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ichter (the gift of life)
2015-11-16 16:02:50尽量全世界的职业运动都是金字塔结构,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这和台湾的基层棒球环境要怎么改善是两回事,
如果除了"没办法、不要怪、全世界都这样"没有其他结论,
人民有这种想法政府应该是最高兴的吧?
虽说台湾地小人稠,资源本身就有限,
但日韩或其他中美洲国家比起美加也是一样,
大家都是在自身条件的限制下找出路,
台湾没有理由不能针对自己的体质对症下药。
j大所说的科班情形,可以说真的是台湾特产,
从红叶少棒、金龙少棒,台湾的基层棒球就一直被当成国威宣扬工具,
转移人民对政府外交失利、内部戒严等各种挫折与不自由有所不满的宣泄管道,
以及建立爱国信仰巩固政治权威的一种图腾而已。
我打少棒的时候还没有职棒,当年小球员的偶像除了二郭一庄,
就是金龙少棒的魔球投手陈智源,官方出版的课外读物还特别介绍他,
小时候拿少棒冠军为国争光、长大后唸书唸到博士学位,
把他当作会打球又会唸书的样板,却没有告诉我们,
那是他从少棒过度练投变化球肩膀受伤无法再投只好放弃棒球换来的。
大学期间我依然参加棒球系队,在铃木一朗传记里读到完全不同的棒球故事。
即使是从小以成为一流职棒选手为职志、一年有360天都在拼命练球的一朗,
棒球仍然是他的“课余活动”;他参加社区少棒队,不必以代表国家为目标,
不必从早到晚舍弃学业练球,更不必为了一时的胜败成绩燃烧有限的运动生命...
甚至他说,要成为一流的职棒选手,必须要有学问。
因此在就读爱工大名电时,他还特别用心在课业上,
但也同时打进了甲子园。
甲子园球队的练球,多半是每天下午三点"下课后"开始练到天黑,
而在此同时,不打棒球的日本高中生,也在从事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
漫画"东大特训班"也强调,能考上东大的学生,
多半也热衷于某项运动或音乐、棋艺等特定课外兴趣。
对照铃木一朗,这种打球也要有学问,和会读书也爱运动的观念,
反观台湾总是认为不会唸书才去打球、打球就没时间唸书,
这是日本和台湾之间对于棒球及其他国力发展基础上最大的差别。
事实上,现代体育已经非常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有效率的练球,而不是从早到晚拼命练,反而只会更快操坏身体;
因此台湾整个运动环境的问题,甚至包括到运动科学的研究人才,
乃至于基层的球队教练和体育老师有没有办法吸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这些事情都必须有制度性的规画和长期经营,而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
我们的政府有没有远见,以及社会能不能接受投入资源短期内却看不到好处?
除了社区棒球,社会人棒球制度也值得参考,
如何鼓励企业除了经营职业队以外,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投入业余棒球,
而这又建立在前面所说的,我们的棒球人才不是只受过棒球训练,
他在基本学力上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差别,打棒球不是只有职业队的优胜劣败,
加入社会人队同时也可接受母企业的就职培训,成为生涯规画的一环。
另外还有资源分配和排挤的问题,也许台湾没有本钱到处盖合格的棒球场,
但是有没有思考以社区为单位规划至少可供练习的场地(而不是到处盖蚊子馆)?
正因台湾地少人多,如何有效率的使用土地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像台湾篮球场那么多,可是多半是用来大家临时凑人数报队打三三或五五,
除了有些人能够加入校队或系队,其余多数学生或离开学校的成年人,
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加入球队接受比较有系统的正规训练,
在大学之前,就连体育课也是跑完步做完操就各自拿球解散乱打,
鲜少好好的教基本动作和团队篮球观念,可是到大学才学就太晚了,
有多少潜在的人才就在缺乏启蒙的阶段被白白浪费了?
台湾人才的浪费,是更可惜的一件事。
试想,如果有一个身体素质不错的孩子,他从国小体育课,
就能够接触各种运动的入门练习,然后假设他对棒球产生兴趣,
而加入校队,或即使没有校队或选不上,他也可以参加社区球队,
每天下课以后才练球而不必牺牲学业,家长也比较不会反对,
甚至可以利用小孩对运动的兴趣,像林书豪的妈妈一样,
规定数学考不好三天不能练球...如此一来,从事运动不会怕找不到其他工作,
台湾也才有机会从更大的运动人口基数中,
真正培养出一个MIT的林书豪或铃木一朗。
综合以上,我认为像这次12强等国际赛的成绩,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
说真的对输球我没有什么感觉,就算是21U拿到冠军,
我也没有特别兴奋的感觉,这并不代表我不爱(台湾)棒球,
我会买票看职棒,也关心每场国际赛事,自己也会找机会打球,
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国际赛事的成绩来证明台湾多强或多弱,
一个对自己有自信的国家,会更专注在让喜欢棒球的人享受棒球,
让喜欢打球的孩子都有球可打,能够让他的天分和努力去决定,
成为职棒或社会人球队的选手,或当成终生的兴趣。
这就牵涉到前面所说的观念、效率和资源配置,
但是我们都必须意识到,那是一种长期的经营和规划,
不是一时兴起的专案或补助,或是揠苗助长的重点培训。
比起国际赛成绩,当我可以看到更多人进场看职棒,
到处都有更多人拿起球棒打球,
我想,我的心中会对台湾棒球更感骄傲。
※ 引述《meianhua (我是男生唷)》之铭言:
: ※ 引述《jeter0209 (Derek)》之铭言:
: : 手机排版抱歉。
: : 先赞同前面说的,中华队比起以前真的进步很多,至少像是一支由威胁性的强队,最近想要打棒球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 : 但是自己是棒球科班出身,要我小孩打健康当然好(如果我有…),但除非我小孩的脑袋真的被我生到不能用,橡皮擦都会拿来当鱼板切来煮火锅,或是想打职棒想到捏著览趴跟我闹要绝我后,不然要我叫他去拼职棒当台湾人的希望,不可能!
