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同意田鸿魁先生论点。运动员本身能耐与专业本事,包括点滴言行,除决定其身价,也
: 决定啦啦队与运动场上球员,彼此吸睛与影响力的消长。
: 看看现在林书豪、与其身处的PLG,啦啦队就不会是焦点。林书豪打出一场场好球,球迷
: 想看他打球,听他比赛结束后的说话,我光听林书豪说话,就感受到职篮的大有可为,现
: 在的林书豪,就是带着PLG向前冲的Game Maker。
: 而台职现在? 严肃来说,台职球员必须仰望大谷翔平,将其等级身手、形象到智慧谈吐,
: 作为典范,不然就只能被啦啦队压着,打目前奇特的台式棒球。
这两句直接对比现在台湾篮球跟棒球实力,根本就是强烈的讽刺。
一个现在NBA没人要的林书豪来台湾,你觉得台湾篮球大有可为?
然后棒球员必须仰望大谷翔平?要仰望大谷的人多得去了好吗。
按照这样来说,去年牧田和久来中职被打爆,中职还不起飞?
: 国体大陈子轩教也说得很好,其从运动本质,提出让人思考的社会学批判论点,他是这样
: 说的:
: 对于职业运动球团来说,是否可以不问目的,只要有人进场就好?毕竟,不管看球或看妹
: ,反正都是一张票的收入,啦啦队热区还可以卖得更贵呢!但这样的思维,无疑就是网络
: 内容农场的逻辑。速成、耸动、标题关键字的操作,只要是引你上钩的标题都是“好”标
: 题,那么只要让你进场的,都是“好”行销。以成本考量,培养一个出色的职棒球员,需
: 要多少时间与资源的投入?培养一支冠军球队,需要多少出色球员同时达到巅峰的汇集?
: 至于啦啦队,年复一年,反正都有年轻貌美女性前仆后继地投入这舞台。
阿不然勒?球迷网络上嘴砲就有钱赚的话干么搞那么多有的没的吸引人进场?
说真的啦,不喜欢啦啦队就不要跟人家抢发香区,
我近期都坐上层,不仅视野好,票价也便宜。
要是真的这么讨厌啦啦队又希望台湾棒球变强还不赶快抢爆上层或本后?
: 当我们场上的球队令人尊敬却惋惜地在预赛中遭到淘汰,台湾至少还有我们场外的加油文
: 化吧!这是本届经典赛期间媒体乃至球迷们共享的集体情感与记忆,但如果台湾的加油文
: 化在精神上是如此令人景从,甚至还是商业上的票房万灵丹,按理来说,全世界其他运动
: 赛事都该“风行草偃”才是啊?但,这类加油文化源起的韩国职棒为何都甘愿放走“国宝
: ”李多慧?而她如果真是如此珍宝,怎么会有球团愿意释出她,而出口到了台湾呢?据报
: 导,李多慧离开韩国起亚虎啦啦队,就是与她逾越了“配角”的本分有关。
: (节录文章,取自陈子轩 [long game]报导者 2023. 4.8.)
: 陈教授话说得客气,笔者进一步的诠释与解读如下。
: 棒球本身节奏缓慢特性、原先啦啦队某程度弥补等待与空档。简言之,是先有棒球运动,
: 方才滋养出如此台式应援团。
: 虽说职业运动经营必须符应市场需求,如提供享乐与休闲感,但还是要有个限度。
: 目前啦啦队现象发展,用卫道角度、或说运动本位,这是走钟状态,我甚至认为,这与过
: 去夜市上演牛肉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大人爱看、妈妈与孩子路过则要快速通过。
: 现在可好了,大家都不演了,根本是穿着棒球衣show girls,然后与球迷一起进行赤裸裸
: 、集体共动与凝视,并透过社群媒体不断放送。
牛肉场长得像中职啦啦队那样?这作者是不是没看过牛肉场?
中职啦啦队的应援我之前还看到有人酸说中职应援像带动唱像带儿歌捏,
照这样说来幼稚园老师在这作者的定义底下也是囉?
: 长期这样下去,台湾棒球不会进步,我们只会一次又一次,与韩国一样,在经典赛看着日
: 本不断的获胜,然后又不断问著自己,我们倒底做错了什么。
台湾棒球这十年间进步的飞快好吗?到底在讲什么鬼东西?
还是这些人真的喜欢零签三万,全垒打王加薪五千这种鬼东西?
: 台式品味真该如此? 那就这样吧...
: 想想古罗马竞技场曾经的变迁。
: 其用作控制城邦社会稳定、提供民众休闲娱乐的场域,曾几何时,他从原本娱乐庆典的活
: 动、转为血腥的杀戮战场,谁爱看?当然就是买帐的当时意大利社会普罗大众,包括上层
: 阶级。
: 用类社会学用语来看,这当然根本反映台湾大众品味的流行现象,
: 这更是一种共动(犯?)结构,球迷当然希望感官刺激、与短暂的小确幸。
: 但根本始作者,是职业球团与相关执行者为追求票房,忘记了棒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的本
: 质,这是一种自甘堕落。
台式品味是:
当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就会有若干根本没在关注该事项的人会冒出来针砭一番
就像每逢国际赛,就会有一堆“为什么XX能,而台湾不能”的专栏文章。
殊不知这些人可能连进场看球都没看过几场,说不定那些看啦啦队的大砲哥,
对中职、对台湾棒球的帮助都比这些蹭流量的写手来得大。
这才是台式品味。
说得一口好理论,但通篇废话什么都没说,职棒是竞技运动但同时也是商业活动。
这种文章只会把焦点放在棒球竞技运动却刻意忽略商业活动这件事情。
: 不确定台职应援啦啦队会将台湾带往何处去,但肯定对棒球这项运动,长远战力进步,没
: 有正向助益。人心如此,能奈谁何? 除广大棒球迷真的要好好想想,职棒经营者真的责无
: 旁贷。
这句最好笑,我都不知道啦啦队真的可以变主角。
好像讲了什么但却又什么都没讲。
要我国棒球实力变强,啦啦队没有帮助,那什么有帮助?
要关注三级棒球?要培育更多人才?还是要怎样?
为批判而批判的废话。
这种文章多了,真的会对台湾的棒球实力有帮助?
还真的蛮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