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一般最入门评估选手的两个传统数据
投手的ERA 还有打者的打击率
打击率比较选手强度已经说服不了人了
之前一段时间 秋山翔吾一直在2成保卫战
但那段时间也不会有人说他打得比1成的大谷和筒香好
三围一摊开差距就很明显
但就算这样
打击率在进阶数据里还是有一定分量
最基本的上垒率 = 打击率 + ISOD, 长打率 = 打击率 + ISOP
两个相加的OPS 根据平均调整的OPS+就不说了
其他WOBA WRC RC 等等 多少还是跟安打数有关
但是ERA.....好像连这点程度都做不到?
“自责分”本来就是个把很多打席的结果大杂汇出来的东西
2出局满垒时同样1个飞球
遇到不同的纪录组 不同的守备人员
可能是出局/安打/失误三个差超多的结果
1支鸟安和1发全垒打 换个顺序就是掉1分和2分的差别
1支二垒安打3个滚地球 顺序不对是丢分 顺序好的话是安全下庄
连续安打中夹杂传球失误 投手还可能因此躲掉自责分
垒上有人时退场 甚至是取决于后面投手的表现来计算
失误接着两出局 后面全部不算责失也是一部分 (当然 这要解释的话理由充分)
Cole和deGrom最近都有类似的情况
失误后抓了两个出局数
但是后面又被连续好几棒上垒大量失分
WHIP、被打击率之类都会有惩罚
但ERA倒是维持得很漂亮
自责分的判定疑义
让ERA的参考价值低落
至少随便抓几个数据 FIP xFIP SIERA tERA
没有一个参数和自责分有关的
因为完全派不上用场
BB% HR% FB% GB% K%什么都有
但就是找不到ER的踪影
虽然是有悠久历史的根基级别传统数据
但比起稍微还有点参考价值的打击率
ERA是否快跟胜投之类一样
已经变成接近球迷嘴砲性质的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