: : 我当年虽然不是顶尖,但至少也能混到木棒组八强球队的先发,当年球队里我觉得好神好神又好神的同学和好猛好猛又好猛根本棒球界LBJ的学长,现在也就一个人还在职棒浮浮沉沉,其他不是去当骗子就是直销销到整个人消失在人间,当然这是极端点的例子。
: : 在检讨父母没有让孩子去打棒球前,请先知道这群被酸民酸到发臭的选手们,都是从一群天天练球的国中生开始千挑百选后的菁英中的菁英。
: : 职棒也就四队,别说中华队了,能不能挤进这200人都很难说了,除非我开天眼看出来我小孩上辈子姓希特勒,不然我干嘛害他啊!
: : 台湾的棒球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跟人家拼输赢,先撇开燃烧手臂受伤的问题不说,国际赛爽电其他国家搞得我们觉得自己稳稳打职棒,根本没人想读书,说真的老师也懒得甩我们,上课乖乖趴着睡觉不要闹事就谢天谢地了。
: : 在台湾,目标是职棒的我们,就只有科班这一条路。
: : 对,我们不读书,除了打球没有一技之长,一旦我们被这个世界淘汰了,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 : 当然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怪只能怪自己当年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但台湾的三级棒球环境让孩子被迫提早在国中高中就得做出 “我要不要以职棒为目标努力” 的抉择,能有多少孩子能够冷静思考风险后做出不后悔的决定?更何况这在台湾而言是个没有退路的决定。
: : 我国中还觉得自己可以打大联盟咧!抉择个屁?当然是继续打球啊!
: : 想想在这种环境下,你要30000个小孩去拼职棒,20年后确实有可能会有个强大的28人名单,但别忘了另外还有29000人可能连讨生活都有困难。
: : 曾经在棒球营当教练,我总是跟孩子说,棒球是发明来打开心的,这是游戏不是输赢。多希望孩子们打球都是笑容,而不是失误了就得哭着一边做伏地挺身一边被教练当狗一样骂。
: : 不知道想过多少次这种从小就要跟人拼输赢的体制要改变的可能性,以我会把橡皮擦当鱼板切去煮火锅的脑袋,我想破头了,除了当总统整个体育制度砍掉重练我真的想不到…当然前提是在这之前台湾还在。
: : 我只想说:
: : 振兴棒球要振兴的不是三级棒球,台湾的孩子都很棒了,该振兴的是上头那些只想消费孩子和球员的未来当政绩的垃圾政客,去他的棒球之都!去他的国球!
: : 谢谢大家
: :
作者:
huaiken (我是ken)
2015-11-16 16:09:00推! 优质好文 希望酸民不要来闹
作者: ym0917 (哇勒) 2015-11-16 16:23:00
赞
作者:
orznge (欢雅)
2015-11-16 16:23:00推 有效率的训练
作者: nickk 2015-11-16 16:27:00
赞
作者:
gohole (好)
2015-11-16 16:48:00推!棒球篮球都一样,要面对国际化的竞争,重点还是文化。
作者: a1256471 (小wei) 2015-11-16 16:51:00
推
作者:
yurian 2015-11-16 17:37:00这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 不是只有棒球的开发中国家的进化演化 还是要从人民素质开始
作者: simon814141 (枸杞儿) 2015-11-16 18:05:00
楼下日本AK大 补充
作者:
tabid (泰彼)
2015-11-16 18:05:00推好文!!
作者: amedes (好动份子) 2015-11-16 18:53:00
又再资源有限了 是在有限哪里??难道我们一年税收比波多黎各少??还是税收比加拿大少?? 不是土地少就叫资源少好嘛 反之台湾资源多到爆炸 穷到只剩钱 各大欧洲跑车牌子设直营店 总归一句就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问题 台湾处处以钱讲话 有时间练球不如打工买苹果 更遑论去买球具 你文章提到一朗的黄金世代 刚好是经济好价值观又没沉沦时才有的辉煌时期 现在年轻一辈沉沦手游电玩 刚好这五年又是电竞发扬的几年 此消彼长 要趁这次扩大高中联赛 找一些不在传统劲旅中的好苗子
作者: gamehome522 (GH) 2015-11-16 19:09:00
推这篇! 输赢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