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tthew90236 (add9876543)》之铭言:
: 个人觉得是因为台湾进职棒的门槛相较于其他棒球强国的门槛低
: 台湾球员一旦进中职了大多数就只是想着维持而已
: 只有极少数会想去挑战更高等级的日职、韩职甚至美职
: 所以就算青棒时能力比其他国家好但因为进军职棒的门槛较其他棒球强国低
: 青棒到成棒的这个阶段就被其他棒球强国的球员给追过了
: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球员进入中职后
: 很少再想着要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去挑战更高等级的职业联赛
: 所以青棒到成棒大概就只是成长到能够打中职的水准
: 但日本、美国、韩国的选手却是成长到能够进入他们国家的职业联盟
: 这个问题好像还蛮难解决的
这边是认为球员追求进步的心态不够,
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证据是那些旅外的选手
论资质: 同期顶尖
论心态: 愿意挑战旅外,起码就走出舒适区了
论环境强度: 竞争压力大
论养成: 虽然说国外也有一些烂教练, 但平均来说耐心跟技术还是比较好
结果呢, 能站稳一军的是不是少之又少?
资质最好,最有进步心态的一群人,去最好的环境养,结果不过是普普而已.
那你为什么还能觉得自己国家有一堆棒球天才,
只是心态不好, 才得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毛病?
我觉得更可能是
1. 基数问题, 有够多的选手, 一层一层培训筛选, 堆积到最顶端的强度自然比较大
2. 小时了了是真的, 在个别选手身上.
国外也不乏原本表现不错,进职棒却不行的选手. 或是反过来进职棒才大幅进步的选手.
但这又回到1.
当基数够大时,才有空间容纳原本表现普通,但后来才发光的选手.
如果只有一小撮人在练,每个层级都有人刷掉刷掉刷掉,到最上面就没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