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技创业,没有你想像中的难

楼主: connectome (Connectome)   2014-03-04 22:52:55
生技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投资的时程长,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研发
与临床试验,是花大钱来赚更多钱的产业。因此,感觉上是个门槛高,
没有大量资金无法进入的行业,更感觉投资下去之后,回本赚钱之日遥
遥无期,令人却步。事实上真是如此吗?以美国的状况来讲,并非如此,
创业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不见得要等到卖产品赚钱才有价值,而投入
的资本额虽高,也不见得是财力雄厚的大财团才投入,反而是需要有好
的创新点子的人来投入,找钱是之后的事。笔者在此整理身边创业的例
子,与读者分享在美国先期(early-stage)生技创业的模式。
创业的核心是好的点子(idea)
生技产业是把创新的技术应用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unmet medical need)
上。因为要用来解决过去没有办法治疗的医疗问题,因此一旦找到解决
之道,便能独占市场,产生庞大的利润,但要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就要找
到新的技术。这样创新的技术通常源自于学术界,因为在大学和研究中
心里,做的是最新的研究,在产业或其他地方,则倾向于将已有的技术
应用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
在美国,对创业有兴趣的同学会在研究所时期开始寻找点子,借由
离尖端学术研究最贴近的这段时间,找到未来创业的技术来源。当新技
术发明的时候,最熟悉那项技术的人就是发明技术的研究生与教授,尤
其是研究生更是最了解的人,因为他是实做的人,而教授往往只是指导
方向。要将此技术继续发展、商业化,最适合投入的就是这位研究生。
因此,许多新创公司都是以大学里发明的技术为基础,由刚毕业的研究
生来担任公司的技术长,继续发展下去。
创业资源来自创业社群
刚毕业的研究生从未有创业经验,甚至连产业工作经验都很有限,
真的能开公司吗?没错,对这位社会新鲜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事情太多
了!在美国好的研究型大学里,有许多课程和活动值得给想创业的学生
参加,让他们借由这些资源,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建立人脉。在笔者所
熟悉的大学中,包含MIT, Harvard, UCSF,UCSD 等,都有创业相关的社
团活动,而且社团活动的名字甚至不约而同的都叫 100k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顾名思义就是挑战创业,有十万美元的奖金的意思。
这些由学生所组成的社团,和当地的创业社群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更是聚集创业社群最好的地方。创业社团的挑战是为期一年的活动,常
常不限于学生,任何人都能组队参加比赛,比赛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
段让有点子的人报告他们的点子,其他人可以加入自己有兴趣的队伍,
接下来各个团队需要准备一场一分钟左右的推销演讲(elevator pitch),
是第一次的比赛评分与给奖,而最后阶段入选的团队则要建立商业模式
企划书 (business plan),并报告给由产学界专家组成的评审,评审当
中通常包含天使(angel investors)或是创投人士(venture capitalist),
而最后得奖的队伍,则能够获得种子基金 (seed fund),继续发展实现
他们的梦想。
创业比赛能够参加到最后的队伍是少数,但是参与其中各阶段的活
动却是对广大的创业社群都有帮助的,创业社团在比赛期间会举办许多
工作室(workshop),邀请专家教导大家相关的知识,譬如如何申请专利、
保护智慧财产,如何找到适当的商业模式,如何准备推销的演讲、报告。
这类型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创业者培养创业所需的能力,更是一个扩展人
脉的好机会,因为在那个地区对创业有关的人士都会去参加,因此在这
些活动中,最容易认识到志同道合或是能力互补的搭档,这些活动的场
合是拥有技术背景而需要学习创业的人,和拥有商管背景要寻找值得投
入的技术的人找到彼此的绝佳场合。笔者认识的一位朋友本身以博士后
研究员的身份开始创业行动,就是在听学术演讲时找到了有潜力的技术,
又在创业活动中认识了有寻找策略合作经验的商管人才,于是便成立了
三人公司,从此成为创业家开始发展他们的公司。
专利与技转是生技创业的关键
生技产业当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创新的技术,而要运用此创新的技术
