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巨量资料 解读基因 个人化医疗时代到来

楼主: NIFTY (NIFTY)   2014-03-05 00:56:25
※ [本文转录自 Doctor-Info 看板 #1J5WLbYF ]
作者: NIFTY (NIFTY) 看板: Doctor-Info
标题: [新闻] 巨量资料 解读基因 个人化医疗时代到来
时间: Wed Mar 5 00:54:58 2014
G oogle等资讯科技公司也非常积极投资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大量收集与某种治疗法的
效果相关的患者情报,再与基因情报相互对照而成“巨量资料诊断书”,附加价值便由此
而生。
花费1,000美元(约新台币3万元)就能读取个人基因组(genom e)资料的时代已经到来
。利用“巨量资料(B ig D ata)”来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法,新时代的医
学技术已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来到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的人类基因组解析中心,进入电脑室后,即使脱掉了厚重的外
套,却依然热得满身大汗。
这里的温度高达29度,热气来源是两台超级电脑,它们所拥有的计算能力,相当于1万
1,000台以上的个人电脑。为了运用大量的数据,大型的储存装置也在室内一列列并排,
容量相当于4万4,000台100G B的硬盘。
解析中心的教授宫野悟说明,他们尽可能不要把空调开得太强,是为了降低机器必须不分
昼夜全天候运作的成本。
专精于情报科学的宫野,和研究癌症的学者们共同执行这个专案计画。他说:“对于现在
的癌症研究而言,数学和超级电脑已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解读基因组成本大降
在90年代,国际人类基因组解析计画中想要解读一个人的基因资料,就需花费约一年的时
间和约3,000亿日圆(约新台币900亿元)的巨资。然而,现在使用美国的商用最新机种,
即可在一天左右,利用高速模式将一人份的基因资料解读完毕。
以技术进步的速度来看,也许今年能实现在五到六个小时之内、利用1,000美金的代价,
将一个人全部的基因组解读完。此外,基因组解析装置的尺寸也越来越小,有企业宣告,
将开发出仅有手掌大小的装置,并以“家电级”平易近人的价格贩售。
这些大量的基因组情报,也促使医学研究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癌症的解读,正可利
用大量基因组资料取得突破。癌症是一种由D N A 损伤(或是突变)不断累积、致使细胞
无法停止增殖而引发的疾病。将正常的组织和癌细胞的基因组相互比较,并用超级电脑进
行解析之后,我们可以判断,从父母身上得到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又有哪些是因为环境而
累积的突变。经由这些大量的数据,可以解读出癌症从潜伏期至发病前的所有可能与变化
,进而对对癌症的治疗研究有所帮助。
于是,癌症研究人员、加上像宫野这样的“生物资讯学(bioinform atics)”专家、以
及超级电脑的三位一体,为现代医学打开了新的门扉。多重基因检测将是治癌关键临床应
用也正在发展所谓的“基因诊断”,根据基因异常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针。其
中,针对肺癌的治疗方式率先走上第一线。
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所里,担任癌症基因组研究学科长的柴田龙弘预测,在不久
的将来,癌症的治疗将会有重大改变。
他认为:“光是针对肺癌这样的单一疾病,我们就有多达10种以上的可能问题基因、以及
其对应药剂的组合。这让我们必须一个一个尝试、调查,直到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而患
者身上的癌细胞就会在这些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地恶化。因此我认为未来癌症的治疗法,
将会改为‘多重基因(m ultigene)检测’,从一开始就一口气调查所有可能有问题的基
因。而是否能快速、无遗漏、大数量、且正确地检测,将成为治疗癌症的关键。”癌症研
究中心去年开始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锁定目标基因、然后用次世代序列检测装置(
sequencer),进而解读的“癌症基因组诊断面板”。这个装置,可以一次检测约130组基
因。
不少企业相继加入结合基因检测情报和医疗数据库的领域,包括以解读出来的基因组数据
为基础,提供治疗方针建言的“基因检测服务”。
有趣的是,G oogle等资讯科技公司也非常积极投资这类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大量收集
与某种治疗法的效果相关的患者情报,再与基因情报相互对照而成“巨量资料诊断书”,
新的附加价值便由此而生。
仍需面对医疗伦理问题
目前社会上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期望,这些基因情报或许能进一步运用于预防疾病产生。只
是,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疾病,是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吸菸或饮酒等)两者都
有相关性的“多因素疾病”。据了解,造成人体易于罹患此类疾病的原因,基因的影响程
度仅有二到三成,最多也不过是五成。
好莱坞女星安洁莉娜裘莉因带有基因缺陷,进行了双乳切除手术以预防乳癌发生。但是,
一般的大肠癌、胃癌、乳癌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又各有多少程度的影响呢?这个问题
目前尚未获得解答,会得病人和不会得病的人之间的差异,将经由长时间的追踪研究来一
一厘清。
现在,癌症研究中心已经建置完成所谓“生物数据库(B iobank)”系统,将针对所有初
诊病患采取血液样本,对于进行过手术的癌症病患,则会采取其组织样本保存。这些样本
资料,也包含了经由遗传而得的“体质”情报。
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所长中釜齐表示,这些资料可能会让患者发现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癌
症以外的遗传疾病因子,像是神经方面的重度疾病或阿滋海默症等,如此一来,便会浮现
“知的权利”和“不想知道的权利”等问题。这些“研究”中所得到的情报,应将以何种
形式反馈回医疗现场?针对这个问题,中釜认为:“今后,在发展基因研究的同时,我们
也必须同时展开伦理社会方面的议论才行。”
新闻来源 全球中央杂志 via Yahoo! 奇摩新闻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