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浅谈外商药厂前景pharmacy in Taiwan

楼主: bms ( )   2022-06-12 10:51:53
造成现今原厂药商在台湾待不下去的窘境
最重要也是无法改变的因素是 健保
大家都知道每个药物要在台湾卖除了许可证之外
还要跟健保局申请健保价
目地是医疗院所开药的时候不用跟民众收费 而跟健保局请款
经济学里这种模型称之为垄断市场
因为市场就只有一个买家 他想买多少就多少
不进健保市场就几乎等于不用在台湾做生意
而最令人诟病的是 健保药价每年都会调降
美其名曰 为了社会大众能够以更便宜价格买到药品
十几年下来 每项药品价格越来越低
厂商没有利润就裁撤业务单位 推出台湾市场
健保药价调降的标准基本上是没有极限的
能多低就多低
我进药业一开始是跑Antibotic
经手的药剂是ICU MICU常用的广效抗生素(重症病人会用的)
当初进台湾一剂价格破千
十几二十年下来我接的时候健保价已破百
然后医院采购价原厂药是健保价7折至8折
学名药3折至5折
要离开时这剂抗生素卖价已跌破50元
请问这种价格要怎么养业务团队?
最近疫情不是普拿疼Acetaminophen 很夯
https://www.nhi.gov.tw/QueryN/Query1.aspx
知道这个药物在医院开一颗健保价不到一元吗?
连我当初待的学名厂都不做的
现在药不是比糖果还便宜 是比糖果上的塑胶包装还便宜了
其实外商药厂的业务团队是很优秀的
一个新药进来台湾 3-5年就可以完全找到潜在病人数量
什么意思
基本一个药品有与之相对应的indication
假设这个疾病台湾就是30w人有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状况下 几年内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这30w人
但是 成长就到这边了
外商就是看数字 你就算100%市占明年GM还是要求成长
再加上健保开始砍价 请问这时候怎么办
主管就开始调动区域人力 半年一小轮 一年一大换
美其名曰 让你更加熟悉不同体系医院的生态
其实就是业绩达不了 也没有位置给你
就换个人换个区域看看会不会有意外的收获
对上交代他有在‘管理’ 有在’做事‘
事实上这就是个死局 做什么都是苟延残喘 最终还是整条pipeline都会被裁
对于新人来说 业界的标竿外商都这样了 你还能期待有什么好的发展
对于在业内的人来说 如果转换成本太高
在经销台厂的话 真的不如好好待着 占到位置 稳稳做 爽爽过 至少不会朝不保夕
Sales function如果未满30岁 我当初规划是直接去中国唸MBA 毕业之后找当地marketing
职务 年薪基本有200 而且中国市场幅员广大 老人化且未开发 光吃医药红利就能吃一辈

推荐CEIBS
后来发现去新加坡唸MBA目标东南亚APAC也是可以
Marketing function 请好好跟GC APAC的人合作 有regional headcount 甚至local hire
就请他们帮
你内推 这也是最快能离开台湾市场的方式
现在只要工作内容有cross region的都很抢手
以上 大概是我对药厂的观察
最后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
作者: iamskinny (GQueen)   2022-06-12 11:52:00
更重要的还是这几年新药研发也瓶颈了......
作者: c79143014 (I want.....)   2022-06-12 12:06:00
台厂大多找外销出路,台湾的许可证就像是缴个保护费
作者: G5 (.....)   2022-06-12 12:54:00
健保的逻辑是药厂能给医院折扣,就代表这个药还有利润,那明年药价调整就照折扣率砍下去,然后每年循环这个剧本…
作者: sfparanoia (同类)   2022-06-12 12:59:00
确实目前在台湾的药厂工作如果不是regional account给你,就是看个人能力手腕及运气运气好的公司还会生出缺给你
作者: biopatrick (海绵超人)   2022-06-12 13:35:00
感谢b大分享 好奇除了sales/marketing 外 外商的其他team 例如:RA/medical 也是有一样的瓶颈吗 谢谢
作者: paulex7789 (bico)   2022-06-12 13:53:00
现在大概只剩自费项目活得下去惹,其他真的没赚头。
作者: erick720730 (Erick)   2022-06-12 13:54:00
谢谢分享,我到药厂medical不到一年,改天也来分享自己的心得
作者: Ithilloth (Ithilloth)   2022-06-12 13:56:00
国外原厂都在大裁员了,传统销售模式要转型了
作者: sfparanoia (同类)   2022-06-12 23:15:00
Medical部门都太扁平了,一家公司在台湾能有多少medical advisor/director
作者: Jasmie0429 (Jasmie)   2022-06-13 13:04:00
