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发MLB新闻的记者是不是很轻松阿

楼主: suzhou (☂☁☁☁☂)   2020-01-11 10:15:32
之前上映过的一部电影叫“神机有毛病”
男主角就是名牌大学新闻科系毕业在旧金山这个科技资讯重镇工作
但他的主管只会叫他跟他的同部门同事找一些网络事件来写成新闻吸眼球
(譬如有喵有推XD)
这种网络新闻公司,甚至一度让男主角连隔壁桌同事是什么样的人
他工作两年都还不太认识
(男主角一度以为以他的名牌大学新闻科系训练背景,应该当个真正的记者)
后来他衰小被手机类似siri的东西恶搞,
然后就被看起来像是印度裔主管给扔去更边缘的网络小编组
那里甚至都是一堆老灰仔在做一些迟早被AI能取代的工作XD
电影多少也反应了媒体行业最先进的美国,也已经走到这种极端地步
回归本文讨论
台湾的媒体环境更显严峻
层级低一些的,就是做做编辑再生出文章
能做到真正外电编译(是有一定语言跟对当地资讯掌握度,不是抄别人翻过还乱写)
多少已经算是比较好一些了
至于跑线采访,就看公司有没有$$$$预算
特别是这几年,出国采访甚至驻外的,几乎越来越少了
毕竟现在媒体行业大家都还没抓到真正营利模式
大家都看免费的居多(看看水果做收费后的被阅读量....)
即使是有流量的媒体
记者有的还是一天要有一定的新闻发稿量压力
(记得前几年战神采访工会的一个活动,一晚连发了三十篇新闻,这业绩好强XDD)
甚至一个人要兼过去好几个角色职务
轮班盯外电、盯别家的即时(独家即时在这时代,只有5分钟的独家即时寿命)
以前小时候看传统纸质报纸,连体育版都会有固定在做专题深入探讨
但现在呢?几大报系,猪油给联合重工,大概是少数偶尔还有做专题的使命感吧
回到最后的问题核心
是什么原因造成媒体环境变化如此负面?
有人说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循环
可能是媒体在利润削减下自我阉割
但也有可能是读者使用习惯无法建立利润回收生态系统
然后一直恶性循环,最后大家一起沉沦,
有几篇好的新闻会让人记得呢?
几年前我帮职棒杂志写过专栏
当时我算是比较任性的
我坚持的撰写主题方向,是尽量避开当下球季赛事的流水报导
因为那些东西,你一年后回头再去读,已经过了时效性,价值偏低
所以我尽量找一些是值得去思考或观看世界的观点,
希望能让阅读者一起成长
很感谢当时杂志那边的负责编辑,给我的任性空间
(虽然偶尔我也还是屈服过几次,配合杂志当期要的大主题写过我不太爱的当季分析文章)
我不敢说我写作多好(我国高中作文都是我联考最大失分科目...)
但以一个书稍微读的比较多的学术型被训练者,
尽自己可能努力写好自己能把握的文章还是初衷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我对媒体有时比较酸的原因吧
大家都说小时不读书,长大当____
但既然被这样负面贴标签,
就努力用学院派里面学到的那些学术训练来做好对文字对社会的责任吧
虽然社会大学又是另一套,但学院派的理想,
不就是希望社会更好而做的思考方式吗
作者: Granger33 (预约下一个SuperStar)   2020-01-11 11:21:00
大家都为了五斗米折腰过,做记者比较倒霉的是折腰被看得一清二楚,其实工作谁没做过自己不想做的事
作者: lunRUSSELL (炭烤和牛肋眼三分熟)   2020-01-11 11:23:00
JEXI真的好看
作者: salkuo   2020-01-11 11:47:00
推 记者和做体育分析的这一行真的不好做 尤其台湾市场更小
作者: mapple9   2020-01-11 11:57:00
讽刺的就是用心写的新闻或专栏点击量超差
作者: CTBA (终猾蚌邪)   2020-01-11 12:12:00
真的,有时候看到花很多时间写的点阅率和芭乐文比起来差很多,真的会越来越没有动力弄那种认真的文章
作者: shanaandlai (saisai)   2020-01-11 16:00:00
好用就会一直用,不然谁要练一堆变化球
作者: salkuo   2020-01-12 12:27:00
有时在想 这可能也跟现代快速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有关吧or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