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交不到女友的人是不是都不检讨自己?

楼主: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15:10:51
※ 引述《HelloP (HelloP)》之铭言:
: 我们来看数据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820349
: (台湾单身人口破600万,单身女性高于单身男性)
: 懂了吗?
: 你根本凭个人狭隘经验 就靠脑补乱唬烂
: 殊不知现实世界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样
: 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单身女性比男性还多欸
: 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单身女性比男性还多欸
: 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单身女性比男性还多欸
: 然后你跟我说男生比较惨????
请问这篇报导的单身定义是(未婚+离婚+丧偶)吗?
统计的年龄范围从30岁到100岁以上吗?
A我ID我有PO一篇内政部户政司的人口资料,
https://imgur.com/2JkFxr2
其中20~39岁的未婚男女人数是男比女多46.4万,
跟报导所谓的单身女比单身男还多并不一致耶 @@
更新一下
用内政部户政司的人口资料计算后,
这篇报导内容的单身定义的确是: 未婚+离婚+丧偶
年龄范围是30岁~100岁以上
男 270万 女 330万
作者: akobe   2019-09-14 15:22:00
未婚+离婚+丧偶不就是单身吗@@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5:24:00
看同一年龄层本来就不对吧?不是说男人很钟情永远爱年轻嫩妹?考量拜金妹跟嫩草老牛的现况,男人的年龄层应该往上提两阶吧?内政部统计处2018年当年结婚的性别年龄比里头35岁以后新郎数量就开始大幅增加几乎是新娘1.5倍,看同年龄本来就有盲点吧Btw搭配你这张表,挑出2018年度男女走入婚姻的年龄最大宗四个区间(男25-44女20-39)来看,未婚人口是男1885976女1958862,也就是说在男大女小婚比男小女大婚要普及的情形下,当大家都在结婚而你妳单身的人口中,女的真的比男的多喔。挑同龄来说女生吃香本来就很怪吧?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9-09-14 15:55:00
男生寿命比较短 自然上寡妇会远比鳏夫多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5:56:00
对啊但是刻意忽略男女婚配年龄差异就是很有问题的结论啊,天知地知你知大家都爱幼齿妹,而年薪百万四十男跟年薪百万四十女的市场差异也很明显,要忽略年龄差异就根本不能讨论这个问题了啊。而且其实你的算法也排除了差四岁以内的案例喔,你再仔细看一下
作者: firework2 (花火人间)   2019-09-14 16:14:00
年上婚的话一定有一群最年轻男性单身 也就是照年龄区间计算 多出来的单身人口 至于有没有到46万 就未必了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6:40:00
我也觉得四十万太夸张,应该踢除丧偶的部分比较客观,但稍微看一下数据也知道男女婚配年龄本来就有差异,拿108年新婚资料来说,一个锅配一个盖,也就是男女数量相等的情形下(同婚适用后就难算了),仅看初婚的人口,30岁就是明显分水岭,30前新娘多,三十后同龄新郎数就超车同龄新娘了,既然一个锅配一个盖就表示单看2018年就真的普遍男大女小婚较多嘛。硬要抓一个较年轻的区间然后排除年龄差异比不是偏向调查吗?就像去国民党党部调查对中态度后说是台外民意一样,有些东西就是不应该排除作结论啊。至于那个排除五岁差距是统计要重修的问题,其实根本没排除到只是个吐槽点 = = 总之男女数量差距都没那么大,真的不需要怪到说都是男生多很多很多很多这样,只是在年龄分布上大多数男生争抢一小段区间的女生而已。然后内政部在这里 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sn=6826&Page=1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13:00
