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原po的文章,
让我想到最近与遇到人际困扰的女性朋友,聊到“安抚”这件事,
我给了她一部影片的片段,问问她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VzTmrER8g&t=5s
看完了,她回我说:
“几年前看到这部剧,我只当成普通的偶像剧来看,
觉得跟男一男二交往都会很幸福。”
“不过现在再看一次,尤其是我正在为工作投注心血的阶段时,
丁立威的安慰会让我蛮不开心的,好像否定了我到目前为止的努力。”
“虽然我知道他没有恶意,但是这些话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这边似乎投射了过去经验)
“不过李大仁又显得太过美好,现实中感觉不会有这样的人出现。”
这部片子虽然没办法很精确呈现正确的安抚,但大致展现了心理学家对安抚的看法,
安慰他人情绪的方式大致分成两种,根据John Gottman所提出,
包含情绪消除(emotion dismissing)与情绪协调(emotion attunement)。
先来说说【情绪消除】,这是丁立威使用的方式,透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让伴侣忘记遇到的愤怒、悲伤、难受或是挫折等感受,通常开头为“没关系...”、
“别想太多...”、“会过去的...”。
诸如:
“真的不用那么认真。我的意思是,辞职以后,
如果找不到妳喜欢的工作,就好好休息一阵子啊。”
“我付薪水给妳。”
“永远记住,妳不需要为了工作看脸色,忍气吞声,因为妳有我。”
而【情绪协调】则是李大仁用的方式,与被安抚者建立连结,
陪着伴侣一起感受种种负面情绪,并且在安抚的过程加入了“同理”的元素
如以下:
“他们真的很不了解妳,妳对工作其实比任何人都努力认真。”
“可是妳有自己的工作哲学。妳不是也从这个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对吗?”
“这才是我认识的妳。”
这边可以用一个BrenéBrown的小短片认识一下同理心的历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SiC59j0ak
其中提到同理心分为以下四部分:
1.接受观点:理解对方的成长背景与脉络,事情并没有谁对谁错。
2.不加评论:不需要告诉对方怎么做,除非对方要求建议,不然不要轻易给予。
3.看出情绪:能够分辨情绪,生气背后也许是浓浓的失落感。
4.尝试交流:记住不是指导,而是交流,试着陪着对方走这一段难过的路。
引用影片最后的结语:
“每当我们遇到这些让人难过的事情时,
我们都企图作些什么,让事情能好转一些。”
“但当我和你分享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时,我宁愿你告诉我:
‘虽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很谢谢你愿意跟我说这些。’”
“因为事实是,回应(response)很少会让事情好转,
而真正能使事情好转的是连结(connection)。”
我们不能说丁立威的作法是错的,但是有的时候,
也许对方想要的是陪伴与理解,而不是问题解决与处理。
如果推的不行,可以改用拉的,或许会更适合你与你伴侣之间的互动。
祝你跟伴侣的相处能越来越顺利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