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广场》备战世界棒球12强赛的远忧与近患
KillerQueen
即将在十一月举行的世界棒球十二强赛,台湾队廿八名选手名单最终确认登场,球迷与社
会的讨论甚嚣尘上。舆论焦点多半集中在谁是遗珠之憾,笔者无意引战,毕竟只要有键盘
,任谁都能成为球场云端的诸葛亮,但由此次过程仍可看出备战的远忧与近患。
远忧在于,球界对此次赛事定位似无明确共识。十二强赛当然是一级国际赛事,但国家队
的目标是倾尽全力争取佳绩?或拔擢下一个世代接班梯队、为明年经典赛做准备培养可用
之兵?主导的中职会长说法虽略见端倪,但仍应有更制度化、更具配套的措施和作为。
比如球迷最近对台湾在世界棒球排名的嘲讽讪笑,以及部分网络意见之于U23代表队成绩
的责难,大概就像中职会长蔡其昌说,“以前也觉得棒球是国球,但如今感觉‘赢球才是
国球’。”何以致之?台湾运动文化的普遍泛功利倾向,也许是重要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要追上日本、好想赢韩国,那么,日本成立侍Japan公司专责国家
队的组训不说,韩国也早早确立国际赛事分级及国家队循序渐进的换血工作,赛事只是手
段,真正目的在于发展和经营棒球。对于日韩等“棒球先进国家”之流,除却对于成绩、
奖牌的追求,或许应认真思索,凝聚各界共识、拟定发展架构,才能落实扎根我们的国球
。
近患指的是,这回脱颖而出的国手名单,因为赛事目标不明,选训只好采取折衷主义以免
动辄得咎。美其名是融合老中青、均衡经验与战力的结果,但往往最后经常是没练到兵、
没养成新秀,还得安慰自己虽败犹荣。
所以我们看到劳碌整年的部分资深选手,球季结束后仍得披上蓝白战袍“相忍(伤痛)为
国”,而农场里的后起之秀,始终缺乏舞台在国际一展身手——这里无意对此次代表队名
单说嘴:每一名都是努力的选手,但若强调拚搏,“最强代表队”成员应更加头角峥嵘?
真要换血,大家应该看到名单出现更多的潜力新秀?
中信兄弟总教练平野惠一所言甚善:“并不清楚这次中华队的‘目标’是什么,是培养年
轻选手或是赢球导向?”道出国家代表队面对大型赛事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病灶。
这里的建议是:十二强赛虽然重要,却无关奥运奖牌或经典赛资格,可以作为潜力选手养
成的试炼场,并趁此落实大型赛事分级、国家队教练任期制等配套。台湾棒球一路走来步
履蹒跚,但确实逐渐告别草创,期盼我们的“国球”除了赢球,也能做的更好。
(作者是唱片行老板、棒球迷)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6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