想请~问一下原po 这个数据可以看的出来男性取的女性是否为外籍新娘吗?没有国籍?什么意思R?是指不知道男方女方谁才是本国人吗?那我想问一下男性跟女性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就好 感恩~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8:25:00
你补充的图说明你还是没懂为何不能这样算耶...混同了很多计算标准啊,先说我不是很懂你贴这张图的用意,你是想说大一两岁为主流所以取同样年龄段合理这样吗?你要不要算一下22岁女生配25-40岁男的婚姻有几队,再算一下22岁男配25-40岁女、或者20以下女的婚姻有几队,然后想一下把22岁同龄男女纳入计算时,结婚的男女数量差多少,其中男大女超过两岁的人有几个人?你这图只是证明结婚岁数有差距,且25岁以前的女生配了大量年龄超过你说的一两岁以上的男性啊...所以25岁以下同龄区间一起算不合理呀....单一最多项目不见得能单挑各个小项目加总啊。举例:ABCD四个组合,A最多有80,但剩下BCD加起来九十的话,你就不能硬要忽略BCD呀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32:00
呃XD 我是只想问结婚对象是外国人的男性女性年龄
作者: ariel0114 (ariel)   2019-09-14 18:32:00
哈哈哈哈原po你要不要删文算了 完全回答不再人家跟你讲的问题 很怀疑你根本看不懂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38:00
楼上开大绝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8:54:00
不能的理由我拜托你动手算,地方的煮妇想去煮晚餐了...不能的理由就是拿22岁女来说,婚配对象21-23男少于25-40男啊.....你是要看整体婚配状况为什么能不去看这一大片呢....不能看单项最高然后活生生切掉超过一半数据啊......然后你的主流说法是错的,因为落在差两岁范围内的人比差三四岁以上的人少啊,单项最多怎么会等同于主流呢我的天
作者: firework2 (花火人间)   2019-09-14 18:58:00
把数字改成百分比会比较好讨论吧
作者: baigyatsh (想吃黑鲔鱼)   2019-09-14 19:04:00
20-24想结婚的男生本来就少 你24有想结婚吗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9:07:00
前三多跟前三多以外(或聚焦三岁以上)的比例差不多,没有绝对优势(或甚至更少)所以你不能就这样舍弃掉啊...你看不懂的话你不是在讨论是在捍卫信仰了吧...然后为什么有问题因为同理可证你取同龄区间的话就舍弃掉一大半30岁以上男大女小婚的男方啊。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看懂呢我的天最后跟你说:前三多 不 等 于 主流,你如果不能懂这个概念,你根本无法讨论统计问题啊 囧好累喔,这个年龄你越往下单身男的情形会越低,但你这就回到选取的问题了,那么为何不能取到30-100岁呢,你为什么要从20岁开始呢,为什么不能按照主力结婚年龄层用时间婚配落差取男女年龄层呢,我们推文一开始就是从这里开始打转:你选同龄且20起跳又在男生窜升时脱离战场,无法反应实际问题啊。我一直都在说的是,你也认同男大女小多(且数据显示大超过三岁的人占半数或以上,你自己数数),那切割低年龄层且同一年龄层,就是恣意且偏向的结论,无法回应原本的问题。你补充的问题点在于:我也能说台湾已婚男女100%是在20-200岁间决定结婚的。我们在针对性别与年龄造成的影响讨论,而且显然在二十出头,三十左右,四十岁以后性别差异会各有不同变化,那你通通抓来撒尿牛丸就没有意义啊 囧啊二十以下也有啦,总之可以结婚的年龄到200岁(爆)
作者: wsp151515 ( )   2019-09-14 20:15:00
在这边写论文不如多出去走走
