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料被锁在银行公平吗?金管会研究OpenBanking

楼主: prussian (prussian)   2018-10-22 00:01:35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4
资料被锁在银行公平吗?金管会研究OpenBanking
2018-10-21 21:44联合报 记者孙中英╱即时报导
王先生在A银行有房贷500万,他发现其他银行房贷利率更诱人。王先
生一声令下,要A银行把他的“房贷资料打开”,转交给一个帐户资
讯中介处理平台(AISP)。王先生房贷资料开放后,B、C、D银行随即
上门,根据这笔贷款资料,提出更优惠条件,积极争取王先生成为自
家客户。这件事,英国银行业已经开始做了。
民众在银行的存、放款等资料,到底是属于我的,还是银行的?答案
很简单,“当然不是银行的”。但现在,客户所有资料都被锁在银行
里“你觉得公平吗?”英国自今、2018年5月起,全面推动“Open
Banking (打开银行或称开放式金融)”开放客户资料所有权,及客户
资金移动的权利,台湾金管会也着手研究。
英国金融管理局(FCA)是以强制方式,要求英国银行业遵循Open
Banking,美国、澳洲、新加坡、韩国及香港也都在推动。金管会银
行局局长邱淑贞表示,银行局正在研究Open Banking。但是否修改法
规、采强制要求,还没定论。邱淑贞表示,像香港就是采循序渐进,
鼓励银行“自愿自律”方式来做,台湾若以强制立法方式推动,有很
多要考量之处。
为什么要“打开银行”?凯基银行创新科技金融处资深副总经理周郭
杰说,open banking才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最好方式。以王先生的房贷
为例,在现行机制下,当王先生发现B银行房贷利率更优惠想转贷时
,所有贷款流程,包括征信、鉴价、对保,得从头到尾再跑一次,非
常麻烦。但在开放架构下,身为客户的我们“一声令下”就可开放资
料,再透过中介机构整理比价,以取得更优惠的贷款条件。
Open Banking另个内涵,就是不用再进入银行,即能获得金融服务。
周郭杰说,现行金融服务,仍要客户“先进到银行门里面”,即使是
数位金融、也要先连上网银或行动银行,输入帐密、登入后才能获得
服务。若将该封闭环境“打开”,在完全合规前提下,凯基已与中华
电信、PChome、LINE合作,在这些民众常使用平台上“内建”缴费服
务。民众只要在37家银行“任1家”有帐户,就能在这些平台上缴交
水、电、停车费,不用再先登入自己的网银、行银。目前这项服务使
用人次每个月以3成高速成长,原因无他,就是打开银行大门而已。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6
打开银行大门 可遏止长年行销补贴竞价恶习
2018-10-21 21:45联合报 记者孙中英╱即时报导
很多银行至今没想过Open Banking这件事,尤其怀疑“打开银行大门
”后,对银行有什么好处。但学者专家认为,Open Banking对消费者
有明显助益,还能遏止银行业长年的“行销补贴”恶习,让市场回归
较健康的竞争模式。
凯基银行创新科技金融处资深副总周郭杰说,若银行仍然“圈住客户
”,就必须继续砸钱才能挖到新客户,但这些行销补贴“可能最后都
进垃圾桶”对市场进步丝毫没帮助。
但在Open Banking下,资料所有权回归客户。周郭杰说,此时客户“
一声令下”就可要A银行把资料抛给B银行“完成开户”,或把房贷放
款从C转到D银行;在开放环境下,银行就该思考,还要不要花这么高
的行销成本到处挖客户,还是回头透过更专业及更高的服务品质才能
留住客户。
政治大学副校长兼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俪玲也说,Open Banking
对银行短期虽可能有害,但对消费者有明显助益。国外多项研究报告
都显示,越年轻世代越不会只靠一、两家银行取得所有金融服务,而
Open Banking是透过金融数据“安全共享”,让银行与FineTech业者
既合作又竞争,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客户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周郭杰
