份声闻比丘愿意听佛陀开演殊胜的菩萨道法义。
a.这些留下来的声闻比丘的修养或修行应该就高多了。不管有修到四果罗汉没有。
b.实际例子上,法华经也举证十大圣弟子都被佛陀授记将来成佛了。
c.十大圣弟子这种“回小向大”佛理的亲自“人证”,说服力最高。
从a.推出d.阿罗汉声闻僧身为无漏学人,涵养上至少不在留下听讲的声闻比丘僧之下。
不会讶异有菩萨道法理的存在。
从c.推出e.有若干十大圣弟子在场的经典结集场合,身为人证之一、之二、之三...的
圣弟子,应该作证法华经。
由被授记成佛的大迦叶尊者提问何谓回小向大,而由同样被授记成佛的阿难在第一次结集
诵出法华经。就算舍利弗、目犍连这两位“未来佛”已经去世,其余十大圣弟子的人证
可不只大迦叶与阿难两人而已。
而且从d推出f.第一次结集的“参与者”“都是”阿罗汉。阿罗汉贡高我慢吗?答案为否。
况且尊贵的十大圣弟子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未来成佛人证,因此法华经有什么好不在
第一次结集就被阿难诵出的?
难道“第一次结集的五百位‘阿罗汉’”杞人忧天担忧“集结了法华经”会让天下声闻
佛教徒脑袋混乱?如果曰四千年前阿罗汉担忧的“有道理”;那么“四千年后的如今PTT”
为何北传网友又要期待南传网友“不否认、不批判”回小向大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5-07-11 15:40:00关于您文后,其实我们依照佛经原文来看,佛陀说这些退席的研究生有什么特征 ? 1.未证言证。还没拿到学位自称已是2.增上慢。这些人心中傲慢尚未调伏,自以为是,其实从第二点也不难看出这些退席者,从理上应该是没有拿到学位。但纵使如此,佛经上又说,他们并非很不爽的离开,也并非很潇洒的离开,而是 "礼佛而退",还是非常有礼貌的辞退。根据<阿含经>,佛陀教化的弟子,光证阿罗汉者,几十万人不止,其余未证的佛弟子数量更是无量无边,从此而看,五千人实在不算多,又在场者还有一万两千多名大比丘众,如: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须菩提、罗侯罗..等等。这些人并没有退席,最后还被授记所以这些也算是常见的误会之处。不是很了解为什么您会定义 "回小向大" 是一件坏事 ?能成佛难道是一件坏事吗 ? ^ ^"
Silananda在上方用英文说明了 我排队很后面毋需多说再次重申 北传可以继续讲北传版本的解释 不过若依北传版本的解释 那就是Silananda及众多南传尊者错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11:00另外关于集结,其实也没这么难理解,集结之用意便是希望"分门别类" 流传后世,度尽有缘众生。大乘属于 "方广",不讨论法义是否比声闻法深,但光是在"份量" 动则数万偈言乃至百万偈颂,这等份量就必须另外
ps.我知道你说的北传版的解释啊 我尊重你的选择法脉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15:00特别处理了,又集结英文必须找英文专科,国文必须找国文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16:00的专科,故自古记载,阿难尊者与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诸"菩萨"集结大乘经,这其实是很合理之事。
北传曾经在某部份否定了南传<-这个事实就不必隐讳了所以也不须说谁引战 大家都有权po文 反驳来反驳去呀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18:00哪部份否定南传 ? 可否说出来讨论看看 ?
