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幅下修击球仰角 J.D. Martinez砲火依旧猛烈

楼主: saiulbb (Becky♪#是我的拉!)   2018-11-04 20:54:51
1. 新闻来源:
Fox Sports Asia
2. 新闻标题:
大幅下修击球仰角 J.D. Martinez砲火依旧猛烈
3. 新闻内容:
MLB美国职棒大联盟 | 9 小时前
近年来,大联盟盛行飞球革命,许多打者都发觉提高击球仰角能有效提升打击产能,不少
人因此得以扭转原本贫弱的打击成绩,增加长打产量,成为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打者。在这
些透过修正挥棒机制、提高击球仰角的打者中,最知名且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波士顿红
袜的强打者 J.D. Martinez。不过事实上,今年的 Martinez,又跟前几年的他不太一样
了。
2013 到 2014 年,Martinez 从太空人转队到老虎,过程中修改了他的挥棒机制,提高击
球仰角,把更多球送到空中,使他的长打产量、全垒打产量、进攻产能提升,因此能从就
快要被联盟淘汰的边缘球员,蜕变成联盟里最顶级的打者之一。
2015 年,Statcast 系统首次在大联盟正式全面启用,开始追踪击球仰角,Martinez 该
季的平均击球仰角是 16 度,在全联盟 392 位击出至少 100 颗有效球的打者中,排名第
40。当时的 Martinez 确实是击球仰角偏高的打者,而他当年的打击成绩:打击率 .282
、38 轰、102 打点、进攻指数 .879 亦属联盟当中的佼佼者。
https://youtu.be/X2tfN8ZK7YQ
Martinez 那时受访时曾谈到,在太空人队的低潮期,其实是驱策他追求进步的原动力,
也因此让他的挥棒变得很不一样:“其实我很开心有那段低潮期(太空人队)。我想如果
没有那些遭遇,我也没办法做出转变。现在我的挥棒就是针对‘把球打向空中’而设计的
。”
https://youtu.be/kY4CgIUoifM
2012 到 2015 年,Martinez 的滚地球率,从 51.8% 一路下修到 34.2%,不难看出他
的挥棒机制转变对他的击球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很有趣的是,来到今年,Martinez 的平均击球仰角下降到只剩 10.7 度,在全联盟 390
位击出至少 100 颗有效球的打者中,排名第 249,变成中后段班,但他的打击数据却依
然保持顶尖,无论打击率、全垒打、打点、还是进攻指数,皆在联盟里名列前茅。很显然
,击球仰角不再是 Martinez 维持打击产能的最大关键了。
美国运动网站《The Athletic》的棒球数据专家 Eno Sarris 指出,虽然 Martinez 今年
的击球仰角下降,甚至经常性地低于联盟平均值,但他的平均击球初速却创下生涯最快,
达到 93 英里(排名全联盟第 10)。若把 Martinez 今年的击球仰角趋势图,跟击球初
速变化图相叠在一起,还会发现今年 Martinez 击球仰角愈低时,他的击球初速就愈快,
两者呈反向关系。
众所周知,Martinez 可能是全联盟里最会擅用科技与数据资讯,以不断精进打击技术的
打击狂人。有别于他当初第一次的打击机制改造是追求“把球打向空中”,Martinez 近
几年更强调“挥棒轨迹与角度”尽量与来球的进垒轨迹与角度平行、一致。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投球往打者飞去时,进垒的角度大概都是往下的 5 到 10 度。据
“打击之神”Ted Williams 的说法,只要挥棒能跟来球进垒轨迹和角度相符,就能把球
打得扎实有力,这也是把球打得最强、最快的方法。而大家认为最棒的打击结果“全垒打
”,事实上并非出自最有效率的挥棒,因为通常全垒打的击球仰角落在 15 度和 30 度之
间,是以全垒打的击球初速,往往不比那些挥棒轨迹跟来球路径几乎一致所创造的高速平
飞球。
https://youtu.be/cwmAZEwldpk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两年,愈来愈多优异的打者,如 Josh Donaldson、Alex Bregman 和
Martinez,他们更加重视让挥棒轨迹停留在 5 到 10 度的区间愈久愈好。只要他们能让
挥棒的轨迹尽量贴合来球平行的角度,而且让这种轨迹保留愈久,就愈有机会打中球心,
把球打得强劲,制造有效的打击。跟飞球革命刚开始时,大家以为只要把愈多球往天空打
就愈好的迷思不同,现在最受到聪明打者重视的观念,是如何让挥棒轨迹在对的时刻符合
来球的进垒角度,藉以创造最有效率、最有品质的击球瞬间。
把球打得强,或许还是比刻意追求把球往天空打,来得更重要一些。当然这个观念的前提
是,要将挥棒轨迹和角度维持在 10 度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不好、都可能造成反效果。
