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问题单纯是"我跟这个男生分手是错的吗??",
那应该不会有这么多异议吧,
跟一个价值观不合,对感情进行步调也不同的人分手,
是件合情合理到不行,甚至可说果断的决定。
但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异议,
我自己觉得争议点在于原原po的感情观,
她在不确定自己想要的感情状态的情况下,
走了一条不适合自己个性的路,
然后在模模糊糊,短暂的观察对方"好像还可以"的情况下,
就答应跟人家交往(还是以结婚为前提的相亲认识交往囧),
才会导致这么多人批评。
相亲市场本来就是个人肉市场,
重点在于结婚,不是促成两人交往而已,
尤其是婆婆妈妈长辈介绍的那种,
见过面后会不停的盯进度,恨不得两人今天见面明天就去登记结婚了,
原原po的案例,介绍方是邻居,应该压力更大,
搞不好还每天站在阳台算这一对出去约会的次数咧= =
换句话说,参加相亲的人多少是把结婚当成目标在走的,
目的性比一般男女朋友的交往高出太多太多了。
从这里又可以衍生出来"物质条件"对于相亲的重要性。
今天就是因为男女两方有足够的经济条件,
才会被长辈级的介绍人相中,接着介绍两人认识。
反过来说,今天如果男生车子房子都没有,
邻居阿姨会把男生介绍给女生吗??
原原po的妈妈支持两人交往的可能性高吗??
把经济条件撤掉后,促成双方认识的可能性就会有变化,
这也是相亲跟一般男女朋友交往过程有差异的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从原原po的叙述看,
她并没有急着想结婚,甚至她觉得现在单身的生活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去相亲,根本跑错棚啊,
而且跑错棚就算了,原原po还答应要交往,
然后在对方大步赶进度,把一般男女朋友相处时会有的互动搬上台面时,
决定就此封杀对方,这样不被批也很难吧。
很想结婚也准备好结婚但是没对象=>相亲
没有到很急着想结婚,但想交男女朋友=>参加联谊或请同辈朋友介绍
没有急着想结婚或交男女朋友,但仍希望有机会能脱离单身=>多参加社团性活动
想要什么样的感情状态,就该选择相应的手段跟管道,
原原po既然很在意两人个性能不能契合,就该观察久一点,
等自己对对方也有感觉了再决定要不要交往,
甚至不该参加相亲这种普遍讲求速度,目的性重又看客观条件的管道。
毕竟物质跟经济条件是客观存在的,看看名下财产跟工作职位就能推出个七八成,
但是对方个性到底是不是如自己所想像,是需要时间下定论的。
最后,我想原原po真的不是很喜欢这个男生,
不是说她不给对方摸摸亲亲那些肉体接触,
而是她连跟对方好好沟通相处的步调,给对方改善跟磨合的机会都没有;
认识一个月,在"看似不错"的情况下答应交往,
交往两星期又在对方步调过快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分手,
今天换成我是那个男生,应该会难过到炸开吧。
祝福原原po跟男方都能从中学习到什么,还有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