你从以往到刚刚的那些说法你有权po 让初学者思量要不要选择北传的解释 同理 我也有权po例如本文的另一套解释 让初学者思量 要不要选Silananda尊者的解释 一个说will become 一个说will not become众人总不能乡愿和稀泥说都可 可become 也可不become南传认为will not become 法华经说 will become法华经刊行流通世间之时 就是否定南传既有说法之时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22:00这就是每个人的心念解读不同处了~末学在看这段,并不认为有否定南传,反而是认同这点,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24:00只是在声闻乘的角度,这当中是一种实说,大乘则认为是一种权说,而在权说当中有开出一条可成佛之路。
不跟你说了~这是逻辑里的A与~A的矛盾/否定律问题~你认为不是否定 就随你吧 不然又要向以往一样陪你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27:00大乘本来就认同南传这种说法 ^ ^",所以才劝人在入灭前要回小向大。
去看Silananda的英文句子 你才知道你上方不知在讲啥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28:00这当中只是在细节处的解释有讨论的空间,并非一种否定。如果您看《维摩诘所说经》,当中也是说不能回小向大,所以末学才认为,这当中有很多关于权实之说都可讨论的,并非单看"回小向大"就套在整个北传,然后又过度臆测北传否定南传,这样容易对立的推论,其实不太乐见。甚或在大乘的许多祖师,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也是主张二乘无法回小向大,这点是完全和南传一致的。
作者:
samed (peace)
2016-07-11 20:41:00其实每次学到更高的见地 都才指出前面是权说我被骗好几次呢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41:00而很关键的在《法华经》又怎么能回小向大 ?这点疑惑,以前就有人提出来问了。
作者:
samed (peace)
2016-07-11 20:42:00B大有学金刚乘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42:00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罗汉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关键在下一句 :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这就在于出三界,还有四圣法界与佛净土的基础了。大乘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可回小向大的可能性。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7-11 20:46:00
那样等于在说阿罗汉不是阿罗汉了吧。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0:48:00末学还记得,阿姜曼尊者证阿罗汉时,见到过去诸佛来赞叹道贺,这些过去诸佛早已入灭,怎么又能穿越时空呢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传记不可信..等等,但这文献也暗示了佛国净土的存在,纵使在北传的<阿含经>也有记载净土。这点都是有所依据的~其实希望大家能想想,利益众生的最大值是什么 ? 成佛。如果我是佛,必定是将众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值,成佛。纵使每个人的根性有利顿之差,成就有迟速之别,但每一尊佛绝对有那等智慧力量,给予众生"真实利益"。这点一定要信的过,直下承担佛慧,深信佛言。自古大德都说,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佛的智慧能力,俱足十力不可思议,非是菩萨声闻所能知,何况我们俱缚凡夫呢 ? ^ ^,这一点拙见,希望大家能想想~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7-11 21:14:00B大讲得好。就是这样,之前我也是这么讲。阿罗汉涅槃后就是去净土,去净土绝非没事干,他们要做的就是逐步提升自己的境界,目标"入法界"成为法身大士。因此还是要学习普贤行愿,达到最圆满完善的圆觉境界,究竟成佛。只是,很多阿罗汉会停在"净土"极久的时间。这跟阿罗汉的定不定性有关,不过很有趣的是,没听过大乘的阿罗汉通常不知道自己以后就在净土。因此,二乘人不相信净土很正常。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1:27:00其实我相信很多习南传的朋友,心中还是向往著 "涅槃",如果说学佛学到最后,什么都灭尽,这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关键在于证入涅槃 不再轮回,那会不会很孤单无聊 ?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7-11 21:28:00
