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3769
这个星期英文突然重要了起来,从民选市长、大学教授、到政论节目主持人,每个人都要
评论陈金锋的英文好不好,还要告诉我们英文和打棒球之间的关系,好像英文讲不好就不
用想上大联盟;这是真的吗?
有多少灵感说多少话,WIT就是每个星期的What I Think。
英文对去美国职棒大联盟打拼的选手来说重不重要?
很重要,也很不重要。
每一位去美国挑战的选手都会告诉后辈,一定要把英文学好,但是没有人告诉大家,学好
英文和球场上的表现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外国棒球选手离乡背井到异地去讨生活,要学的语言有两种,一个是球场上的棒球语
言,一个是球场外的生活语言。
如果有人告诉你棒球就是棒球,全世界都一样,那他只是个球迷。
技巧、战术、训练、准备,这些都是球场上的东西,都是棒球,但是这些走到全世界每一
个地方都不一样;是,打的都是棒球,但背后的整套哲学都不一样,这是每个外国选手都
需要学习的语言。
棒球语言并不容易,‘中职有中职的玩法’并不是一句酸话;每一个职棒联盟本来就都有
自己的玩法,没办法适应的外国人就会格格不入。
多年前有位洋将勇壮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中文能力接近于零,但是对中华职棒球场上的
语言完全适应,加上足够的实力和表现,让他在台湾一待就是十年,还成为第一位百胜外
籍投手。
在那十年之内,有许多比勇壮资历更显赫、甚至还有大联盟资历的洋将来过中华职棒,但
是没有一个能像他一样长久停留。
这几年几位洋教练的美国潜规则也在中华职棒引起风波,这都是摆在眼前的例子;适应好
球场上的棒球语言,是一位外国选手最重要的事。
球场外的生活语言就是另一件事了;想像一下, 如果今天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都要突然换
成另一种语言,你应付得了吗?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都会有个练习课程,就是强迫自己只准使用这种新语言,看
看自己能持续多久。
所以早上起床要说good morning、走出门早餐想买火腿蛋三明治加大杯焦糖玛奇朵、看电
影要买急冻之城还要画中间一点的位置、然后要买爆米花还要买糖果买汽水,这些通通都
要用英文讲,做得到吗?
这些生活上的英文和能不能融入当地生活息息相关,但未必和‘能不能站稳大联盟’有关
。
这星期几位大人物纷纷发表意见,把旅外选手未能持续站稳大联盟的原因归咎于‘英文不
够好’,但是他们很显然是把‘生活语言’和‘棒球语言’混为一谈了。
英文讲得好不好,和棒球打得好不好,和能不能上大联盟,绝对是两回事;很多时候英文
再好,也未必能搞懂棒球里的英文是什么意思。
能够当选手翻译的人,英文够好了吧?曾经有个美国小联盟教练对翻译说,明天记得帮选
手带个Cup来球场,翻译点头说好,没有问题,然后第二天就拎了一个马克杯到球场给教
练。
弄得这位白人投手教练一脸黑人问号。
不知道英文还不错的赖清德市长和彭文正教授会带什么Cup到球场去?
不知道英文还不错的赖清德市长和彭文正教授,当教练跟内野手说现在我们来练习
Daylight的时候,要怎么跟选手解释?
过去洛杉矶道奇队一共签过三位第一年打美国职棒的台湾选手:陈金锋、郭泓志、胡金龙
。
陈金锋签约时,美国球团对于亚洲球员的养成方式还在摸索阶段;多数球团都认为如果签
亚洲球员的话,就和拉丁美洲球员一样直接丢去小联盟自生自灭,反正棒球是棒球,一下
就学会了。
道奇队由于有过野茂英雄和朴赞浩的例子,所以知道生活语言和棒球语言的差异;当时的
政策就是每位小联盟亚洲球员都可以得到两年的翻译协助。
台湾球迷大概不能想像,在美国小联盟打球和在台湾最大的差别,就是除了棒球之外,选
手的一切生活所需都得自理。
所以当选手到美国被分发到小联盟球队之后,就要自己在当地城市找公寓、自己联络水电
公司、自己去银行开户、自己考驾照、自己找东西吃、当然也要自己想办法每天到球场去
练球比赛。
就和我们每个人第一次离家去外地读书工作时一样,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要整个
换成英文。
所以翻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生活所需全部打理好,让选手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在球场
上把美国的棒球语言给学习好。
在翻译任期结束之后,道奇队亚洲事务部对选手提供的协助,就是每年球季初帮忙安排住
宿,还有其他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理。
像陈金锋、郭泓志都很快地在两年之内完全适应了球场上的棒球语言,在翻译任期结束之
后都能完全融入每一年的新球队,一点困扰都没有。
胡金龙更是最成功的例子,第一年球季结束之后,就决定自己的语言能力已经不再需要翻
译协助,已经可以和球队打成一片。
回到语言能力这件事,我想讨论日前彭文正教授在节目中对英文、以及对陈金锋等旅美选
手的一段评论。
首先我必须说,当一位为人师表的教授说出‘陈金锋的英文我不用听,他不会好’,这种
做学问的态度是彭文正教授自己可以接受的吗?
