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七年级生推荐的BEING专辑(5)

楼主: unknownbeing (仆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2012-10-28 21:23:05
[七年级生的BEING系25张推荐专辑] 竹井诗织里 - Dairy
自主性还有品牌个性对任何歌手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曲编必须他人作嫁的歌姬们,而历
史告诉我们,BEING系在处理这一块远不及在乐团上的精准。
如果由这个观点看来,仓木麻衣或许是个美丽的错误,BEING在1993年之后又一次和乐界
的大齿轮接轨,“delicious way”的成功除了记录之外,现在看来不管是对于麻衣本人
或是BEING/GIZA对于后辈的栽培都是弊多于利,好比说,麻衣本人在背负著庞大的名声压
力之余,直到今天仍在对适合自己的风格这个议题摸索;更别提爱内里菜、三枝夕夏等人

此话怎讲?
如果对BEING/GIZA于00-10年推出的新人有所认识的话,除了doa、Chicago Poodle、
Naifu等自主性较强的单位之外,女歌手们大多不出这一套:外表当然风格迥异,不过就
是有一股很难用笔墨形容,属于GIZA的那股灵性(看观不妨拿GIZA BLEND系列的封面和其
他家公司的女歌手比较,你会发现真的很不一样),至于音乐则是会被赋予一个特别的属
性,好比说岸本早未的舞曲、北原爱子的拉丁、高冈亚衣的acoustic / country rock…
等等,当然,文案中也一定会提到这些女性们是如何的被她们心中的偶像如何影响之类。
这些适当的包装,当碰上了制作良好的音乐时,整个质感就是出类拔萃,即使我们知道竹
井诗织里的都会爵士和滴草由实的R&B实在不会是大HIT的类型,不过累积出个字的歌迷族
群,以及累积在坊间不错的名声,到也不是难事。
这些同质性间的鲜明个性,导致的另一个优点是歌迷的累积,常常是像拉老鼠会一样,歌
迷重叠的比例不少,加上某大型tie-up所赐,近十年的JPOP能找到对唱片公司有忠实属性
的乐迷,我想BEING/GIZA应该有某种程度的代表性。
而缺点也因此而生,这些喜爱音乐(却不一定有音乐细胞的)女孩们,在包装以及唱片公
司政策的保护下,进步幅度有限,而且见光死的比例也实在是不小,我曾经对面包工场的
影片又爱又恨,欣喜的当然是那些影片可以看到很多不容易出DVD歌手的舞台表演,而崩
溃的点是,音响已经不太优了,那走音和岔气的VOCAL品质颇让人想砸萤幕(大家可以自
行youtube体会个中滋味)。
当唱片公司疯狂押宝,看谁会成为下一个麻衣的过程中,一家公司终究无法负担太多那些
ORICON永远1XX名的歌手,加上我们都知道BEING实在不是一家会帮歌手找外快的贴心公司
,这十年来两次大裁员让多少乐迷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我想不用提了。
歌手要参与自己歌曲的制作或是创作,尤其是更具专业度的曲编,这点很重要,尤其是在
这个对单人歌手不利的年代。
GIZA推出的小牌女歌手,竹井诗织里绝对是当中值得多谈的一位。2004年以“静かなるメ
ロディー”major debut(虽然我还是想吐槽在GIZA major debut好似跟indies没太大差
别),直到2008年以精选辑作结,近五年的时间,竹井诗织里的原创作品绝少有冷场,三
张original album和一张mini album均为上乘之作,竹井本人慵懒低沉的声线和这些都会
感十足的抒情曲和爵士曲起了很棒的化学反应。
另一个功臣是小林哲,BEING厉害的编曲人不少,但是会玩键盘的除了池田大介以外,小
林哲确实是近期BEING在处理电子摇滚以外,很不一样的编曲家。键盘除了是一个好的
melody line之外,不同音色的选择在歌曲气氛的营造上扮演的更吃重的角色,好比说竹
井第四张单曲“つながり”,那前奏就是一个运用键盘来营造气氛的典范。
这次选择的是竹井诗织里第三张原创专辑“Diary”,很久以前我也写过的一张(不过当
时写的跟现在写的应该很不一样吧),以四季咏物抒情确实是JPOP很特别的一点,而在当
中又串起了回家的概念,以及适合歌手的音质,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很适合拿起来,涤清心
灵的一张好专辑。
推荐曲:“桜色”、“并木道”、“梦のつづき”、“きっともう恋にはならな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