要信什么是自由,但讲大乘的宗派,解脱道都消失掉非兼传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1:28:00听起来又感觉很像四空天 ?如果能从大乘净土角度切入涅槃,就可了解原来解脱后,生命是更充满无限意义的,那种鼓励人解脱的积极性会更强~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啦 ~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7-11 21:51:00kalestorm大,当然还是阿罗汉。具有出三界本事的就是阿罗汉(七信至十信位)。而净土本来就非三界内,只是每个佛国净土都可再细分成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等界域。一旦到了净土,就不会再退转,如果升起无上菩提心,就会往入一真法界方向前进。所有生命都在震荡中往觉悟前进,目标为圆满完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最终极生命境界。南传很多人认为成佛极为困难,认为大乘强迫人发愿成佛是不合理的,其实等到证阿罗汉后,就会发现原来还有更吸引人的生命境界可以前进。看起来,成佛是好高骛远。其实,就是圆满生命境界的代称。生命境界成长永不停息,这才是一佛乘要告诉人的佛法。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2:02:00其实整个宇宙生命,不外乎 "体"、"相"、"用"。举个例子 : 冰。冰的外相硬梆梆的,因为又是固体所以作用侷限性就高 ~但是当冰块随着温度的改变,就融成了"水",水的相就柔软多了,作用可发挥的就又更广大性了。我们的心体也是如此,贪嗔痴三毒就像零度C的温控系统,而所受用的就是六道轮回,一点都不自在。而学佛就像在调整温控系统,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将零度C调整为适温,因缘改变了,心体产生的效用就大不同了,外相可能更庄严,六神通也可能逐步恢复,将来所受用的又是净土,所以常听闻一句话 : 心净则国土净。其实都是在描述"体""相""用"之间的变化 ~所以如果周遭有打算整形的朋友,都应该推荐他们来学佛^ ^既省钱又能变化内心与外貌 ~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11 22:29:00
Bo大讲的真棒,衷心赞叹!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1 22:54:00很感恩版友给的鼓励,阿弥陀佛。印光大师常这样警惕后人 :‘ 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切宜痛除。’这句话就是在说惭愧末学~分享的这些讨论与资料,都是辗转从其他高僧大德、居士,从那边听来的,听久了,难免会模仿几句,自己还差很远。我期许自己是一座桥,希望让更多人能多看到一些不同角度~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7-11 23:27:00B大客气了。大家一起努力。阿弥陀佛。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11 23:35:00
再重新看了一遍,发觉原来il大讲的也很棒,阿弥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7-11 23:53:00kale大,汉传因为有着中国历朝历代更替的烧杀掳掠,三武一宗的毁佛,蒙古人入侵,以及要命的自以为高根器不屑修二乘的结果。导致各宗修行法门的传承几乎完全中断,只剩下经论与禅净。而这两宗,也是严重的跛脚状态,能够成就者也是非常稀少。但据末学所知,目前汉传大乘仍有极少数能传授解脱道的宗派,鄙人也在学习中。而少数天台与华严传承,则宏扬法华三昧忏与普贤行法等一佛乘法门。谢谢rc大。今天鄙人话多了!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12 00:26:00
有正知见就要多说阿,藏着不说怎么帮人开悟呢 ^_^
看不到,触不到,梦幻泡影,初学者最粗浅的心念,粗浅的贪念都无法觉察,身灭后的妄念不断,修为从何而来?大小乘我不懂,去年来佛版才知道佛教还分那么多宗派,我不站在任何一传看事情,何处是法界?净土在哪里?佛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四圣谛了知了没?无明淡化了多少?现在就在起妄念,里面藏了多少欲贪?别说一切为了回馈众生。
妙吉祥幻化网续云:蹷韖C罗汉即漏尽,调伏诸根并离欲,获得安乐无怖畏,成满清凉亦无浊…依我看密乘也未否定阿罗汉的行道。