由此可见,今年 Martinez 的击球仰角会降到 10.7 度,其实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因为
10.7 度的击球仰角,几乎就快跟一般来球平均的 5 到 10 度进垒角度贴合在一起。虽
然今年 Martinez 的滚地球率,因为击球仰角下降而上升到自 2014 年以来的最高 43.5
%,但他的平飞球率也达到近 4 年来的高点 22.6%,强劲击球的比例也达到 44.9 %(
为全联盟前 10 %)。莫怪他本季在红袜还是能打出 1.031 的顶级进攻指数,还附带
43 支全垒打。
https://youtu.be/4lbv8BO7K2c
“我心里一直都想着各种数字。”Martinez 今年接受波士顿环球报访问时,说道:“我
的数学一直都还不错。挥棒其实就是去找到对应的角度。我曾听 Josh Donaldson 说,他
挥棒时不是尝试去打球,而是试图让挥棒的仰角跟来球的角度贴合。他说他不是打者,而
是挥棒轨迹精算师。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的挥棒轨迹和角度,能跟来球契合,
我就知道我有机会能把那球打得扎实,不管是在本垒板前中后哪个击球点打中球,都无所
谓。反之,假如我的挥棒角度和轨径不对,我成功击球的机率就会减少。”
或许 Martinez 确实是最早一批以提高击球仰角来开启飞球革命的打者之一,但他并没有
就此原地踏步,反而持续运用数据与科学,思考打击的奥义,同时不断套用在实际场上,
让自己的打击机制和成绩保持在高峰。
(撰文:李秉升)
4. 新闻网址:
https://www.foxsports.com.tw/baseball/794974/mlb
5. 备注:
作者分享J.D. Martinez相关数据与资料。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18-11-04 20:57:00
红袜能捡到他根本捡到宝 其他各队应该很后悔没去抢约吧
作者: Roken241225 (Sieg G)   2018-11-04 20:57:00
地下打教
作者: shlee (冷)   2018-11-04 20:58:00
还满有趣的
作者: bleach00 (WAKE UP)   2018-11-04 21:06:00
修正5.3度 这么精准 怎么办到的
作者: strikeman (好球男)   2018-11-04 21:10:00
柳田你看看啦...你的仰角太高了...
作者: speed44 (光年)   2018-11-04 21:24:00
现在还有人说美国只会靠蛮力,不细腻吗
作者: Derp (Heisenderp)   2018-11-04 21:26:00
cool
作者: s221090 (亨)   2018-11-04 21:29:00
他有神奇的一袋帮助着他
作者: hatsuta (....)   2018-11-04 21:31:00
可以一直微调机制 好神
作者: Allen900457 (NakamuraTakeya)   2018-11-04 21:33:00
他的疑虑就不是打击 是年龄跟痛......
作者: hcastray (H.C.Astray)   2018-11-04 21:38:00
现在就是科技野球的时代了
作者: TWKaner (TWKane)   2018-11-04 21:50:00
推推
作者: Poleaxe (远离罪恶渊薮)   2018-11-04 22:32:00
专业推 ~
作者: Puye (PUYE)   2018-11-04 22:43:00
打的强劲还是最重要的 完美的击球品质 才是长久的关键
作者: lch0807 (yuuhi)   2018-11-04 22:43:00
这不就是[把球打平]?台湾教练这样要求又要被说杀猪公了
作者: tsubasa6405 (雪翼)   2018-11-05 00:01:00
楼上,人家是活用数据分析打球的结果,如果只用四个字当结论乱练才是杀猪公红袜今年也有增加棒子拿短推向反方向的练习,但也不代表红袜球员都变成鸟鸟碰打球啊(XB除外)
作者: AirLee (不屑鸡鸡队)   2018-11-05 00:16:00
今年的60号也是啊,棒子握超短
作者: Arsenalhenry (橙香烤兔肉)   2018-11-05 00:47:00
广角打法 各种推出去的HR
作者: f88887878 (HAVE A NICE DAY)   2018-11-05 01:31:00
把球打平 跟 把轨迹挥平根本两码字事吧== 大部分台湾教练只会讲果不会讲因 当然说杀猪公阿
作者: reverb18 (董二千先生)   2018-11-05 07:55:00
推推
作者: nctufish (暂 别 校 园)   2018-11-05 12:46:00
轨迹挥平,去碰到球的中心下缘,球还是会往上飞
作者: taddy0540   2018-11-05 15:02:00
我好奇到底怎么修挥棒,球来时的位置角度都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