举例,银行“打开”后,不管是房贷、信贷、保险任何商品都可能在
一个平台上公开比较不同金融服务和费用,光是“比价”这件事,对
消费者价值提升,就令人期待。
但“资料既然有价”为何要还给客户?尤其开放“金融和数据”的结
果,银行恐将面临“客户和利润”流失的风险。王俪玲说,根据PWC
研究报告,在开放趋势下,银行有可能损失约24%的消金和支付相关
业务,但新创或金融科技公司却因为金融数据“共享”获得极大好处
。Open Banking对银行来说并不公平,传统银行抵制可以想见。
但她也表示,银行开放数据虽有可能伤及业务及利润,但“封闭数据
”,银行将会失去更多利用“共享数据”发展金融创新技术的可能,
迟不公开数据;对银行来说,只是暂时保护,唯有正视且循序渐进推
动Open Banking,才有望在新科技冲击下,找到生存之道。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9
英国经验 “放鲶鱼”无效就“打开银行”
2018-10-21 21:45联合报 记者孙中英╱即时报导
2018年5月起,英国成为全球第1个强制要求银行业须遵循Open
Banking的国家。凯基银行资深副总周郭杰说,这是因为英国发现,
刺激金融市场发展新创和维持良性竞争这件事,“放鲶鱼并没有效”
,因此干脆“打开银行”。
英国FCA(金融管理局)在2013年以发放限制性牌照方式,大幅开放
“新银行(包括纯网银)”设立,并在2016年4月推出监理沙盒。FCA
明显想藉放宽小型新银行及FinTech业者进场,刺激市场改变。但放
这几尾“鲶鱼”入场后,却没起太大效用。周郭杰说,FCA发现,“
传统大银行”仍未能充分竞争,这些银行服务再不到位,客户仍然埋
单。
政治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俪玲也说,根据2016年调查,英国
的消金客户若更换服务银行,一次能节省80英镑(约3200台币),企
金客户则可省下92英镑(3700台币),但全英国每年各只有3%的消金
、4%的企金客户会更换银行。王俪玲说,这代表银行并没为了客户利
益充分竞争,民众支付更高费用却未享受更好金融服务。
周郭杰说,FCA这才认知到,光靠开放新种银行或FinTech业者入场“
改变不了银行的”,策略因此转向自2013年就开始研究的Open
Banking,并在2016年9月设立“OBIE(Open Banking推动小组)”,
随后还强制纳入英国前9大银行先试先行,FCA也派观察员进驻OBIE。
今年5月,FCA认为时机成熟,要求英国银行业都须遵循Open Banking
;英国的银行须应客户要求释出金融服务或数据,客户可自主选择,
包括是否“向银行索取自己资料、要用多久或提供给谁”。
美国虽未强制要金融业“打开银行”,但美系银行的动作不比英国慢
。周郭杰说,美国“陶德‧法兰克”法案,明定用户或用户授权的机
构,有权获取客户资料,一样是把资料给打开了。王俪玲说,若英国
Open Banking的政策是“由上而下”,美国很明显是采取“由下而上
”驱动模式,且获官方支持。
不少欧美金融机构已陆续跟进Open Banking。周郭杰说,欧美银行开
放客户资料同时,也会释出金融“API(应用程式接口)”,像花旗
就开发了“帐户、授权、转帐、信用卡、点数”等7大类已经标准化
的API,并全数释出,供各式新创服务开发商使用。
可以想见大型金控应该多半会持反对意见~
作者: gnr1213 (jasper)   2018-10-22 17:13:00
开放资料应该更会有大量行销补贴吧,不然客户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银行?
作者: kutkin ( )   2018-10-22 00:08:00
一直签一样的东西是真的很烦呀
作者: cityport (马路不平避震故障)   2018-10-22 00:17:00
英国都已经说放鲶鱼无效了..台湾还在限2张纯网银通篇新闻就是不敢提..为什么客户不愿意换银行根本原因不搞清楚..一直出新花招当然无效啊最后一段最好笑..点数线上折抵也能拿来说嘴
作者: david80235 (恋紫薰衣草)   2018-10-22 02:39:00
然后再要你签一个个人资料集团可以交叉运用,每天保险电话接不完 舒服
作者: yyc1217 (somo)   2018-10-22 10:57:00
欧洲已有PSD2法源来强制开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