作者: guepard (刺猬树)   2019-09-14 20:18:00
很多女生想在30前结婚耶,30以下的男生没多少想结婚吧,倒是男生不管几岁多半都想找30以下的女生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0:25:00
我一边吃饭一边写心很累,你是在说哪一张图我不太懂,你明确指一点给我我就来验算(叹),顺便告诉你要拉这么大区间来看的话内政部十五岁以上婚配表就有,以去掉丧偶跟离婚,有偶率是男51.51多于女49.41喔,然后你数据给我呗我算完再来跟你讨论(阿我上个月才发誓不再乱战文的哎)然后整个就是研究法的问题,你凭什么觉得95%算数,80或85或95不算,又哪些算数特殊案例?到底为什么承认男人爱嫩妹有那么难....二十以下,三十,四十以上在男女明显有不同倾向,到底为什么不愿意这样讨论呢?不这样讨论到底想得到什么结果呢?喔是这张喔,那我先跟你说?%的人会在哪段年龄结婚=\=当年度新婚人口中某段年龄层占?% 而这张图说的是2018年年登记结婚的人分别是几岁,不是男或女会在几岁结婚然后我从一开始就是在说女的容易爱年上男没有否认过耶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4 20:54:00
楼上可以回文吗 看妳的推文好累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03:00
我不想回文捏 回文很害羞。来我抓数据如下:2018新婚人口中,男25-49岁占86.77%,女20-39占87.94%,差不多了吧,很凑巧的是,这不就我第一次推文抓的前四名吗,不就是男老女幼的前四名吗.....那结果就跟一开始一样,就女生未婚的多啊,1957976比1885976..回归原点(叹)你是不是很想要证明该一起从20起跳所以硬要抓95%
楼主: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1:10:00
请问排除20~24这区间的理由是什么?要排除我也没说不行啊 你可以取25~39岁这个区间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14:00
因为我认为男跟女在婚配上有年龄落差,所以取各自的前四名(啊你倒是可以质疑为什么是前四名啦),男的前四名就没有20-24区间啊。我真心诚意的问你,你是认真觉得这个阶段很多男人会想婚?所以说我从头到尾只有强调一件事,就是男大女小配是现实情况,所以你撷取低年龄同一年龄层(而且还包括大家都爱的二十几岁女),这是有偏误的观测方法。就酱而已说
楼主: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1:21:00
你认为20~24男性大多不想婚所以应排除 但40~44这个区间的结婚比例只比20~24高2% 为什么就应该纳入呢?没道理你取了前4 然后第5只低2%所以不取 你懂我意思吗?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32:00
我懂你意思,但我们光这样就已经86%,只剩下14%的情况下差2%不算多吗?或许是生物或社会因素等种种,你可以看出男跟女的婚配年龄若画成曲线图是起伏方式走势相当相当不一样的东西,这你同意吧?男的巅峰后是缓幅度下降,女的巅峰聚集在一处之后下降幅度大,这是两条曲线的根本性格,考量这点再搭配你说的要取同样区间,所以取86%前后下去抓的结果就是25-44啦。我还是想真心请教你,你真的不认为男生女生适婚年龄在整个人肉市场上是明显有不同年龄要求的吗?还有澄清排除的原因不是“我不认为会想婚”是前四名就没有嘛....然后不想婚是我看结果后推测的理由,第五名问题除了上述的曲线性格外还有抓男女比例尽量相同的结果Btw如果讨论20-24或者是否该平头纳入男女数字是讨论焦点,那透过86%(男女取样时间差)跟95%(男女齐头)的对照差异,不就已经不证自明了吗....就男生二十出头比较少是因为男大女少配盛行啊。
楼主: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2:01:00
我觉得讨论到这边就可以了 没有够强的论述可以8%和6%(严格说是6.5%)的差别有明显到要舍弃其中一个区间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2:09:00
