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43年国防部印行“棒球初步”

楼主: ochiaiwang (上古时代秦生)   2013-09-23 13:30:50
  看过很多棒球的书,第一次看到会想立正站好,应该就是这本古书吧。
这本书是在昨天从高雄一家中古书店网购所得,看到书的封面有先总统 蒋公肖相时
(照片连结:http://ppt.cc/zPjH ),就肃然起敬,立正站好,不敢乱动。
这本“棒球初步”是在民国43年,由国防部总政治部所印行,由已逝体育规则专家郑
焕韬所编写,书的大小宽13公分、长18.5公分,含封面及底页共52页。
买这本书用意,是想了解早期军方推动棒球概况,及军方撰写有关棒球的内容。翻开
书的内容,很佩服老前辈郑焕韬编写这本书的功力,如投球、打击、跑垒、守备、滑垒等
技术都有很详尽介绍,连弹指球、变速球投法也在这本书中有明确说明。
这本书最有趣的,就是作者所使用棒球术语,和现今有很大不同。主要和当时全国棒
球委员会还没有统一棒球术语有关。
大家可以猜猜看,什么叫做“近止员”?就是现今的“游击手”。
现今投手则是被作者定义为“发球员”,捕手则是“接球员”或“接手”,一垒手叫
做“一垒员”,外野手翻译成“外场员”,变化球则是“曲线球”,快速直球就管叫做“
速度球”。
  很有趣吧!
作者: corlos (ナニソレ、イミワカンナ)   2013-09-23 13:32:00
为啥是国防部发行的 学长 请容许我 完全没有纪录
作者: mithralin (工口)   2013-09-23 13:34:00
那个时候有国光跟陆光吗?
楼主: ochiaiwang (上古时代秦生)   2013-09-23 13:34:00
会依书本封面所写改成“印行”。谢谢提醒。
作者: howard21201 (阿土)   2013-09-23 13:39:00
光头杀人王也懂棒球??
作者: plutopolly (超想跟饮料店的妹仔做爱)   2013-09-23 13:40:00
小熊队世界冠军特刊表示
作者: eric02 (我 是 艾 瑞 克 零 二)   2013-09-23 13:43:00
有些翻译会不习惯是因为用英文直翻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3-09-23 13:46:00
Speed = 速度
作者: ganbaru (加油)   2013-09-23 13:51:00
有看过HBO的电影字幕把游击手翻译成短停手的
作者: MagicNos (咩居克)   2013-09-23 13:54:00
打开后…完全没有画面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3-09-23 13:55:00
因为那时后傅达仁还没播棒球阿
作者: oftisa (oo)   2013-09-23 13:57:00
台湾野球在国民党还没来前就是最流行的运动了
作者: Adven (电风扇)   2013-09-23 13:57:00
third base 三基手
作者: oftisa (oo)   2013-09-23 13:58:00
因为仇日,他们当然想去除日本遗风
作者: Kunimoto   2013-09-23 14:00:00
当时足球在对岸不就很火了 怎么当初政府不推广足球
作者: oftisa (oo)   2013-09-23 14:06:00
来台湾的外省人刚好都是喜欢篮球的,喜欢足球的没来台湾
作者: lingjj (观察员)   2013-09-23 14:09:00
公营行库有球队办比赛,国防部会印棒球教学,这样叫作去除
作者: lingjj (观察员)   2013-09-23 14:10:00
日本遗风?政治脑吗?
作者: oftisa (oo)   2013-09-23 14:11:00
合作金库是日本时代就有的台湾产业金库球队本来就有的
作者: oftisa (oo)   2013-09-23 14:12:00
国防部印教学却把早已通用的名词通通改掉,不是去除日本遗风吗?
作者: lingjj (观察员)   2013-09-23 14:13:00
原PO分享的这些东西都很有趣,感谢!
