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LB官方网站的文章,以下是单A(Single-A)、3A(Triple-A)和大联盟(MLB)在Sta
tcast数据上的差异(2023):
1. 投手球速:
‧ 四缝线速球与伸卡球平均球速:
‧ MLB:93.7英里
‧ Triple-A:92.7英里
‧ Single-A:91.1英里
‧ 投手投出95英里/小时或更快速球的比例:
‧ MLB:32%
‧ Triple-A:19%
‧ Single-A:11%
2. 曲球的垂直变化量(诱导垂直位移,IVB):
‧ MLB:-9.6英寸
‧ Triple-A:-8.2英寸
‧ Single-A:-6.0英寸
3. 滑球的水平变化量:
‧ 水平变化超过12英寸的滑球比例:
‧ MLB:26%
‧ Triple-A:25%
‧ Single-A:16%
4. 打者击球强度:
‧ 硬击率(击球速度达到或超过95英里/小时的比例):
‧ MLB:39%
‧ Triple-A:36%
‧ Single-A:31%
5. 全垒打平均距离:
‧ MLB:400英尺
‧ Triple-A:396英尺
‧ Single-A:386英尺
大小联盟的直球差距比想像中还要小
主要差距反而在“变化球”的品质
打者gap就太大了
直球与变化球都变难打
还能打的比较快比较远…
1.根据野球革命:
中职2024平均 143.1 日职2024平均146.8
根据这份资料:
A146.6 AAA 149.2 MLB 150.8 (野革151.8)
日职的直球速度甚至跟A的等级差不多…
我觉得日职的变化球平均应该不会差到MLB太多 否则MLB也不会那么买帐
变化球不知道版友有没有资料提供对照
2.村上宗隆2022年53轰平均距离117.9m
小联盟A 平均117.7m
而那年平均最远的Adam Walker 121m
还是达不到MLB平均121.9m
连日职都相差甚远了
也难怪亚洲打者旅美成绩比投手更惨烈
3.而老外给中职高A的评价 好像蛮合理的…
原文出处:
https://atmlb.com/4fpWnxQ
亚洲毕竟比美洲平均矮5cm 大样本下球速相对弱势一点其实算合理 毕竟身体物理条件差距就是放在那
不能这样看吧 日职平均和1A差不多但输出出去的投手都是日职顶级啊
作者: hunder (@_@) 2024-11-17 08:51:00
可以由韩国数据对比应该可以更清楚。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24-11-17 08:53:00
就是变化球和控球品质差距 控制能力的差异上面数据还没统计到井川庆当年大杀日本,结果去到大联盟被打傻,就是直球变速球控球能力的隐形差距
作者:
Hiabtd (科学超电磁砲)
2024-11-17 09:02:00扎实击球啦,硬击是三小
作者: k865394 (盐烧海苔) 2024-11-17 09:13:00
硬击改个强劲击球率之类的吧
作者:
illumi (NazuO)
2024-11-17 09:20:00hard hit 嘛,这没考虑控球阿,
他是用日职最顶级打者去跟美职的平均比啊但大谷到美国后就再进化了
作者:
salkuo 2024-11-17 18:31:00推一个 不过没统计到A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