你不愿意承认也没人说得动啦,但你一路下来看错很多资料,你是不是要记得这点,未来少一点武断吧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5 00:46:00
为何要排除20~24这段的未婚男性呢 虽然不想婚但是想交往呀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0:56:00
好烦喔,你坚持数据要齐头取(而且拿嫩妹期比)那就没意义啊,你说因为差不多所以不该去掉难道没注意到这就是两条曲线的特性啊,男的其实第六七八九名差异也都在1.多百分点你通通拉进来吗?(那就是内政部婚配表有婚率的数字喔,男比率高于女)但女生则否,因为女生大量聚集在嫩妹区间超过则遽减,没有这种1点多慢慢调的现象。但男生不但相对分散也相对晚婚,所以你自己看一看今天算出来的所有结果,不论齐头也好抓95/86也好,都显示了:三十岁上下为分水岭,只要男生年龄越低就越容易比同龄女生单身机率高,所以你抓数字抓到这个区间越多情况越明显,你硬要齐头又切在女生集中区,数字就不能准确判断男生究竟为何单身呀。我说的拒绝承认就是拒绝面对自己调查过程的这个偏误啊,你也知道男大女小多,到底为什么坚持看嫩妹期的男女同龄比呢?你到底想说什么?年轻男生就是单身多很可怜?我说的是适婚期(此年龄男女不同,你也同意)女生其实也单身者多,晚婚者单身者也多,一切只是男女需求择偶标准不同,单身男真的不用自怨自怜,不就酱......我从头到尾批判的都是不能拿女生黄金区间比然后说男单身多可怜,你算得每个结果也都支持这件事耶?只要区间往后拉长男单身率就会降低,不就说明了拿前半段看的偏误?每一个算法包括你算的都证实这件事耶?我跟你说了曲线特性不同,男的是满满减少差异小,女的是骤降差异大,所以要讨论单一数据时我选择了前四名且人口比率86%吗?你若对86或前四名有意见,那就先别看单一数据回顾一下今天算过的所有数字,不都证明了我刚才推的文吗......男的是缓慢递减女的是骤降跟集中,所以数字若都齐头踩前半段越多男单率越高,但会随着时间拉长单身率下降,就这个结论啊:不就年龄有巨大影响不能只看前半段评论吗.....错字:慢慢减少回S21没有说不能恋爱啊只是提醒他有年龄差的现象,恋爱当然也是,所以挑嫩妹期说单身多,这就没看到只是双方择偶倾向不同,春风得意的时间点不同。只是这样而已,不知道为什么硬要跳针说可是年轻时男单就是多.....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5 01:15:00
若女性未婚多,为何O2是女性信箱爆满 不能理解...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1:19:00
这就不是数字能解释的了,但猜猜总可以,我个人觉得一般女生在网络交友会比较多安全面考量而不那么踊跃,且习惯把自你要扩大到相对优势那为何不再拉长?下一个百分点差也很低喔?你知道扩大到内政部15岁以上到死亡的统计时,去处丧偶跟离婚男生的有婚率比女高喔?都说男生是递减了你是不是应该再往下算,才能平衡曲线差异?你到底想要什么,想要一个无敌大范围的适婚区间然后证明几乎全年龄的男人都单身比较多?先不提全年龄单身没比较多,你承认春风得意期不同不就知道为何挑前半段会偏误了吗?到底想要什么呢骤减曲线搭上缓慢递减曲线,又一次平头式提取不就又一次不能不符受实情吗?优势区间是这样比的吗?到底多爱齐头对切囧 男的优势是缓慢递减出现的啊,时间拉越长越优势啊,这个看起来你也同意到底还想要听什么呢?就女生嫩妹期吃香男生细水型,你想要世界变成一个总之男单就是多的世界吗?就不是长这样啊内政部有婚率 15岁以上 男51%女49% 你到底要怎么样,想要有我单身我合理的悲剧主角光环吗?在人口比率上没比较多...而且你看你自己的数字,嫩妹上修五岁立刻少了一大把人耶,不就是证明了年纪差异吗?你一下承认有年龄差一下又不面对,你到底想要什么结果,除了悲剧光环我还真的不知道.....你指控我排除20-24弱势男是很奇怪的事,因为就是有年龄差存在你这样看不是很自助餐吗?我从头到尾说的是这只是男女春风得意的方式不同啊,你一直觉得20岁弱势,但那就不是男生婚配主力,老丑胖女生婚配也很弱势啊,我只是要你正视不能忽视年龄差,去说年轻单男求偶弱势,因为其实所谓的剩女数量也是超多啊.....这就是只看自己有利的去战男女不是吗?然后我不能认同总人口也单看人数不看比率,基本人口数量就不一样,除非你是要拿年龄段一段一段看人口数,但这又会扯回到,所以男女可以切同一段年龄层这个问题,而今天所有的数字都在告诉你不行,因为有年龄差异,不是吗?一口承认有年龄差,一口又说不能把年龄差算进去,到底要怎样?全台湾女人对不起单身男这样,单身男好可怜这样 囧