独占市场,靠的就是专利,因此对生技产业有兴趣的人都必须有基本的
智慧财产相关知识。智慧财产不仅指专利,也包含商标、商业机密、版
权等,当然和生技相关最重要的一个是专利,能够保护专利内的发明在
期限内不被其他人用作商业用途,因而保障使用此发明的市场独占性。
专利和技术转移是息息相关的,在学校的研究人员有了新发明,就
应该填一份表格 (disclosure form),交给学校的技转办公室,由技转
办公室去找专业的律师来把发明内容写成专利申请书,同时也借由技转
办公室的联系,寻找对此发明有兴趣的公司,开始谈技转的内容。技转
有许多细节,譬如双方要评估技术的价值和保护方式,是专利的授权、
实体的研究材料的转移、或是非专利保护的技术转移,公司要一开始就
付钱买断、在销售之后付给某百分比的权利金、还是两者的结合,分期
在达到哪些里程碑的时候才给多少金额,相关的细节都需要花时间去谈,
也随技术和参与的人员的复杂程度而所需达成协议的时间也不同。
在哈佛大学,一项专利授权可能要花上半年到一年,但是一旦授权
确定了,公司便等于有了一项保障,有机会开发出独特的产品。这样的
技转是会创造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公司得到创新技术,得以发展,另一
方面,学校也得到专利授权金,得以回馈学校。
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育成中心是创业的第一步
说了这么多,你或许会问:“我有创新技术,但是我没有钱,这样
能创业吗?”其实美国的生技创业家许多都像你我一样,有想法、有冲
劲,但并没有富爸爸可以提供资金。他们拥有的资源是可以申请小型企
业创新研究计划(small businessinnovative research grant, SBIR),
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国家科学会(NSF)、海军研发办公室(ONR) 、
国防部(DARPA)、盖兹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 等都有提供。有心的
创业者当然是每个创业比赛都参加,也每个SBIR计划都申请。在第一份
计划通过的时候就是公司开始的时候,这时计划主持人 (通常是研究生
或博士后) 就必须毕业转换身分,成为公司的全职员工,大约十万美元
的计划金额,足以支付他和合伙人的薪水,以及初期研发所需的费用,
用此经费来发展公司的技术,使得一年后能有较成熟的技术,取得创投
基金,或是拿到其他的计划。接下来,只要找到懂公司法的律师顾问,
把税务厘清就好。
生技公司有了基金后,研发仍需要有实验室,不是在家里就能做,
这时就要仰赖育成中心。在旧金山、波士顿这些生技金三角地区,研究
型大学里也有育成中心,比如加大旧金山分校(UCSF)的 QB3。育成中心
里有一间实验室,提供基本的实验设施,让小公司租用,最适合一人公
司,因为虽然它每平方呎的租金较高,但是可以一次只租一个实验桌 (bench),
不像外面的办公大楼或是实验室,通常至少要租5000平方呎起跳,总租
金相对划算多了。另一方面,在育成中心当中可以结识其他的创业同好,
又能就近接触学校的研究环境与资源,是新创公司最理想的发源地。
每个阶段都有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
生技产业虽然从创意点子到销售赚钱之路非常漫长,但是对于创业
者来说,并不是等到最后一关才能赚钱。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会时
时思考退出策略,也就是换手赚大钱的时机,主要有两大可能性,一是
将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后,将公司卖给大公司,让大公司吸收下游临
床试验和技术发展的风险,一是将公司公开上市,借由股票发行来筹资,
继续发展。因此,对于最早创业的人来说,创业赚钱并非遥遥无期,也
不是无薪可拿,只是在何时要退出,就看个人野心和技术的潜力,这些
是在早期创业的同时,也该思考的课题。
结语
在美国,有生技创业相关的完整体系,使得创业的关键不是拥有资
金,而是拥有创新技术。有理想、敢挑战的你,准备好了吗?或许也可
以试试创业这条路!
作者: AngelMAyCry (猛毒天蝎)   2014-03-05 01:00:00
结论是建议大家去美国创业吗QQ
作者: jodojeda (jodojeda)   2014-03-05 01:42:00
在台湾就可以 民视本土剧多看一点 会觉得生技超简单
作者: sealoe (不买美债=人权倒退XD)   2014-03-05 10:18:00
我实在想说 写这篇文的创过业了没 ?
作者: Amewakahiko (天若日子)   2014-03-05 14:34:00
创新的学术研发要创业有机会,拣菜尾的学术研发就...
作者: akita690 (akita690)   2014-03-07 18:05:00
学院派写的文章
作者: johanjohan (johan)   2014-03-13 13:02:00
推楼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