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说‘彭文正教授对棒球的评论我不用看,他不懂棒球’?
还好我的老师们都教过我,要评论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对这件事做出足够的研究,所以
彭文正教授对于英文和旅美棒球选手的评论,我前前后后看了十几遍。
彭文正教授在节目中将英文能力粗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级:别人讲的大致听得懂,日常生活的东西讲出来美国人听得懂。
第二级: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讲的别人听得懂,别人讲的自己也听得懂,还可以辩论。
第三级:去酒吧可以跟美国人天南地北的聊天。
第四级:美国人不把你当外国人。
彭文正教授以自己的经验说明,说自己在美国读书5年,到毕业前第一次被同学带去酒吧
,然后发现自己一句都听不懂,因此认为自己踢到铁板在第三级卡关。
绝大部分的台湾选手人缘都不错,像陈金锋这种已达法定年龄的选手,更是赴美第一年就
被邀请和队友一起去酒吧瞎聊;所以赴美第几年才去酒吧是人缘问题,和语言能力无关。
我想我们都可以同意的是,这些20岁左右赴美,又全心全意打棒球的球员,英文大概都是
堪用;他们肯定不会是彭文正教授说的第四级,不过落在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应该没有问
题。
大家公认英文最好的胡金龙,要在酒吧天南地北瞎聊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真要认认真真
坐下来和美国职棒球员工会交流,肯定还是需要翻译协助。
但是如果要说胡金龙和陈金锋一样,站不稳大联盟的原因是因为英文不够好,我想得到的
反应一定是哄堂大笑。
彭文正教授也提到了‘语言伴随的文化’,他说像王建民这些台湾人‘到大联盟都有点放
不开’,这是因为‘台湾人从小被打压、被党国教育打压’,所以都比较放不开。
我想提醒一下彭文正教授,郭泓志、曹锦辉、胡金龙应该可以算是跟陈金锋、王建民同期
的选手吧?他们都算是同一段时间‘被台湾的党国教育打压’吧?
所以郭泓志、曹锦辉、胡金龙站不稳大联盟是因为个性放不开?这是在开玩笑吧?
要说个性,彭文正教授说王建民个性有点缩,同理推论他大概也觉得陈金锋的个性有点缩
,所以站不稳大联盟;他更举了日本选手川崎宗则的例子,说川崎宗则‘他英文不好,所
以他用耍宝来代替’,来拉近他和队友之间的距离。
没错,陈金锋和王建民确实都给人沉默寡言、内向拘谨的印象,但是真正认识他们的朋友
、真正和他们朝夕共处的队友,就会知道那只是他们在外保护自己的方式。
我当翻译的第一个春训,就有队友跑来问我‘Shut the hell up’的中文要怎么说,因为
他没办法让陈金锋闭嘴。
我也看过拉丁裔球员说陈金锋长得有点像李小龙,于是陈金锋就在休息室中间学起李小龙
打双节棍,然后大家笑到在地上打滚。
我还看过UCLA毕业的高材生队友和陈金锋一起拉了十几支球棒,两个人一支一支拿起来敲
打听声音,一起讨论要怎么样挑一支好打的木棒。
要说陈金锋英文不够好、个性又沉默拘谨,所以和队友相处会有隔阂,我想这真是个自以
为是的误会。
还有,川崎宗则站上大联盟真的是因为他会耍宝吗?用耍宝代替不够好的英文,让川崎宗
则‘站稳’了大联盟吗?
一个选手要能站上大联盟,最重要的就是实力和表现,这个陈金锋已经证明了。
陈金锋有站上大联盟的实力,但很遗憾的,他的表现却没办法让他长久停留。
能不能留在大联盟的原因很多,除了实力和表现之外,球队需要、战术偏好、队友竞争,
教练风格等等,这些都是影响选手去留的因素。
英文流利不流利、融不融入美国文化、还有会不会耍宝拉近距离,绝对是最枝微末节的考
可虑因素。
仅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