以阿罗汉的心境界还会有疑结吗?证悟了无我,融入法界中,以圆满智慧了悟实相,此身即法身,还需去想身灭后去哪里,做什么后续规划?大家还是先回到当下的身体觉受吧!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7-12 02:34:00兔大,阿罗汉还是很多事不清楚。不然部派佛教就不会出现。见解不同才会分裂。至于宗派 ,其实当初那些祖师根本没有要设立宗派的打算,但他们确实因为专于某些经论而有一些悟处,所以才有义学的著述与阐扬,后世因为推崇之才有团体的成形。本来,都还是专注于实修的。只是到后来经过朝代更迭,毁佛事件,逐渐变成无实修经验只钻于表面文义的肤浅宗派之争。因此,我不认为宗派有那么罪恶。再者,佛法本身就是因缘法,后世时代的众生环境与根基普遍不如佛世,直接从四圣谛止观下手,不见得会跑得动。因此,我比较倾向从资粮道先开始,大乘在这块着墨不少。要知道如果根基不稳,那些道品,念处永远都是看得懂却做不到的文字。只是另类的口头禅罢了。至于欲贪,请问想证阿罗汉是不是欲贪? 兔大您发这些文是不是妄念发动? 您知道我讲的生命境界是什么吗?愚人相信阁下应该有听过善法欲吧!唉~建议先有些涉猎再来评论吧。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05:09:00若执著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著世间,则无出离心;执著己目的,则无菩提心;执著心生起,则失正见地。
抱歉,我接触佛法才两年,很多宗师跟宗派历史我不清楚,在这里的发文,回文,又回来看后续发展,行动前到底有多少成份出自利他心,几成我慢,含贪瞋斗争之心自己都要如实知,只要智慧未圆满,这些人性一定有。。。我觉得先择宗派学佛很不智,你一定先有立场,阿罗汉是什么样的境界,佛陀就是阿罗汉,那是有得考证的,身灭后呢?想着西方净土,成佛这些事会让修行者无法成就,可有古人或近代人去了之后又回来现身说法?心中只要有1%妄念,永远有罣碍,根器是很重要没错,得接近正法而无疑结的因缘是第一步,即是钝根,只要有心,八正道的实修方式,清楚而白话的说明都有,看自己想不想找,是可以确实在生活中实行的,自己也走过的可以分享,经典有记载但是像往生与成佛之事,你们有智慧可以去保证这些无误导?100%出自佛陀之口?佛弟子在佛法方面的误导是有一定的责任在。学佛是为开发智慧觉性,以智慧断除无名十个结缚,进而开悟成觉者,开悟的进程,四个果位,果位也不过是名相,心的境界不需要名相,如人饮水,只要有智慧,何谓佛说非佛说,何谓正见何谓邪见便可了知,在那之前,一定还是不断有宗派成见之争,并非我们在这里讲个几年就会有交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2:26:00其实净土法门并不会妨碍任何法门修学,这是可并进的,而致于为何必须突显净土之重要性,关键在于 "死亡"。人身短暂,谁都无法保证能在死前证初果以上,一生解脱,所以求生净土,就成了佛摄受救拔众生非常关键的防护网。而关键在于能否深 "信" 佛言。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能信才能入,佛才有办法在临终救我们,不信就什么都谈不上了。人要面对死亡这个现实,评估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古人一直强调,勿用凡夫之想法测度佛智,吃亏的往往是自己。佛自己也说,净土法门本是难信之法,难信能信,难行能行人中淤泥出宝莲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必定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希望有缘听闻者或许可多留意这些讯息。阿弥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0:00老是说 无法保证能在死前证初果以上勿用凡夫之想法测度佛智 也是自己建立一个偏见出来啊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2:42:00试问一句最真实的,临命终时,如果自己没把握解脱,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2:00如果真的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就不要一开始默认立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3:00悟了当下即解脱 痴迷现在是轮回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2:44:00别再谈高论了,真实的面对自己才是学佛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4:00一边说过去的心不可得 未来的心不可得 要活在当下却叨叨念念临终前 现在都解脱不了临终前能解脱嘛悟了就没什么 没悟讲临中也是高论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2:53:00有些现实,必须自己静下心来想看看。末学也只是提供另一种角度给您参考~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57:00佛不度人人自度
