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棒强度不如从前 兴大附农教头:不该用木棒
在基层棒球教球超过20年,兴大附农总教练李明益很感慨,“现在青棒选手的强度,比以
前真的低太多了”,他认为问题出在球棒上。
李明益很怀念20多年前,有郭泓志、林英杰、许竹见、沈钰杰等速球投手对决的时代,“
那时球队不多,但强度强,不是球队数量多,质就会好”。
当时青棒比赛都用铝棒,“没速度、没一定水准,绝对会被K得很惨”,不像现在,投手
球速有130几公里,再加上变化球就可以了,“那时候要真枪实弹”。
铝棒打出去的球飞得远、也强劲,投手想要压过打者的唯一办法,就是把速度练出来,打
者则要练更多的体能才有力量,守备的强度更是不在话下。
因为击出的球强劲,外野防守范围更大,速度也得更快,内野也是,尤其是瞬间反应;“
但用木棒之后,守备太容易,反而轻忽,开始退步”。
李明益以日本为例,国内一般比赛都不用木棒,甲子园也是以铝棒为主,“美国甚至到大
学仍用铝棒,因为强度够,如果投手可以压制的话,上到大联盟也不会有问题”。
美、日都没有木棒衔接的问题,发展反而都比台湾好,李明益说:“为什么他们可以,我
们不行?大环境必须再检讨改变,否则水准永远不会提高。”
台湾球队一切向“赢”看齐,也是李明益觉得无法进步的原因,“球队只为了比赛而训练
,只要会赢的选手,就一直用,为了成绩训练选手,不可能练得好基本功”。
李明益说:“观念很重要,训练不该是为了赢球,但很多学校不是这么想,没成绩就不要
球队了,学校每次换校长,球队就为了绩效被检讨一次,教练的赢球压力太大了。”
输赢看得太重,是阻碍台湾棒球进步的最大原因,“多数球队都为了成绩在求生存,但哪
里有这么多冠军可以拿?国球是什么?其实早就变质了”。
专任教练要在三年内打出成绩,不然就卷舖盖走人,“但没有好选手,怎么可能会有好成
绩,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花时间练,怎么可能找出潜力股”。
台湾青棒队很少机会与国外球队交流,即将率队参加台日高中棒球菁英对抗赛的李明益说
:“这种比赛应该多办一些,除了技术切磋,也是学习国外选手态度、精神的好机会。”
http://udn.com/news/story/10651/218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