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MEL (Bin)
2017-03-10 18:57:06我用 texasleaguers 网站查了一下吴升桓去年在大联盟的球路资料,
http://pitchfx.texasleaguers.com/pitcher/493200/?batters=A&count=AA&pitches=AA
&from=3%2F1%2F2016&to=11%2F1%2F2016
https://goo.gl/UxkB9x
结果让我讶异,
吴升桓的速球转速并没有想像中来得那样高,
去年的季赛速球转速平均还不到2100RPM,
这比2010年郭泓志在大联盟季赛的平均速球转速还低
http://pitchfx.texasleaguers.com/pitcher/425539/?batters=A&count=AA&pitches=AA
&from=3%2F1%2F2010&to=11%2F1%2F2010
https://goo.gl/LPU0uq
而当年郭泓志的速球转速也是并非想像中那般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非以速球位移(尾劲)著称的两位投手,
其实他们速球的球威并非来自转速?
而是来自其他因素?像是投球动作的欺敌性(藏球)?
作者:
CMPunk (GTS)
2017-03-10 18:58:00自信?霸气?
作者:
Puma5566 (噗馬五å…)
2017-03-10 19:00:00质数转速球
作者:
rufugy (桃园升)
2017-03-10 19:01:00去问廖正井
作者:
ccdrv (玄武)
2017-03-10 19:02:00这个问题问的好 大联盟的打者都很想知道
作者: bnnbnnbnn 2017-03-10 19:02:00
转速不要接近平均值就好 高很多、低很多都是好的
作者: duncan77008 (Answer) 2017-03-10 19:02:00
乡民要是知道就去当情蒐了
作者:
hotrain13 (最幸é‹çš„人!!)
2017-03-10 19:03:00你在一个打棒球不到5%的版上问这个…
作者:
erotica (eee)
2017-03-10 19:03:00球质比较重 下去打过才知道 杀猪公数据派不会懂的
理论上来说,球是因为尾劲使下沉的幅度较小,所以让打者有球往上窜的感觉,球投出后真的能往上窜就颠覆物理学了XD
作者:
redbat3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2017-03-10 19:06:00转速要看离平均多远....高或低都可以 重点要偏离平均值
下沈幅度小导致有上升错觉那个说法,是符合科学理论,但实际你看电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投手出手(腕部施力)角度不见得全是由上往下,例如侧投或下勾,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7-03-10 19:20:00可是黄平洋会投内角上飘球,怎么办到的变化球系但是又有减少下沉错觉效果????
作者:
Ec73Iwai (( ̄□ ̄|||)a)
2017-03-10 19:41:00BanJarvan4 要离群才有威力 要就超快要就超慢是指推BanJarvan4说法运动科学上挥棒已经是"球感"的竞技 平庸的打者快速球打
作者:
Ec73Iwai (( ̄□ ̄|||)a)
2017-03-10 19:44:00多了也打得到 而球路与众不同就不会让对手习惯
吴身高不高可能比较难仰赖前者,但他后者做的相当不错
作者:
loach98 (银货两讫)
2017-03-10 19:45:00推连结
作者:
pujos (lks)
2017-03-10 19:57:002100就大概平均左右啊,哪有啥离群
作者:
joeliu5 (joeliu5)
2017-03-10 20:00:00还有球转轴角度的问题
作者:
gs951117 (键盘医检师)
2017-03-10 20:01:00问蚌邪阿 好像花了七百多万情蒐
作者:
morse (morse)
2017-03-10 20:26:00通常 乡民都是没打过棒球的 你问太深了
作者:
missin (EVO)
2017-03-10 21:03:00球速,转速,转轴与行进向夹角,转轴与缝线夹角(*2),进垒角度进垒位置, 同一个球种至少七个变量相乘, 所以变化很多
作者:
mott (关怀弱势从心开始)
2017-03-10 21:06:00研究上原还比较有谱这边ㄧ堆人打过棒球以为是专家 但脑袋只有小学
作者:
HATAzero (先学会怎么吃甘蔗)
2017-03-10 23:34:00其实你别在意这么多,藏球也不是人人都会直球都能有不同的握法了,真要理解的话藏球可以看野茂的投法,王建民有时也会目的都是在干扰打者,野球太保前半部可以看看还有球速不是重点,电视上看到的,大都是出手的初速所以最后进捕手手套,速度跟角度还有球质才是打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