作者: lingjj (观察员)   2013-09-23 14:20:00
原po之前分享过华南银行和六行库比赛的故事,麻烦政治魔人
作者: lingjj (观察员)   2013-09-23 14:21:00
回去复习一下
作者: allenmu (阿牧)   2013-09-23 14:48:00
说去除日本遗风还有待商榷 不过想把解释权握在自己手上的
作者: allenmu (阿牧)   2013-09-23 14:50:00
企图是蛮明显的 若单纯以为这种改变完全不牵涉政治 也够天真了
作者: danny789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2013-09-23 14:55:00
光头会是光头原来是要去除日本遗风,光头是去日本受教育的
作者: Gwendaline (米)   2013-09-23 15:06:00
楼上你不知道 台湾被接收后到处都有的神社与各式
作者: Gwendaline (米)   2013-09-23 15:07:00
日本建筑被拆的一干二净吗
作者: Gwendaline (米)   2013-09-23 15:08:00
当年施政的重点之一就是去日本化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3-09-23 15:09:00
不就跟力推去中国化的人一样想法
作者: MotoDawn (折)   2013-09-23 15:25:00
受日本教育又如何? 二战跟日本打假的?
作者: CombatSniper (苦难已经结束 光明正到来)   2013-09-23 15:32:00
那是毛照抄俄共
作者: CombatSniper (苦难已经结束 光明正到来)   2013-09-23 15:34:00
才会禁棒球推斯大林这杀人犯的三项
作者: CombatSniper (苦难已经结束 光明正到来)   2013-09-23 15:36:00
三大球在文革时运动员死一票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3-09-23 15:37:00
最经典的就是台湾神社被拆掉变成圆山大饭店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44:00
许多的日本神社遗址都迟至与日断交后才扫除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45:00
即使如此,现在台湾仍到处可见神社遗迹,清洗得超不透彻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47:00
像台东神社(忠烈祠)的参拜道直到阿扁上任都还相当完整后来为观光整修被毁了大半噗噗。鸟居被整建成北方式牌坊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48:00
至今依然留存,希望不要再有人把它毁了。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51:00
至于日式建筑,台湾分明就还有一堆,战后初期还被充当眷舍现在因为老朽,开始消失。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3-09-23 16:53:00
我就每天看着日式建筑长大,差不多在2000年前后消失。
作者: poplc   2013-09-23 17:24:00
shortstop XD 短停员
作者: uesn930 (威威)   2013-09-23 18:03:00
这社团太厉害 用心阿,棒球迷一定挺到底的! 加油!
作者: nra7346 (暴徒滚蛋!滚蛋!)   2013-09-23 18:18:00
为什么一定要用日本遗留的术语名词..........
作者: shinshong ( )   2013-09-23 18:37:00
为什么不用? 明明很好用,为什么不用?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13-09-23 18:42:00
明明是盛竹如后来统一的术语最好用
作者: qazxswptt (...)   2013-09-23 19:06:00
还是跟着母亲好
作者: mp2420 (老天啊!別再下了~~集氣)   2013-09-23 19:07:00
snocia讲的没错~~不过没扫除的神社,字都被挖掉,只剩一两
作者: mp2420 (老天啊!別再下了~~集氣)   2013-09-23 19:08:00
个没挖的~~~至于为什么没挖就不晓得了~~日式建筑糖厂一堆
作者: mp2420 (老天啊!別再下了~~集氣)   2013-09-23 19:09:00
嘉义市也一堆还有在使用的~
作者: yayaTom (long wayG)   2013-09-23 20:10:00
三楼很无聊 不聊棒球就请滚蛋
作者: yayaTom (long wayG)   2013-09-23 20:11:00
四楼howard21201才对
作者: zadla2002 (期待新生活)   2013-09-23 20:20:00
KMT拆一堆漂亮日式建筑 盖一堆超丑的土匪式建筑也是事实
作者: jcll (救照片中..><)   2013-09-23 23:01:00
还有留一些算不错了 韩国不是把日本殖民的痕迹都拆光以前有陆光 虎风队
作者: coolcoolma (我的天ㄚ)   2013-09-23 23:44:00
政治魔人很无聊 没有光头王 你不是当日本人就是共产党
作者: coolcoolma (我的天ㄚ)   2013-09-23 23:45:00
也都可以打wbc啦 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