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zJM31t
大家好,小弟和几个朋友的团队https://goo.gl/YirdEv 刚成立,我们致力于推广健康运
动的文化。有兴趣欢迎参观与分享!
2008年6月19号,发生了一件令全台湾棒球迷心碎的事,王建民在绕过三垒的时候扭伤了
脚踝,从此沉默的王牌就再也找不回昔日重如保龄球的伸卡,不断在”肩膀太早开掉”以
及”旋转肌撕裂伤”复健的轮回中打转,直到上季王葛格去了棒球魔法学校才终于找回了
昔日滚地球王的一点风采。
等等,是不是哪里搞错了?不是脚踝受伤吗?为什么跟肩膀有关系呢?
http://imgur.com/3hVwxWh
我们来比较一下王葛格洋基时期跟后来皇家时期的投球姿势,这两张最大的差异,就是老
王下巴抬高的程度,这透露出一个讯息—他可能在使用代偿的动作。
什么是代偿呢?
代偿有分很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当我们某条肌肉产生的力量不足以应付当下的情况,
我们就会做出使我们更容易出力的动作,这样的动作在运动时会造成身体排列不正确,进
而影响运动表现,或是这样的身体排列,会对其他身体部位造成压力,最后导致运动伤害
。
举例来说,股四头肌(quadriceps)若无法产生足够的力量,这时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与髋内收肌(hip adductors)会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更大的力量。腹直肌产生
的动作,是使髋关节屈曲(或是躯干下半部屈曲);而髋内收肌是使髋关节内夹。
不知道肌肉在哪的人们,我下面有附图~
以下恐怖连结甚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cA1S88UCw
这是奥运时某举重选手失败的影片,在9-13秒时,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的髋关节不断做出
内收的动作,若定格在11秒初时,也可以看到他左边的髋关节比右边更加屈曲,种种的迹
象显示,他左脚的肌力其实并不足以应付这样的重量,所以最后导致受伤。
那为何腹直肌跟髋内收肌收缩,能让股四头肌产生更多力量呢?为何左脚肌力不足会造成
左手脱臼呢?
在开始解释之前,我想先提提一本书叫做解剖列车,这本书是一位按摩治疗师Thomas W.
Myers在2001年著作的,在往后的十几年间对治疗以及运动影响深远,后面我所说的概念
大部分都源自于这本书,我不是卖书的,也不建议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买这本书来读,因为
实在有些艰涩。
解剖列车最重要、有别于传统的观点,就是我们的肌肉细胞由筋膜互相联系,使得我们肌
肉力量得以传递;举例来说,传统的观点并没有办法解释”投球要用下半身的力量”这件
事情,因为每一块肌肉在解剖学上是互相独立没有连接的,但是事实上,投球必须要用到
下半身的力量,才能做得很好,但如果从筋膜的观点出发,就会发现,从脚踝到上肢的手
指,是有办法互相产生连结的,如此就突破了许多限制。
所以这些肌肉群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也能解释上述” 那为何腹直肌跟髋内收肌收缩,能
让股四头肌产生更多力量呢?”和"为何左脚肌力不足会造成
左手脱臼呢?"这两个问题。
也许有很多人知道王建民的肩伤跟下肢肌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希望这次可以用更
清楚的方式描述,让大家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认识。
由于投球的机制十分复杂,我就只分析其中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