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9岁了。
27、28岁的时候大概是焦虑的高峰期,
想到自己的妈妈在这个年纪时刚生了我,有点焦虑,
看到身边的同学们不是婚纱照就是稳交中,有点焦虑,
在月老庙获得怒杯,成为同行者唯一求不到红线的,有点焦虑,
看到曾经说打死不生小孩的前任笑着抱着新生女儿,有点焦虑。
迈向30岁的路途中,听多了顺其自然、时候到了自然就会遇到,这种话,
我只能说,我的自然就是工作、在家、和还单身的女生朋友们出游啊。
途中有很多不着边际问著“什么时候喝妳喜酒”的泛泛之交,
还有热情(?)凑对相亲的主管,在作媒未果时还狂酸“不要挑来挑去挑到卖龙眼的”。
我一直记得,自己是在办公室大庭广众前得到了这句话。
其实我一直不懂,为什么到了某个年纪的单身的人,即便没有开什么条件,
还是会被概化给了“挑”或是“标准太高”这种评价,
还是那些结了婚的前辈们,真的就像是前面回文板友比喻的大风吹,
在风停的时候,随手拉了一个人就找位子坐下?他们就没有“挑(选择)”吗?
我想,他们只是幸运了一点,或者真的就只是,屈服了。
有时我总是想到金庸小说《白马啸西风》里的李文秀,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于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
勇武的青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
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觉得,人生还是有坚持之必要。
甚至也谈不上什么坚持,只是单纯地,不想去勉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