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旁引 (一) ── 观自在“菩萨” p.94-p.10

楼主: wei1027 (ArthurWei)   2016-04-10 22:30:33
因此,在这里我们了解到“菩萨”,并不是说我现在修大乘法门,我就是菩萨。如果你的心与你的行为,没有办法配合六度与慈悲心,那么这一切都是空谈。反过来,虽然你没有修行大乘法门,可是你的心与你的行为都是利益众生为出发点,甚至于用无我利他的这种精神在做布施,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子,不管他懂不懂佛法,那么这个人就是大乘菩萨的示现。
经典里面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譬如在很久远以前,有一位出身很卑微的妓女,在偶然的机缘中,看到了一个临盆的产妇刚生下婴儿,但是因这户人家实在太穷了,穷到没有任何的东西给这位新生婴儿吃。
妓女看到这种情况,她马上毫不犹豫拿了一把刀子往自己的乳房刺下去,她想用她的乳汁来喂这婴儿,也许她是很冲动,甚至也戳不出奶来,可是因为她有这样子的一个念头,有这么一念仁慈心与慈悲心,所以这妓女后来也成就了果位。
另外在过去佛陀的时代当中,在舍卫国的一个小城里面,住着一个很贫穷的女子,这个女子因为没有能力赚钱所以很穷,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因为穷的关系连洗澡都无法洗,衣服也都是破破烂烂的,只可以稍微的遮盖住自己的色身而已,因为这样的缘故她满身臭味,弄得城里的人看到她,就如同瘟疫一般的躲开她。
佛陀知道后,于是有一天带着弟子游化时,顺道去探望这女子。佛陀到了她住的地方后问她:“你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位女子就对佛说:“目前最需要的是食物,吃的东西。”于是佛就马上命令阿难布施东西给她吃,这女子因为太久没有吃东西的关系,忽然之间得到食物以后非常的高兴,后来没有多久她就往生了。
往生以后她的神识跑到天道了,因为她与佛有这样的殊胜的因缘,她就常常从天上下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并且常常来听佛的开示,所以她到最后也悟得了正果。我们从这个例子当中,看得出来这种布施,不但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勉强,相反的,都是应众生之机与需求。那么我们知道,以佛陀的这种尊贵,佛陀不但没有去躲避这女子,甚至于还主动的去接助她、去关怀她,就如同自己的亲人一般去体会她的需求,这样子的行为才算是真正所谓的“菩提心”。
我们有时候观察自己的心量,会发觉自己实在是很卑微、很污秽、很可怜,老是有比较的心、老是有分别的心。为了要让生意好,就会想尽办法去巴结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客户,如果看到稍微比自己差的众生,我们就鄙视他,甚至于还批评他、耻笑他,认为他们不够资格与自己为伍。
我们看到比较粗糙的食物就难以下咽,看到路边摊的衣服就认为这些是次等货,太便宜了,穿在自己的身上没有水准,诸如此类等等太多太多的差别及分别心,随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伴随着我们。随着这种世俗心、分别心的滋生,我们的慈悲心、菩提心将会渐渐的萎缩,渐渐的消失掉;同时会越变越市侩气,会越来越具有侵略性、自保性,自私自利,在心里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我们在聊天之中,每个人所使用的字眼最多的一定是与自己有关系的,自己的子女、自己的配偶、自己的薪水、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衣服扔央C绝对不是谈论到别的众生疾苦、或者心里的困难,或者是如何去帮助别人,或者要怎么样去开导他们,让他们去接触佛法等等。这些差别这么大,这个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世间法,世间法里面我们所说的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如果没有经过佛法的洗涤转化以前,所作所为也都只是业力。如果要众生能够有菩提心、菩萨行,就要先能够化迷为悟,否则与他们谈所谓“利他”也好、“同事”也好,都是多余的。
作者: sanayo (刹那油)   2016-04-10 22:35:00
推,人性真的是世间法
作者: s9936152 (NineBallin)   2016-04-11 01: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vazques (忽然想你)   2016-04-12 09:39:00
心经是一切经典的精华呀!谢谢分享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2 16:23:00
无意看到 里面的道理 实在很歪斜......光引用的故事 就不知道 哪掰出来的.....
楼主: wei1027 (ArthurWei)   2016-04-14 23:36:00
这都是真实的故事
作者: M4Money (Morghulis)   2016-04-17 10:08:00
谢谢分享!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16-04-28 01:5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