人真的要自渡。。。Bo大,你知道虚果位吗?有人一生长时间在山林中修行,即使钝根也可能修出个果位,一下山听人一句骂,一遇不可意境即现无明,地球人类容易修行是因苦乐参半,我并非以经文去举例,苦乐参半中修行我一直身在其中,一生处于贫穷线,面对的人事物常有不善,在这其中遇佛法,到现在每刻都在内观自己,面对相同的逆境,我有没有比昨天更进步,能不能同理心面对他人,即使对方对你做了不好的事,能平等看待一切吗?你学了佛,经过一年还在原地踏步你就要再赶紧想想了,不需等身灭前,即使有个净土,那里有什么考验?佛会帮你什么?那在人世间乖乖修行的人都笨蛋吗?抱歉我不是用我慢在这里跟你们争什么,在我专修之前,这里是我的其中一个修行场,我很感谢各位的,noonee的文字虽简短,其中是有很深的含意,先跳脱宗派成见才有机会吸收一些东西。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7:37:00非常感恩二位的讨论。其实末学提出临终靠佛力,并非否定平时的自力,二者皆重~抛出这个观点,也实非宗派之见,但看人生苦短,生死无常世间俗事,稍有谨慎者,难免都懂得替自己的未来作规划,甚至保种种险..等等。然而生死这件大事,或许更该谨慎面对每个环节才能把握每个解脱的机会。永明禅师曾说过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又古德常说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些都是祖师的如实语,自古禅净本不分家,怎又有必要去分别取舍呢 ?在藏经当中,收录了一本重要的书,称《角虎集》。这本书都是禅宗开悟的祖师大德,对于净土重要性的开示,乃至于净土宗的历代祖师,虽弘净土,但实是先从禅门开悟尔后又汇归于求生净土,这些身行言教,都是我们须留意处~临命终前,若能有所大彻大悟,证人法二空,自当生死已办但假若生死未办,坐看无常将迎,舍此世尊特开之净土法门而不用,岂不成了冤枉之人。 ^ ^"正如同 永觉元贤禅师所说 :“百般放下,念佛待尽。 呜呼!死门事大,顷刻来生,念差错历劫受苦,可不慎哉。”共勉之~阿弥陀佛然又 "悟" 有浅深,悟其至深者,称大彻大悟。而 "大彻大悟" 尚有品类之别,云证实相者,必须破一品无明,证法身,此品才入圆教初住位。综观历代祖师示现,智者大师弟子问其师所证果位,智者师云 : 但登五品。按印光大师解释,五品只圆伏五住烦恼,见惑尚未断除。蕅益大师临终偈云,只证名字位。印祖云 : 名字位,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有说,末世大彻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良以理虽顿悟,惑未伏除,一经受生,或致迷失耳。这些都是祖师的遵遵教诲,若能明了此理,再回观永明延寿所开导 :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此是至深恳切之劝勉~有缘者,当留意这些细节,菩提道上才能走的更稳健些。南无阿弥陀佛(上述补:永明延寿"禅师") ^ ^
自依止法依止,古德们之语,各版本经文不是不好,但是要用智慧去判断,没智慧就用身体力行去证明,平时浸泡在经文古语中,到底如何面对实境?自己的无明呢?自己有蜕变如实知吗?面对不可意境时呢?向初果了没?。。。我也没排挤什么,事实上我以前在电脑前听净空法师听很久,师父们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不知道宗派这事,谁说的都听,就是很想知道佛法,继续上班,晚上再说。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19:25:00学佛如登山,须问过来人,不可能闭门造车,容易出错~未悟言悟,未证言证,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当整个脉络拉出来,才会知道我们谈的 "悟" 其实不离 "误"跟古德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这些都是要留心的。赵州禅师八十岁仍犹行脚,自惭功夫不到家,这些都是给我们后辈作榜样学习 ~末学没学佛之前,一阵子非常热爱心理学,爱好探求心性这方面的体悟,一次也是忽有领悟,当时并不知道佛法,隐略知道佛法好像有谈到什么开悟,就上网去找答案,看了一些资料,满像自己的体会,当下真以为自己开悟。心略有喜悦的来佛版(初来乍到)发文询问自己是否算开悟,这当中不勉来几句 "悟境",讲的心是否万法当体空,讲的心如明境照大千一样,结果呢 ?还真的有不少人寄信问我 "如何开悟",甚至有些人还认为我真的开悟了,自此,我也真以为我有悟处,去读了很多禅门语录,真是一悟千悟,越读越以为自己飞上天。何谓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何谓未证言证,一盲引群盲,这我都亲身经历过,事后几次在真正禅门大德如虚云老和尚等,从许多教诫当中才反思,此悟实非彼悟,是真误。马上写信跟那些来信的朋友,一一道歉忏悔过失 ~尔后听闻净土法门,得遇更多禅净高僧大德,更是惭愧到无地自容,此后自知非习禅之材料,归心净土,老实念佛。希望惭愧末学这点负面教材,能让喜欢谈"悟"的朋友为借镜~感恩 阿弥陀佛~(上面的一悟千悟,应该改成一误千误~)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21:42:00为未来做打算?为未来做什么打算?什么是未来?若执著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著世间,则无出离心;执著己目的,不具菩提心;当执著生起,正见已丧失。此悟实非彼悟,是真误。那干嘛还听一堆不知道真悟还真误的老和尚说的话奉为圭皋?