作者: revorea (追寻安身之地)   2019-09-15 02:00:00
执念好强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2:03:00
你问我“你知道吗”的那句话就是我说一直在说的曲线问题啊,缓慢递减所以不足够补啊?所以不能拿女生密集集中的那一段来看啊?所以年轻区间女优势啊?但就只是年轻区间啊?而且有年龄差距所以要评估结婚主力阶段的年龄就必须男女取差距区间啊,这重复一百次了吧Orz20-24岁男就不是主力区间但女生是咩,你自己也承认过,而且到底为啥不肯面对我问的问题:你真心认为20-24区间男女婚头意愿是相当的?20-24岁男是超想婚被迫单身?你认真?不齐头的取样才能反应真实的所谓适婚年龄找无伴的比率,因为你也认同的男女婚配有年龄落差,不齐头能比吗?而且在说一次,不看单一结果,我们今天所有算过的数字都显示,阿就真的男女婚配跟年纪差异有关啊,所以当然要考虑啊,到底为啥死不愿意...又不是说我不算20-24这段的人就被我社会抹杀我哪来这么大权限啊你是不是20-24男觉得我踢除掉这段就是无视你的痛苦很不爽?天可怜见!苍天有眼!我要跟你说的只是你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啊,老天爷你总算问了像样的问题!对,你可以质疑为何取四不取三或五(而且是往上取),只有这部分,只有这部分是我用我自认的合理性去判断,理由一样是考虑曲线问题,因为双方巅峰的方式不同。啊所以我不是说了吗,取三取四9586还是75%都好,这些种种不同取样结果算出来的不同数字,只要没算错就都是真的,那要怎么解释不同数字的不同结果呢?不就很明白,老结论:年纪轻跟年长阶段男女有不同形式的优势,年轻阶段越权重单男比率越多,拉长则减缓,所以“男大女小乃事实,必须考虑年龄差异”,尤其不能齐头撷取年轻段讨论,完全自助餐。总之不就我晚上回锅推文推的第一段话.......https://i.imgur.com/BxRx4nP.jpg来再回一次给你,我有时差要睡了乐意明天再续喔(挺)啊还有我真的只是说20-24男时候未到而已,不是要否定他们存在喔囧
作者: bbbing (无)   2019-09-15 11:36:00
你不觉得把20岁女生和39岁放在一起不太适合吗
作者: abby2007 (似水)   2019-09-15 14:21:00
感受的到推文君的崩溃XDDDD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0:39:00
呃...所以30岁以下交不到女友的要自我安慰只是时候未到这样吗,就是老套的“只要我长大”?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1:39:00
我有要指点三十岁以下男如何处理感情吗XD我只是推文指出这人的盲点,拿年轻同龄婚配数字来指称年轻单身男比年轻单身多,然后哭台女感情优势,这是错的,错采样错分析错结论,我就是看不顺眼基本研究手法都没有的人乱造谣,但你要说年轻单男想要嫩妹时竞争者众好可怜,我同意也没意见喔。年轻单男不是结婚主力年轻单女是,这不是有无恋人的数字是有无婚配的数字,也不是我逼三十以下男去跟其他老男人争抢嫩妹的,你也可以从不抢手的蓝海下手喔,指出事实数字(嫩妹就竞争者多啊,年轻单男未婚是没对象还是不想婚你自己研究)到底一堆人被指出大家都爱嫩妹所以嫩妹枪手的事实为何就要一副被攻击到的样子,男人不能当完全受害者就不开心吗,好奇怪捏
作者: fantasyhorse (水多多)   2019-09-15 21:45:00
统计到100岁做啥,男性平均年龄本来就低要就统计20-40岁这区间比较有讨论价值..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1:45:00
统计过了讨论过了,自己看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3:27:00
奇怪,我看内政部“结婚人数按性别、五岁年龄组及结婚次数分”表,前四名初婚区间男女一样都是20~39阿就算男大女小是事实,你直接把男生拉抬一个年龄组区间难道就不失偏误吗?有资料显示男女婚配年龄差距平均或中位数有差超过5岁吗?因为根据内政部资料,男女初婚的年龄是差不到3岁喔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3:40:00
