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兄弟象第一位本土胜投王:陈逸松

楼主: ewing2 (胡乱来)   2018-07-26 01:01:58
图文好读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54069
不晓得有没有球迷记得,陈义信还未披黄衫之前,谁是兄弟象最依赖的本土投手?是获得
开幕战先发的张永昌吗?还是拿过单周MVP的黄广琪?
正确答案是陈逸松。
职棒元年,兄弟象的票房发光,但投手群却黯淡无光,尤其是本土投手。
味全有20胜的黄平洋,三商有10胜的涂鸿钦,统一也有10胜的杜福明。
兄弟呢?它们只有7胜的陈逸松。
7胜就已经是兄弟队上的最多胜了。
陈逸松不只是元年兄弟的胜投王,还是最多救援成功的投手。
他的34场出赛也是象队最操的。投球局数、ERA、WHIP都仅次于洋投派瑞。
在兄弟非常低迷的那段时期,月薪仅六万元的陈逸松,真的是劳苦功高。
月薪七万八的张永昌、七万七的黄广琪、甚至六万三的李文传,它们的贡献度都不如陈逸
松。
和多数职棒球员不同,陈逸松是在成年时才接受正规的棒球训练。虽然从小就有不错的运
动神经,但他最早接触的却是排球,在国小跟国中都是排球校队。直到家中附近的社区组
了一个棒球队,引起陈逸松的兴趣,决定“弃排从棒”。
社区棒球只不过是休闲的玩球性质,到民国 67年,陈逸松考上台北体专,才是他棒球生
涯的转捩点。
就如传统望子成龙的父母亲,对于想当运动员的陈逸松,家中抱持反对的态度,觉得运动
员没什么前途。父亲希望他未来是“能比老爸更出色的建筑师”,但陈逸松的希望是“要
比郭源治还强”。父亲拗不过他的坚持,只好任由他的兴趣发展。
在总教练林敏政的执导下,陈逸松学习正式的棒球技能。一开始是担任外野手跟一垒手,
但他一心想当投手,认为站在投手板上会有较大的成就感,教练就给他机会尝试。几次表
现不错的情况下,就在投手的位置上固定下来。林敏政当时就这样鼓励陈逸松:“你是个
人才,好好练习总会出人头地的”。
北体毕业时,服役加入陆光棒球队,但陈逸松球龄尚浅,所以上场机会不多,
没有受到太多关注,曾烦恼退伍时不知往何处发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同袍好友
汤志鸿与曾纪恩教官聊天,陈逸松就被引介到需要新球员加入的兄弟棒球队。
业余时代的兄弟,有张永昌、黄广琪、江仲豪,经验和资历都非常丰富,因此陈逸松多是
陪衬角色,职棒开打时当然也是如此,直到击败黄平洋那天。
1990年4月29日龙象大战,开赛前曾纪恩还在犹豫到底要牛复兴、陈逸松还是李文传对上
强投黄平洋,最后一刻选择了陈逸松。而陈逸松的演出没让教官失望,完投九局失两分,
把金臂人给比了下去,也是兄弟队史第一位能将黄平洋打败的投手。
职棒元年球季结束,陈逸松拿下七胜七败,ERA 3.55,在兄弟投手诸多不稳的局面中,陈
逸松成为曾纪恩少数可以信任的球员。又仿佛灰姑娘传奇,陈逸松177公分、67公斤的过
瘦身材,以及实战仅有130左右的球速,靠着控球与配球能有如此表现,实在难能可贵。
职棒二年,陈义信、林文城等旅日好手的加入,以及洋投大罗曼的重用,使原本就偏重在
救援的陈逸松先发机会更少,压缩他的发挥空间,47局的投球局数还不及元年的四成。职
棒三年陈宪章的崛起,让陈逸松再度打入冷宫。兄弟第一代三连霸的黄金时期,参与度极
低的陈逸松越来越被忽视,如同路人甲一般可有可无。
职棒五年,山根俊英想仿效陈宪章的模式来改造成陈逸松,这位日籍教头认为陈逸松的本
钱不输给陈宪章,只不过缺乏旺盛的战斗力,气势温驯,罩不住对手。可惜模式无法复制
,陈逸松还是无法东山再起,甚至被教练拿来当代跑,
如此不受重视连带影响他的打球心态。
1994年 9月 10日,先发的克力士因手指磨破,当山根告知陈逸松要准备接手时,他内心
相当惶恐,因为有好几个月没有上场,体能和球技都调整得不太理想,因此对自己的表现
不敢有太大的奢求。
1994年 10月 9日,M1的兄弟封王战,山根派出陈逸松先发,给他当英雄的机会,结果投
不到三局就狂失十分,好机会从此没了,陈逸松的信心也垮了。
1996年 9 月 28日,陈逸松拿到两年来的第一胜,他却像往常一样带着球具默默地走出球
场,有人向他恭贺时,还有些意外:“是我吗?我以为是黄广琪”“好意外、好意外”。
可见他的求胜心理已不如从前。
虽然对球队无太多助益,但三连霸以及职棒的热潮,在一切都好的情况下,陈逸松还是安
稳的在兄弟度过每一天。直到黑道挟持球员事件发生,以及签赌事件的重击,让中职陷入
空前的危机。职棒八年球季末,兄弟便以战力重整为由,释出创队元老黄广琪、李文传以
及陈逸松。
离开兄弟的陈逸松卸下了球员身分,在各大中学当起总教练,也渐渐消失在球迷的记忆里
。留下乏善可陈的职棒成绩,如果他向人说曾经是兄弟的胜投王,完投击败过 20 胜的黄
平洋,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是在做梦。经历过的象迷会明白,这一切是真的。
作者: anson8901 (棒球)   2018-07-26 01:02:00
蓝卡
作者: mobley2005 (1995年 我们在机场的车站)   2018-07-26 01:05:00
牛复兴呢?