我知道我的文字常会有让人觉得我好像很有什么修为,我慢感很浓,其实主要是这个苦,来自无明的苦,悟与智慧有关,修行是在淡化无明,淡化到什么程度,心知道,无明越少,心镜越明,智慧才生,才能了悟实相,并非懂得多才是悟,佛陀为了想知道为何众生苦,走了许多路,终于知道天地的运行法则,法界众生的习气,接着开始宣说灭苦之道,而众生平等是平等在众生皆有觉悟的条件,他走过的路,人人都可以走,他觉悟后所发现的真理实相是本来就存在的,比如法界的无常特性,而这也是苦集之一,本来存在,只是他说了出来,但不是他发明的,所以才会说他49年未传过法,无论如何,你现在每天的每个因缘中,你的无明习气对治了没有,淡化了没有?只有这些,而其他古德说过什么都放下,那对你自身三毒的止息没帮助。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22:11:00感谢二位的建议与讨论。阿弥陀佛~
你要先去了解如何实用八正道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为什么佛陀讲的东西到了现在还不坏,因为人性,古人跟现代人都一样有,就是无明,而灭苦的公式是一样的,但讲比较白话一点,有的人不那么聪明或聪明过头,就是得用很多迂回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些公式,亦即众多法门,一直不停唸佛求往生者真的要多想想,不执著此生,轮回与贪瞋痴对修行者而言都是必要的存在,没有逆境没有果实,烦恼即菩提,仔细想想,现在执著未知的净土好,还是研究一下真实存在过的释迦摩尼佛好。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22:35:00r大您好,其实从您的回复,也不免感叹为什么很多曾自称习净土,后来又反过来不信净土,乃至于谤净土法门。实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没深入经藏,不用功。人天法,净土三经有讲。声闻法,净土三经亦有讲。为什么末学看的到,而您认识的净土却只停留在后世往生 ?一部<无量寿经>,从人天通到一乘佛道,整个次第修学都开展出来,不学习真的不能怪别人没教阿。^ ^"为什么很多人看到南传法,一下子就契入,因为身受心法,看的到摸的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怎么说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几个人念佛曾都摄六根去念 ? 很少。因为不用功,所以念佛无法察觉自身受心的变化。这些古德都有教,今人念佛都散念,念没两句就想有感应。诸如此类,所以在基本教理没基础的状态下,遇到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这些很好理解下手,马上就 "变心了"。然后开始把佛陀的广大性,想成 "凡人",什么净土都假的,佛陀只有教断烦恼而已,教离苦而已,一切都只有自心观照~佛法有这么浅吗 ? 恐怕未必然也。但这些却常常听闻发生~为什么要厌离娑婆,因众生心有众苦聚集,厌离哪里的娑婆厌离内心苦集之娑婆,如何出离内心之娑婆,靠念佛这条道路来寂灭内心之烦恼,而当烦恼止息处,便是内心极乐涅槃当内心众苦寂灭,外境六道顿息,当内心清净涅槃,外境之极乐庄严顿现,净土法门当中的四圣谛有察觉吗 ?净土不但不灭心不灭境,更告诉我们要自庄严而外庄严。有心有境,内外双得,难道不好吗 ? ^ ^"想看看吧,选择一门就深入到底,才不会动摇自心。才有可能成就~所以有时候别轻忽那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一切法唯心所造,当您不灭心不灭境时,正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心",念佛的 "心",这个心是阿弥陀佛五劫修行成就,这颗心含摄如来果地上的四十八愿功德,这颗心现的时候,阿公阿婆眼睛看出去的,即是极乐世界万德庄严之相。何谓共业中的别业 ? 净土行者修"净业",净业所现即是此。这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不虚。如果您真的认识到这点,要你一分一秒不念阿弥陀佛都难~一点愚痴拙见,分享交流。阿弥陀佛
我看过很多法师的影片,不曾入宗派,到此时此刻,我还是不落入任何宗派法门,唯有智慧,才是一切,你难道不追求智慧?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2 23:45:00何谓智慧 ? 智慧又该怎么追求 ?真实智慧先求根本智,般若无知。在求后得智,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怎么求 ? 方法 ?如果末学告诉您十年一部经,从头到尾念,不漏字,不颠倒不漏句,这就是求根本智的方法。您信吗 ?十年守一部经,名持戒。念经不夹杂一丝妄念,为修定,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方名修慧。戒定慧三学一次修,这就是古人开悟的方法。根本智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没有根本智,所学的只是知识~这个定义应该很清楚了。^ ^"谁愿意干 ? 最傻的那个人才愿意干,所以成就的都是老实人最聪明的都去轮回了 ~ = ="痴人说痴话,一点愚痴拙见您随意看看就好~也非常感恩您的讨论与提醒,阿弥陀佛。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7-13 00:15:00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另一宗又是另一宗的解释跟法门,不都在维护自己宗门教义吗?你能跟大家分享的修行法就是唸佛唸经?智慧就是无明的淡化,明心不就是无明的相反吗?自己的心念如实知不就是明心的开端吗?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没立场。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1:50:00随喜r大,您说的观念其实非常好。但末学想点出的就是,佛法的实证性,现实性。