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球员挑战日本职棒不顺利的原因/作者:一平
http://www.baseballtaiwan.com/2007/06/20/cpbl-player-to-npb/
常看中华职棒比赛的球迷都知道,大约三点半到四点之间,球员的巴士才会开到球场,然
后接下来是客队的球员先做热身,再来才是主场的球员做热身。做完全队的基础热身练习
之后,比赛也差不多要开始。比赛结束之后大约九点半,十点回到饭店休息,之后就是球
员的自由活动时间。比较规矩的球员就待在饭店里看看比赛重播,外向的球员就约一约出
去吃宵夜之类的,往往要搞到半夜一两点甚至更晚才能就寝。隔天起床时可能是中午了,
草草吃个中午又要赶去球场。
从这样的行程中看来,里头没有练习的时间、只有热身的时间。
日本职棒又是如何的呢?虽然一般六点开打的比赛,大约三点半才会集合开始带队热身,
但是大约一点左右就会看到有球员在场上跑步,尤其是以投手居多。然后球场内的健身房
,也有球员开始做健身运动。笔者甚至还有在东京巨蛋看到巨人队的捕手阿部慎之助,在
中午12点就到球场报到,一个人在球场内做热身运动。换句话说,中职的球赛是下午4点
才开始,而日职是中午十二点开始,每天累积下来的练习量,日职的实力当然是比中职坚
强的太多;更不用提中职每周只有三到四场比赛,日职平均都有六场比赛,其中练习量的
差距就更大了。
在没有比赛的时候,中职球员是否有抓紧时间做练习,小弟也十分存疑。就我所知的有的
球员,因为球场之外还有其他的外务,如开泡沫红茶店、在体院进修等等事情,因此会自
主训练的机会很低,而且台湾的球场或饭店大多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球员就算有心想自
我训练来提升球技,也有现实面的问题。
而日本职棒的状况又是怎样呢?由于一周只有一天的休兵日,所以那天通常是用来移动到
另一个球场,除非是刚好都在主场比赛,才会有多余的空闲。当然也不乏年轻球员会出去
逛街shopping或上节目拍广告,但球员的假日大多是陪家人一起,甚至找按摩师来抒解肌
肉的疲劳,当然也有立刻往医生那里报到,检查一下有没有发生什么病痛会影响比赛的。
这些事情,都可以在日本球员的blog中常常看到。
而且日本职棒由于二军的编制完整,因此如果在一军觉得需要多一点的实战经验,也可以
以一军的身份在二军登版投球或守备,许铭杰与张志家在西武队的的时候,就曾经下午的
时候在二军出赛,晚上在一军随队备战的纪录。因此球员在自我训练之外,又能有机会参
加实战的磨练,就算是人在一军,也能有机会多参加几场比赛来恢复手感。
就因为日本职棒与中华职棒训练量上的不同,所以中职的球员挑战日本职棒,第一个不习
惯的就是训练量加倍的问题。日本职棒理所当然的将这样的训练量放在台湾球员身上,因
为他们认为在中职表现那么好的球员,这样的训练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用一军份
量的、短时间的、训练量加倍,对球员的身体都是很大的伤害,会很快出现受伤的情形也
是合理的,因为体能根本没办法负荷。
但是这样的训练量是有道理的,日本职棒一年要打140场比赛,跟中职的一年100场比赛相
比,多了近一半,如果没有这样的训练,选手是没办法有撑完一整季的体能的。由于台湾
球员一到日本,是一个洋将的身份,当然会希望能够立刻上场比赛,给予的训练量也是一
军的水准,因此会有上面提出的问题。但如果日职球团能改变心态,让台湾球员能有至少
一年在二军的缓冲期,慢慢适应日本职棒的节奏,我想中职球员的表现应该也能够跟的上
日职的明星选手。这次吴偲佑回到台湾治伤,与林英杰长期在二军,都可以看到日职球团
慢慢的了解台湾来的球员还是需要适应期才能在日职一军站稳脚步。
小弟看到一篇旧闻
以上针对练习不足的段落撷取
至于原文中心态问题.使用过度.技术问题先不讨论
文中很明白在讲季中训练
中职的球员赛前训练跟休息日训练真的不够吗?
练太多会不会导致受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