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猫语38|从恋人到家人的心理历程

楼主: psylee01 (穗波心理师)   2024-07-17 08:25:06
https://i.imgur.com/IkJKeBj.jpeg
“爱的猫语”是根据心理师近30年的观察、实务经验及爱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的短文,我认为,如果能从01猫语,细细思量猫语,有这个认知及行为,往向顺利和谐的恋人乃至于可能未来婚姻之幸福不远矣!
句意说明: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会变得越来越亲近,对彼此也更加了解。
这种亲密关系以下列方式演化:
1. 两人在面对生活的处境时,会开始猜测对方的想法和行为,比如“他可能会这么做”或“她大概会那样想”。彼此发展出对伴侣“性格理解”的一套想法。所以会有一种的感觉,“我越来越了解我的伴侣!”。
2. 两人之间一些原本特别的事情会变得平常。例如,第一次牵手时的兴奋和紧张感,到后来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也就是说彼此不可避免地垫高相处品质期待的高度,彼此之于对方的期待会比一般朋友来的高。比如说,心情不好时,就会希望伴侣看得出来,并且能安慰自己,但对其他朋友则没这种期待。
3. 所以以前和对方在一起时,让人感到开心和特别的事情,现在可能就变得普通了。就像之前说的,第一次牵手充满惊喜紧张,后来的牵手是理所当然。
4. 恋爱初期的那种热情和兴奋感会慢慢减弱,变得平淡。但爱情并不是消失不见,而是它转化成隐化和沉默的型态,不为我们所见,就好像一个图形它逐渐成为生活的背景,我们生活在其中而不太能感知。
这里叉开来讲一个概念,所谓的图形是我们注意力集中之处,好比我们看到一个投手“投球的英姿”,“投球的英姿”是我们注意到的图形,而投手丘,身后的球场,是我们没注意到的背景,但是图形之所以被看见,是因为背景的烘托出来的,我们心中会解释,他可能正在进行一场球赛,帅呆了。所以图形能被注意力察觉,是因为在背景中显现出来,“圆形-背景”是互相连结,成对出现,有图形必有背景。
5. 也就是说虽然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共通的连结却越来越多,但是都“地下化”了,平时注意不到。比如说,交友圈的共同交集,习惯性的日常生活行程的搭配 等。这些在主观的感觉上默默地连结成一大片,沈入生活的背景里,我们不再说它,玩味它,因此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上,因为不再是主角(注意力集中之处),所以可能导致感情变得乏味或缺乏激情。
当初营造爱情喜悦的“情事”,现在却是乏善可陈,爱情在个人主观的感知上,从生机勃勃逐渐走向例行的淡然,两人位置不断相互拉近的结果,却是步向爱情疲软的空间,但是彼此的觉知却是感觉到身旁多了一个熟悉自己的人,他的角色已成为“家人”,所谓的爱情,完成它阶段性的任务,由“图形”的性质,没入变成了“背景”的质地,不再是个人生活中“喧闹显化”的样貌,而是转向“静默隐化”的样式,爱情改变它的型态,“恋人”成为“家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