你讲的都讨论过了,看不懂人话的人何其多(叹)我分三次回答你......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3:40:00
历年来男生初婚年龄40~44"从来"就没有比20~24多过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3:45:00
(1)我跟K集中讨论的东西姑且都以公布的2018年度登记结婚人结婚人数数据图下去讨论,作为当下现状的一例。前四名我跟k排序相同(只是k误读了这张表的意思),你那是几年的图跟数据,要再来跑一次资料也是可以,但会变成通时性比对要考虑更多东西了。你看我战到现在就知道要讨论研究方法我乐意,不过要收假了无法像昨天那样密集,你只要给,我保证讨论,但可能要好几天慢慢回,毕竟我不是下午茶贵妇(叹)(2)你说要怎么拉区间才算公允,这可以讨论,其实k跟我也就各自区间做过不同运算,不同运算数字若都是真为何结果不同,我贴个图你等等,要重复打字实在太累了。不同数字都是你就得思考意义,不能不顺眼就不管原因假装看不到(3)差五岁人数问题,你犯了跟K一样看显眼数字的毛病。重申这里提的所有调查都没有“有无交往对象”数字,有的是“已婚”等婚姻相关数字,(你的中位数我还没看今天也来不及看但你若看K提的一两岁主流说为何不能用还不能理解,我保证明天或后天会回,给我时间工作赚钱啊霸脱)而前三多差距的岁数,人并没有比差距超过三岁的人多,也就是说不能齐头开始齐头截断,理由在于会排除掉这些数字庞大的男性啊。这是为了强调齐头切会有的偏误。还是重申第二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怎么解读这些不同算法下得出的不同数字?其实这些不同数字根本已经把结论自己证明出来了啊。以下付(2)的补图,顺便再请你注意我说k不能这样研究有很大原因是,他拿的资料是婚姻关系调查,不是交往状态调查,这在男女年龄差异上有关键影响,不能不考量的齐头切。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00:05:00
你慢慢来 我也没催你资料来源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至于我要什么结论...我只是路过看到学术讨论就插一脚的乡民...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6 00:29:00
我要睡了明天再看数字,阿这不是学术讨论,只是看图说话。然后其实20-24区间的庞大单身男中,也包含了有交往对象但还没有结婚的死会男.........我后来有点感觉一些人跟k似乎把单身(未婚)男跟单身(无交往对象)混同在一起,大概是这样所以很激动,觉得不能踢掉20-24男吧...我猜....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00:42:00
呃 我精简一下问题 妳说应该取男25~44女20~39主因是这区间是男女前四大初婚年龄,而我看到的数据跟这个前提是矛盾的,如上所说历年来男40~44从来没有多过20~24,所以妳的立论有问题,就酱妳也别想太多,就当正反方辩论比赛,我没要求什么结论,只是想打败人或被人打败喔对了,讨论前提单纯就指婚配就很,还考虑交往的状况根本扯不完
楼主: k268185 (k268185)   2019-09-16 13:56:00
我是觉得取结婚率前4的区间不太公平啦 因为会把男性较低结婚率结婚的区间忽略女性较高结婚率的区间计入 一来一往得到的结果当然有问题取前3和前5至少双方都是公平在同样的年龄区间比较 没有哪一方比较占便宜或吃亏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17:05:00
上面这张图数据我有疑问,我看的资料历年男40~44岁“初婚”人数从来没有多过20~24岁,你这张图是根据主文算出来的?107年调查在40~44岁的有偶人数,不代表他是在40~44岁才结婚喔注意是“初婚”,也就是不考虑再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