弥勒菩萨说,一念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生生灭,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2:00不灭心不灭境 是对的 这也是净土法门最大的功德所在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1:52:00如实知的当中,能够清楚了知几念生灭 ? 能否清楚道出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3:00不是不念经的时候就担心临终 妄想净土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1:53:00这些都是很严谨的标准,这样去实证佛法才会踏实。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1:54:00n大误会了,念经只是定课,定课的作用就是基本功。基本功熟了,对境才能派上用场。连基本功都不做,一上来就要即相离相,这是自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6:00当你再说 凡夫之想法测度佛智 本身就已经是以境生心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1:58:00末学只是凡夫,纵使不说那句话,平常也是以境生心。^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9:00如果连你要去哪都不知道是要修什么? 这叫盲修不要看了一些坊间的大众文化就以为开悟就没了开悟只是一切的开端 懂了以后才能如实的实修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0:00您开悟了吗 ?末学是没有开悟~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1:00如果你真的懂了 你就知道你在哪里 该到哪里去还有开悟只是一个泛称 一个境界有一个境界的悟境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1:00那请问您知道要去哪吗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2:00光是问人家你开悟了吗? 问这句话当下你就该问问自己的贪嗔痴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3:00所以您还是无法回答末学~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3:00我可以清楚明白的告诉你 我懂了一部份 但还没全懂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4:00去哪呢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4:00如果您是这样的态度 那就没啥好谈的了 佛度有缘人啊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5:00那你知道等觉菩萨说的净土是什么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5:00佛法是很踏实的一歩一歩,不空幻。这样才有可能度众生~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6:00不知道的话你又怎么可以妄自解释他的意思呢?难道你是等觉菩萨的代言人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6:00世间法光考高普考,就有一堆次第严谨的书要念了,何况乎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7:00出世间的佛法。诚实的面对自己,才是觉悟的第一步。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8:00为何可以一边说自己都不懂 一边却引一堆菩萨法师的话要大的话跟着你做呢? 诚实的面对自己,才是觉悟的第一步。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09:00末学应该没有要求别人要学我。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10:00不要自己代换说法 我用的字是跟着你做 不是学你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15:00^ ^ 阿弥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16:00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18:00要做到阿~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20:00正在做 :)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29:00学佛很怕穿上国王的新衣,这点要留意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33:00的确! 不只是国王的新衣 不要看错衣服乱穿也很重要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35:00感恩您的讨论,阿弥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36:00迟也好 早也好 能开悟更好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13 02:39:00永明延寿禅师 :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放宽心吧,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