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键盘130大大好,对于棒球训练问题,小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鲁个人是鹤声系统出身的,后来没有继续打,就走升学路线,但也有继续在少棒担任助教,对于训练有一些想法。
台湾棒球源自日本,所以所有的训练模式、术语就都是日本的形状,我记得跟日本比交流赛,教练会突然讲国语例如“打带跑、二垒手”,平常就是“ㄏㄧ都浪、斯干抖”。说真的在各阶段的低年级就是负责捡球、跑步,跑步理论上是跑到往生边缘,这种模式就是大家觉得的很日式。
说说重点的投手训练,在我看来投手手废掉真的不会因为日式还是美式,一个想法棒球运动本来就要让投手手废掉的运动,这概念就像工作一直做某个动作就是会产生职业伤害,现在台面上的投手手没废的投手才是少数。
在日本其实早就有像美国那种的棒球学校,我参观过日本的先进设备,我觉得台湾根本连猪都没得杀,日本国内没有想像中的杀猪公,但是大家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日本离我们最近,我们真的很了解日本棒球圈的运作,相较美国除了大联盟小联盟我们就不知道了,每年光小联盟废掉的投手就不知道多少了,整个美国的三级棒球有多少人,那个废掉的比例真的没有比较少。
如果看完美国人打棒球,会觉得这本来就不是亚洲人的运动,他们可以只用手的力量丢到140,亚洲人真的无法。大家还是会说日本人一次都投几百球手废掉,没错!这一定废,但不表示美国人投一百球就比较不会废,如果打过球的各位都知道,亚洲投手比美洲大部分投手手还要柔软,日本从小学就会加强柔软度,他们真的当体操队在拉筋,台湾就做半套小屁孩大部分都在玩,美洲人种肌肉天生大,但就没这样柔软。日投就像绳子美投比较像棍子,各有利弊。
我只是想表达日本没有比较杀猪公,因为都差不多,只是我们看得到日本杀看不到美国杀。而且台湾人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怒,因为我们还是落后日本一大截,走日式的台湾输日本这么多,当然就会下意识觉得美式好,台湾这种做半套的习惯,就算改美式也只是换一个理由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