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还是“基督耶稣”?

楼主: huangweirong   2015-01-13 22:44:03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曾为圣经中这种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在困扰著:为何有时候出现
“耶稣基督”而有时候又是用“基督耶稣”?他们显然都是在表达同一个人,但为何《新
约圣经》会同时有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使用上难道没有任何差别吗?还是有什么可以更深
入思想的地方?上帝会跟我们玩弄文字游戏吗?还是说只是因为使徒无心之过,所以我们
根本不需要为此浪费时间?
见树不见林?
就一般基督徒的灵修与圣经阅读习惯而言,我们常集中于某些片段经文的默想与对其中属
灵教训的学习。这样的作法虽对灵命有帮助,但似乎比较容易见树不见林,难有更完整一
致的角度来看待作者整体的写作风格或属灵教导,将片面熟悉的词句当成属灵的“亮光”
,反而错失了重点。要检视这种情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不同翻译版本来灵修:虽然原文
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因为翻译时用词遣句的原则并不相同,正突显出我们对片段经文的体
会如何容易受修辞而非原文结构的影响。
当然,若真要以更广阔的角度来综合整理圣经的经文,的确不是我们没有原文根基的平信
徒所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现代电脑网络的工具发明,却是可以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
鸟瞰圣经的经文(不需要熟读圣经百遍??想想柯P是如何靠一群没有选战经验的年轻人打
赢台北市长的选举‧‧‧) 以下我就以新约圣经中“耶稣基督”或是“基督耶稣”的使用
作例子。至少这个名词在意义上没有问题,翻译上也不可能出错(所以不必管原文啦),就
当成是读经闲暇之余的小小研究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说不定还会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
“字义”的误导?
任何一个对于信仰有基本认识的基督徒应该都知道,“耶稣”是两千年前在犹太地常见的
人名,本意为“上帝的拯救”,也就是旧约中约书亚的希腊文翻译。而“基督”一词来自
于旧约的“弥赛亚”,本意是指受膏者,后来成为犹太人的专有名词,单指耶和华上帝所
应许的救世主。也就是说,虽然“受膏者”仍是一个人,但已经是上帝永恒计画的一部分
,成为祂在世间神性临在的代表。
因此,彼得在五旬节是这样宣告的:“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
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弥赛亚)了。”(使徒行传2:36)这就非常清楚表
明,“耶稣”作为一个人名是强调他人性(历史)的部分,而“基督”作为专有名词则是强
调其神性(信仰)的部分。两者都是指向我们那道成肉身且神人二性的救主,却是强调不同
的角度。
或许就是因为以上对个别字义的理解,网络上有许多注释或见解在处理“耶稣基督”与“
基督耶稣”的差异时,就按此方向来解释:认为前者强调人性的层面而后者强调神性的层
面。这或许不能说错误,但未免太过简化。事实上,很多明明该是强调神性的经文却是用
“耶稣基督”(例如“就在神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祕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罗
2:16),而反之亦然,也就不一一列举。但如果因此就说两者使用上没有差别,可能也并
非是周密思考的结果(见下文)。
其实这问题正反映出我们读经时有时过于注重“原文”,反而忽略更重要的“上下文”。
因为语言是活的,当代的意思固然是使作者使用时的重要参考,但任何有创意的作者都可
能将之作更灵活的运用来表达更精致的意涵。如何判读这样的用法是一时为之、错误示范
、还是意有所指,就需要一些基本的分析。而这正是电脑网络(而非传统的书本)很容易帮
助我们的地方,突破一般灵修性读经的限制。
圣经中出现的次数分布
靠着电脑网络的搜寻技术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很容易地多了解这些词句的使用方式。例如,
我们可以用“信望爱信仰与圣经资源中心”中的经文关键字搜寻,十分钟以内就可以得到
以下几个主要数据:
1) “耶稣基督”在新约共出现140次,而“基督耶稣”出现82次。
2) 以出现的经卷来细分,“耶稣基督”一词几乎出现在每一卷新约,唯二的例外是在《
路加福音》与《约翰三书》。
3) 以出现的经卷来细分,“基督耶稣”几乎“全部”出现在保罗书信。唯一的例外是使
徒行传中的一次。所讲的也是使徒保罗所传的道(徒24:24)。
4) 保罗书信中使用“耶稣基督”共86次,比“基督耶稣”的81次稍多,而这两者相加后
在其每卷书的平均使用次数为 (86+81)/13=12.84次/卷,远多于其他一般书信中的4-5次(
唯一的例外是使徒行传中基督耶稣出现13次而基督耶稣只有1次)。
由第一点我们可知至少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经文的支持,无需担心哪里写错用错而得罪祂
。第二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显然《约翰三书》是因为篇幅太短而可算为统计误差。而“