作者: bar9527 (历史回忆与纪录粉)   2018-07-26 01:14:00
推巴哥^^
作者: meta41110 (阿标)   2018-07-26 01:14:00
蔡7折姿势很像陈那种推铅球投法0.0
作者: ateng (过敏人生)   2018-07-26 01:14:00
八哥
楼主: ewing2 (胡乱来)   2018-07-26 01:17:00
不知道有没有老球迷知道 是巴哥 还是八哥?找不到确定资料
作者: BleuOmbre (pourquoi?)   2018-07-26 01:27:00
蔡齐哲的动作跟他一点都不像。他是两段式出手的始祖阿 超卡的
作者: yukiss (被缝108针的小球~~~)   2018-07-26 01:31:00
记得是10月10日兄弟两名投手各丢十分庆祝双十节
作者: bar9527 (历史回忆与纪录粉)   2018-07-26 01:46:00
回板大,职棒杂志38期内写的是"巴"哥,不知正确与否就是~https://i.imgur.com/zhgYa5p.jpg
作者: ateng (过敏人生)   2018-07-26 01:50:00
是巴没错,我刚推完就觉得错了
作者: richshaker (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   2018-07-26 02:05:00
这标题我还以为他何时拿过胜投王
作者: SilentNICO (尼可)   2018-07-26 02:11:00
Bar大你这本是什么啊
作者: XR125 (All day thinkin)   2018-07-26 02:13:00
听完故事觉得陈逸松很了不起,勇敢追梦人!
作者: SilentNICO (尼可)   2018-07-26 02:13:00
没事我眼盲QQ
作者: james2266 (我是小黄)   2018-07-26 02:28:00
上面推文杂志讲到7月两度先发我还有印象,当时陈义信受伤,陈逸松顶替先发轮值,印象中投得也不错
作者: abc33211 (大蕃薯)   2018-07-26 03:04:00
长安国中
作者: ggus (绿灯幸福)   2018-07-26 03:13:00
他的姿势很怪,球速很慢
作者: meta41110 (阿标)   2018-07-26 04:00:00
作者: TMAPA (虎爷)   2018-07-26 04:36:00
推母校教练
作者: WeiTehChen   2018-07-26 05:53:00
听过他上节目访谈,有说到他也觉得自己的投球动作类似排球的扣球,尤其是手腕的运用
作者: martin12345m (luckybear)   2018-07-26 06:50:00
前几天有篇翁丰堉的访问有提到他觉得投球出手的手腕很像排球扣杀的动作
作者: cjenchen (凌云)   2018-07-26 07:00:00
https://goo.gl/TyFwV6 那场我在现场,原订是八月份的比赛,本来是三连满的,因雨被分散成三天打1994.10.09那场
作者: daniel0203   2018-07-26 07:13:00
很像推铅球没错
作者: s903558 (masai @ jb)   2018-07-26 07:30:00
早年软投的代表、记得都是12x在跑
作者: tedwu (tedwu)   2018-07-26 07:35:00
130战队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8-07-26 07:48:00
他就靠曲球吃饭,很传统的投手
作者: vensent (Alzheimer)   2018-07-26 08:05:00
有一阵子出赛模式是一场比赛就靠他和陈宪章吃完9局
作者: dawnny (dawn)   2018-07-26 08:40:00
1994.10.9人也在现场 因台南排双重赛 第1场早上11点就开打
作者: RZPTT (歌剧魅影)   2018-07-26 10:46:00
其实在职棒前几年,实战球速130km的投手不算软投喔虽然职棒元年中职就有像瑞奇这样球速可以破150km的投手但当年中职投手,实战球速能上140km的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中职投手实战快速球大部份真的就是13Xkm在跑说到这,杜福明提过的那个很多球迷嗤之以鼻的速差理论也就是130km速球+110km的变化球,就有等效150km效果当然这理论放到现在,在懂门道的球迷面前自然是个笑话但杜福明自己按这理论投球还能让他在中职拿过单季10胜主要正是因为那时中职还是个实战普遍就13Xkm的年代
作者: b19870204 (阿乖)   2018-07-26 11:04:00
推一楼 蓝卡
作者: csylvia (Sylvia》加油!)   2018-07-26 18:18:00
推好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