你讲的市场饱和就是传统的思维逻辑 其实跟原厂自己的compliance也有关系 大厂很多不屑或不想做的领域嘴巴上说off label不想做 因为没indication但明明就是其他的潜在市场 可是原厂大多被自己的compliance绑死 宁可少一事也不要多讲或多卖站在业务的观点跟后勤(RA)的观点是不同的之前还有某前三大原厂的业务卖到其他科off label结果奖金被取消(没有抢业绩 单纯其他科off label)DSM还跟着跳进来唸业务不遵照仿单销售
楼主: bms ( )   2022-06-13 14:28:00
因为违反compliance 会被fire啊 不管你业绩好不好你是主管你愿意帮属下担这个责任吗
作者: Camera8025 (数位防手震)   2022-06-13 16:23:00
off label不是什么少不少一事的问题而已,今天你建议医师off label use如果病人出事你药厂有办法担这个责任?会叫做off label use就代表不是合法的适应症,代表没有足够多的临床数据可以支持这种用法,本来就不应该去推广才是合理的在欧美随便一次的医疗纠纷,药厂会损失的都是上亿美金,这还不包含赔上自己商誉的部分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2-06-13 18:21:00
off label出事你扛得起? 很勇喔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2-06-13 21:40:00
我觉得QRA影响相对小一点,最大影响就是公司给的资源变少,headcount很难增加,以及证直接给3PL的风险
作者: dontmind (欢迎莅临specialman)   2022-06-14 01:50:00
感谢分享!健保药价现在好像会看先进十国的平均价,那这样还会从千元最后掉到五十元吗
楼主: bms ( )   2022-06-14 07:37:00
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者: externaload (Vision of disorder)   2022-06-14 14:57:00
Meropenem?
楼主: bms ( )   2022-06-14 15:55:00
其实是在说Tazocin Maxipime 没想到连penem也这样了…
作者: jzungjia (jzungjia)   2022-06-15 04:52:00
Onc line也这样吗?还是跟着明星产品走就好了啊?请问对于PJP 又有什么看法呢?Off label use…很常见啊有跑过Hema吗?另外大中华区不是外商内转比较快吗?
作者: tzuting1995 (葱妹)   2022-06-15 20:57:00
谢谢分享 对鲜肝很有帮助 长知识了
作者: jzungjia (jzungjia)   2022-06-16 00:32:00
谢谢分享,PJP年薪开到180上下,但想说罗氏没药了啊…撑的久吗
楼主: bms ( )   2022-06-16 07:16:00
要想的是做这个职位三年之后要去哪里?
作者: brianlee0724 (圆圆)   2022-06-16 19:51:00
谢谢分享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2-06-17 13:53:00
大大的PJP心得跟身边朋友一样XD
作者: starsunny (柠檬加开水冰)   2022-06-17 18:41:00
有大大能分享外商医材前景吗
作者: leonor20213 (三娘子)   2022-06-18 00:00:00
谢谢分享
作者: mark24365273 (小玮)   2022-06-18 12:42:00
推 感谢分享
楼主: bms ( )   2022-06-20 11:43:00
大体来说医材大趋势会跟药厂一样 不过医材新的产品比较快出新的产品源源不绝 各种产品之间共同promote效果也不错医疗器材分有跟刀的像pacemaker/EP ablation/LVAD/打支架这种专业技术吃很重 比较不容易被取代不用跟刀的像是心脏支架/内视镜/手术耗材/缝线等等比较偏向药厂的promote方式骨科很特别喔 水比较深 要慎重考虑跟刀的还有TAVI
作者: taiwan3135 (输输赢赢)   2022-06-21 17:15:00
推医材的comment, co-promote真的很重要,另外传统手术耗材外商其实也都针对目前的channel布局未来的新疗法跟module了
作者: remix780317 (微醺夜)   2022-06-24 00:10:00
推推 去年刚进药业 后勤职 也在想未来三年在哪
作者: moneyla (moneyla)   2022-06-24 07:56:00
PJP明年又要看业绩囉,我觉得R做做样子跟当初gak一样,美其名转型,只是在瘦身Gsk
楼主: bms ( )   2022-06-24 12:36:00
市场端最终都是看业绩 不论再怎么包装设计工作内容kpi 销售数字没达标就是不及格 遇上台湾健保制度就是个死局
作者: douhavebrain (无)   2022-06-26 10:21:00
纯推心得分、分析、观察。谢谢版大
作者: timmy20232 (台湾人壮)   2022-06-27 00:55:00
推,前阵子在猎头公司待过,确实整个药界的市场一直在缩小,越来越难有好的发展
作者: KCIRTAPNAUR (patpat)   2021-01-10 02:01:00
真的是好文一篇,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