耶稣基督”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显然是在教会建立之后,所以介绍耶稣生平的三本福音书也
很少用这个词(《马太福音》2次、《马可福音》1次与《约翰福音》2次)。因此《路加福
音》未使用这词也不令人意外。
保罗对“基督耶稣”的特别用法
但以上第三点与第四点就比较值得玩味了。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地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虽然
初代教会中各使徒(包括保罗)都是以“耶稣基督”作为最主要尊称耶稣的专有名词,但是
只有保罗才会在他所写的信件中使用“基督耶稣”。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许多时候这两个
词在保罗的信中是可以互换的(并且都大量使用),例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
徒,特派传神的福音。”(罗1:1)与“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腓
1:1),但是我们很难想像思想细密谨慎如使徒保罗者,在使用其他使徒未曾用的词汇(基
督耶稣)来称呼主时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或用法。
为要更清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将相关经文一节节来看(这正是电脑查询的好处,
不用一页一页翻圣经 时)。其实很容易就会发现,保罗使用“基督耶稣”时最常是放在一
个词组里来用,就是“(在)基督耶稣里”。事实上,这个词占了他书信中使用“基督耶稣
”一词81次的一半之多(40次)!是最大宗的使用方式。相比之下,“(在)耶稣基督里”这
个词只出现两次(保罗书信以外也只有一次),远不如“(在)基督耶稣里”的表达频率。如
果我们再比较同义词:“(在)基督里”与“(在)耶稣里”这两个词的出现次数,就会发现
更明显的差异:“(在)基督里”单独出现了36次,其中保罗书信就占了31次,而其他使徒
书信仅有5次。但“(在)耶稣里”却一次都没有!(除非是当成连结在“基督耶稣里”的用
法,但总共也只有3次。)
数据的意义
由于以上所分析的数据在次数与比例与一般理解有显著的差异,所以我们可以很合理地得
到以下三个清楚的结论:(1)“基督耶稣”这个称呼是使徒保罗所独有的,虽然他明知当
代教会其他使徒与信徒都是用“耶稣基督”一词。(2)保罗在使用“基督耶稣”时最常(占
一半)是用于“(在)基督耶稣里”这个词组,与“(在)基督里”同义,几乎都是保罗所特
别强调的用法。(3)除以上的词组之外,保罗对于“基督耶稣”的使用也多与“耶稣基督
”混合,可能并未仔细区分。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研究“(在)耶稣里”这个词组的用法(那可要多一些时间,在此就先省
略),就会发现那是保罗用来概括描述信徒借由基督耶稣的救赎,而持续经历到上帝恩典
的状态(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
的了。”(林后5:17))。事实上,上帝也是凭著自己的旨意在基督耶稣里来拣选(弗1:4)与
保守(林后1:21)祂的子民。
因此,保罗对这个词组的强调或许是因为他想回应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问题:当亚当夏娃
在伊甸园中因犯罪而躲藏起来时,上帝呼唤道:“(亚当),你在哪里?”对基督徒而言,
我们现在因此就知道那个唯一能令上帝满意的答案了:“我们在基督耶稣里”。
结语
如同本文一开始提到,用强调神性或是强调人性来分别“基督耶稣”与“耶稣基督”的使
用可能是过于简化的说法,但认为两者完全没有使用上的差异也是一个误解;更精确地说
,“基督耶稣”这是使徒保罗所特别使用的词组,强调信徒与上帝在“在基督耶稣里”所
建立的关系。这并不会改变或修正我们对圣经中其他与救赎相关的教义,但的确可能加深
我们对这恩典的认识与体会。
我个人相信这类问题在圣经中可能还有不少,但现代基督徒却更可以借由电脑或网络工具
使用来帮助我们的用鸟瞰的方式来读经,不但加深对整体经文的印象,也可能得以排除一
些肤浅的错误。当然,要能熟悉这样的方法也是需要一些时间,难免也会有误解的时候,
但他真正所代表的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别人所给予的看法。我个人
相信这一层的意义比所得到的经文知识或内容启发更为重要,也会一样蒙上帝的喜悦与祝
福。
其实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不正是上帝在电脑网络时代所赐与信徒们的恩典?对此,我个
人很感谢信望爱网站背后默默付出的义工们,为全球华人基督徒设立了这么好又免费(而
且完全合法且无版权问题)的网站来协助大家。当然,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小小的应用,
还未真的发挥出它更强大的功能。若是有更多基督徒能将所使用的心得借由网络社群作分
享而彼此切磋讨论,相信必会帮助彼此对上帝心意的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更全面的看见。
https://www.fhl.net/main/eternal_qa/eternal_qa541539.html
作者: gratain (恩典涌泉)   2015-02-15 06:07:00
nice! 以前也有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答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