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最后几分钟,我赶快来对今年的大谷进行分析与总结
先来个前情提要(?),关于大谷NPB表现最佳的2016年之分析见下述该文:
[情报] 2016大谷NPB例行赛三振球种&安打类型 #1QA-humH (Baseball)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12827640.A.C11.html
在那篇提过用大谷投球取得三振的第三个好球,以及安打的形式
来各自分析大谷身为投打二重身分的比赛型态与策略
分析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GkBYzCKCI 投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5l_JA9iW4 打击
打击方面,安打形式最好的确认方法当然就是看影片
投球方面,光看影片很难一瞬间确认球种,所以虽然上面提供影片
其实我是到MLB官网的GAMEDAY去直接纪录大谷每个三振的最后一好球的球种
63次三振之球种分布,单纯看三振的第三个好球:
叉 叉 滑 叉 叉 叉 叉 四 叉 叉 叉 叉 四 四 四 叉 叉 叉 滑 滑 001-020
叉 叉 叉 叉 滑 四 滑 叉 叉 滑 滑 滑 滑 叉 滑 叉 四 叉 曲 四 021-040
叉 滑 叉 滑 叉 叉 叉 叉 四 叉 叉 滑 叉 叉 叉 滑 滑 滑 滑 滑 041-060
叉 滑 叉 061-063
四=四缝直球(4-seam): 8,大谷的直球主要都是四缝线,几乎没有二缝
叉=指叉(Splitter) :35
滑=滑球(Slider) :19
曲=曲球(Curve) : 1
相较于2016年大谷在NPB光靠四缝就取得各球种最多的75次三振(占全年174三振的43.1%),
2018年在MLB大谷靠四缝只能获得8次三振(占全年63三振的12.7%)
可见得大谷在MLB用四缝的效果远较NPB来得差,在NPB以球速见长的大谷,
这方面的确在MLB不太吃香,为此不得不增加变化球尤其是指叉球的运用
2016大谷用指叉与滑球各取得47三振(占全年27%),
而2018大谷在此两球种获得三振的比例都有所增加:
滑球上升至30.1%,指叉更是获得55.6%的压倒性比例
至于曲球部份,在大谷夺三振的比例上从2016年2.9%下滑到1.6%
不过曲球本来就非大谷的主战球种,所以还不算太重要
大谷在今年明显过度依赖易伤手的指叉球,或许就是导致他受伤需接受手术的因素
在未来的复健完成后,大谷的投球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率制造出局的方法
以大谷今年的控球水平来看,BB/9为3.8,虽然还可以加强,但还不是太大的问题
所以寻找一个更有效的球种来减少指叉的比例以制造出局会是未来投手大谷的主要课题
至于这球种会是还在强化中的滑球,或是平常不常使用的曲球甚至几乎不用的二缝直球?
就不是当前我们所能预期的了
93支安打型态之分析:
滚 轰 平 平 轰 滚 轰 滚 平*德 平 平 滚 平 轰 滚 平 滚 平 越 001-020
滚 平 轰 平 平 轰 越 平 越 滚 越 内 内 平 平 轰 内 平 越 越 021-040
越 内 轰 轰 越 滚 轰 轰 德 平 越 平 轰 内 平 平 滚 轰 滚 滚 041-060
平 轰 轰 平 平 内 轰 内 轰 平 轰 轰 滚 滚 平 平 滚 越 滚 平 061-080
轰 平 滚 内 内 轰 德 滚 轰 平 平 内 平 081-093
轰=全垒打(Home Run) :22支
越=飞越安打(Over) :10支,越过外野手上空深远安打,即“欧吧”
平=平飞安打(Line Drive) :30支
滚=滚地穿越安打(Ground Hit):18支
内=内野安打(Infield Hit) :10支
德=德州安打(Texas Leaguer) : 3支,即落在内外野手间的软弱飞球安打
和2016年的安打型态比较,2018大谷在全垒打、平飞安打、内野安打的数量上没太大改变
倒是滚地穿越安打和德州安打有所减少,而“欧吧”飞越安打反而增加了
安打的理想型态:平飞安打(Line Drive)及由其沿伸的“欧吧”飞越安打、全垒打
在上述三者中,大谷的安打数量都能维持甚至增加,也就证明大谷打击适应良好
其追求强劲击球以及长打的策略还颇能应对大联盟级的投手
事实显示大谷在开季后省略挥击时的抬腿动作,使其更能够面对MLB投手的速球
值得注意的是,大谷的滚地安打与德州安打都有所减少
这可能跟针对性的守备布阵、以及MLB野手的守备能力较强有关
大谷值得赞许的另一部份则是内野安打次数也不少,跟其积极的击球后跑垒态度有关
当然像部分人士(如野村克也)认为身兼投手的大谷不需要在跑垒上逞强
个人认为大谷在击球跑垒这部份还是必须拼尽全力,
大谷许多内野安打与长打都是透过优异的跑垒速度而多争取到一个垒打数
但上垒后的盗垒是真的比较逞强,这点该有所节制
至于相较2016年,2018年大谷获三振数增加和保送数减少也是跟MLB投手的实力较强有关
不过整体看来,大谷的击球机制足以应对大联盟投手的投球,需要增进的则是击球策略
大谷承认他到MLB以后才开始思考击球策略的问题,此前在NPB都是靠天份打击
不过随着他有机会就近观摩MLB的顶尖打者:Trout和Pujols的打击策略
这方面相信聪明的大谷会越来越有心得
总结:
大谷投球有一番转型的必要,增加更有效率的球种及更佳的配球策略,
但一切只能在复健完成后才能执行,
至于大谷打击反倒没有太大问题,需要的是保持现有的机制并强化它
透过更精密的策略来应对更强的MLB投手
这一年给全世界棒球迷带来许多惊奇的大谷,
如今靠着原本没被人预期到的优异打击在MLB站稳一席之地
但更令人引颈期盼的投球天赋因为伤势无法尽情发挥
作为职业棒球史上难得一见的全能二刀流选手,我们期待他投球能力能尽快回复
用投打全能的姿态在MLB攻城略地,引领出颠覆棒球界生态的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