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投完球冰敷+甩毛巾大NG!棒球魔法学校推翻传统
By 曾博群 - 2017-12-05
http://bit.ly/2zQ8dO3
王建民指导训练营球员,摄影/杨永全
目前就读国体大研究所的王贤强,最快球速可以来到130公里,以乙组大专球员来说可说
是相当顶尖,这一次在中华职棒与佛州棒球学校合作举办投手营队,抱着学习跟探究的
心态参加,王贤强说:“唯一目的当然就是想让自己再丢更快一些。”
短短三天课程下来,王贤强表示最颠覆他对棒球观念的部分在于,佛州棒球学校提倡投完
球不需要冰敷,王贤强说:“投球结束后理所当然的冰敷在这也有另一番的见解,投球后
并不需要冰敷真是让我很惊讶!不过仔细听过教练们讲解理由,搭配科学理论,反而会有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平滑的肌肉组织会因为强力拉扯而紧绷,这时候冰敷反而会让肌肉组织更难放松。
农场则教导了用弹力带、弹力绳及双手负重去将紧绷的肌肉放松以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
投球后不需要冰敷的理由,在于人体肌肉特性,结束反复且高强度的动作后肌肉组织会
出现变形的现象,这也是佛州棒球学校与其他棒球营不同的地方,每一种训练、每一种
动作要求,都有科学文献背书、都有理由跟目的。
http://bit.ly/2jgiKvH
王建民指导训练营球员,摄影/杨永全
甩毛巾是错误的训练?
不仅提倡投手投完球不需要冰敷、以其他更有效率更科学的方式来恢复手臂弹性;
对于大部份人最常做的甩毛巾训练,在此训练营中被认为是不适合投手做的练习!
王贤强说:“原因就在于甩毛巾容易出现直线性的减速,对手臂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而佛州棒球农场认为运用旋转的方式则是对手臂最好的减速方法,才能够降低受伤风险。
”
相同概念应用在整体投球动作上,过去时常被教导“投完球应该顺势呈现正面防守状态”
也是被推翻得其中一项,身体在结束投球后希望是转到用投球肩去朝着捕手方向,“有个
完整的减速动作,才能放心的做出更好的加速以及减少伤痛的发生”,
这是投手营最常提倡的观念。
在传统台湾棒球教育中,通常是以目测、自身经验以及模糊词句去评断、学习投球,
但在这训练营里出现了检查点的概念,让模糊的词句有明确定义出现受伤风险的动作,
不管是上半身、下半身都有运动科学背书过的动作理论。
王贤强说:“对于被点出的问题动作也有相对应的修正方法,希望运用肌肉记忆的方式,
不须多做思考就能流畅的做出低风险的加速动作。”他也不禁思考,
所有人都能在安全限度内能发挥最好的加速?还是有人能在安全限度外发挥优异的加速
又不带有伤痛?这些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事情。
http://bit.ly/2BC10l7
与传统训练背离的方式
在棒球营中,比起强调偶尔丢差失控的几球然后放大检视,更为鼓励加强正向的回馈是
佛州农场系统所重视的,像是练投的时候丢出理想的球路给自己更多的鼓励或手势,
而丢差的时候就不特别提或忘记。
王贤强提到,台式棒球观念中很强调投球下半身运用,但往往都不知道目的跟使用方式,
这个大哉问在棒球训练营中也有正确且科学的解决方法。
“下半身投球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于骨盆移动意识,举例来说很像大联盟投手
葛兰基(Zack Greinke)的投球机制,会帮助投手投球在重心转移更有效率,
不仅如此前导脚不能过分弯曲,膝盖不能超过前脚脚尖也是跟过往所学大不相同。”
手册中明确指出三个不同类型的大联盟投手在使用下半身上的差异:
1.向外绕圆(the out and around)-前导脚以支撑为轴心向外扫一圈,
这些投手的关键处在于整个投球过程的前半都是以脚跟为前导,代表人物是前洋基终结者
里维拉(Mariano Rivera)。
2.向上后倾(the up and over guy)-保持前导脚在支撑轴心内侧同时往打者方向前进
,这型态的关键在使脚倾斜所以在于整个投球过程的前半,脚掌都是朝向打者的,
代表人物葛兰基。
3.混合型(a hybrid)-前两种型态的混合,这类投手在过程中前导脚会往外以支撑为
轴心扫,但不像第一种向外绕圆程度那么大,这类型态的关键在于使脚倾斜,
所以在于整个投球过程前半,脚掌一半是朝向打者,代表人物是克里夫李(Cliff Lee)。
http://bit.ly/2BC1WpD
过去台湾习惯漫长且无意义的体能训练,这种漫无目的大量时间与训练量,
更多时候趋向去锻炼意志力而非棒球训练;佛州棒球营提倡采取短时间的循环训练,
以左右移动、旋转、斜上斜下、单脚四项为主轴,10秒内快速的完成,以建立从事棒球
运动时候的身体素质。
王贤强说:“教练告诉我们,棒球场上最长时间的运动除了跑垒之外,大多时候的挥棒、
投掷等等动作都在很短时间完成,所以徒手训练或循环训练多半在10秒内快速完成,
越短时间内能做越多次数,是他们追求的训练目的。”
网络上常可看到国外的投球营选手能完成400磅以上的硬举、极大负重的深蹲与卧推,
但王贤强表示这三天接触到的重量训练,多是更强调动作与棒球运动的相关性,
能轻松完成时是以“增加动作复杂度而非负重”的方式去完成。
王贤强说短短三天的时间内,要提升球速几乎是不可能,但是在这边学到的知识跟观念,
却是让整体棒球知识大幅更新,正如佛州棒球营负责人苏利文所说,要找出能够增加球速
、稳定控球,又不让投手受伤的方式,是他们一直以来致力的方向。
http://bit.ly/2nsXJm9
王贤强与王建民、郑锜鸿合影
http://bit.ly/2BzW9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